植物是如何通過根系和葉片吸收養分?根系如何吸收養分的

2020-12-20 吾谷網

植物是如何通過根系和葉片吸收養分?根系如何吸收養分的

【公眾號】農資技術一點通2018-12-27 15:42:27

閱讀(7168)

一、根部吸收養分的過程通過植物根系吸收養分,植物所獲得的養分大部分是通過根系的吸收穫得的

一、根部吸收養分的過程

通過植物根系吸收養分,植物所獲得的養分大部分是通過根系的吸收穫得的,根部營養使作物獲得高產的前提與保證。


1、通過交換吸附將離子吸附在根部細胞表面。

所謂交換吸附是指根部細胞表面的正負離子(主要是細胞呼吸形成的CO2和H2O生成H2CO3再解離出的H 和HCO3-)與土壤中的正負離子進行交換,從而將土壤中的離子吸附到根部細胞表面的過程。

2、離子進入根部內部

通過質外體途徑進入根部內部,質外體是指植物體內由細胞壁、細胞間隙、導管等所構成的允許礦物質、水分和氣體自由擴散的非細胞質開放性連續體系。

離子經質外體運送至內皮層時,由於有凱氏帶的存在,離子(和水分)最終必須經共質體途徑才能到達根部內部或導管。

這使得根系能夠通過共質體的主動轉運及對離子的選擇性吸收控制離子的運轉,共質體是指植物體內細胞原生質體通過胞間連絲和內質網等膜系統相聯而成的連續體,溶質經共質體的運輸以主動運輸為主。

3、離子進入導管

離子經共質體途徑最終從導管周圍的薄壁細胞進入導管。


二、影響植物根系吸收礦質元素的因素

1、土壤溫度

土壤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根系吸收礦物質的速率下降。高溫(如超過40℃)使酶鈍化,影響根部代謝,也使細胞透性加大而引起礦物質被動外流;

溫度過低,代謝減弱,主動吸收慢,細胞質粘性也增大,離子進入困難。同時,土壤中離子擴散速率降低。

2、土壤通氣狀況

根部吸收礦物質與呼吸作用密切有關。土壤通氣好,增強呼吸作用和ATP的供應,促進根系對礦物質的吸收。

3、土壤溶液的濃度

土壤溶液的濃度在一定範圍內增大時,根部吸收離子的量也隨之增加。但當土壤濃度高出此範圍時,根部吸收離子的速率就不再與土壤濃度有密切關係。

此乃根細胞膜上的傳遞蛋白數量有限所致。而且,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土壤水勢降低,還可能造成根系吸水困難。因此,農業生產上不宜一次施用化肥過多,否則,不僅造成浪費,還會導致「燒苗」發生。

4、土壤溶液的pH值

直接影響根系的生長。大多數植物的根系在微酸性(pH5.5~6.5)的環境中生長良好,也有些植物(如甘蔗、甜菜等)的根系適於在較為鹼性的環境中生長。

影響土壤微生物的活動而間接影響根系對礦質的吸收。當土壤偏酸(pH值較低)時,根瘤菌會死亡,固氮菌失去固氮能力。當土壤偏鹼(pH值較高)時,反硝化細菌等對農業有害的細菌發育良好,這些都會對植物的氮素營養產生不利影響。

影響土壤中礦質的可利用性。土壤溶液中的pH值較低時,有利於巖石的風化和K 、Mg2 、Ca2 、Mn2 等的釋放,也有利於碳酸鹽、磷酸鹽、硫酸鹽等的溶解,從而有利於根系對這些礦物質的吸收。

但pH值較低時,易引起磷、鉀、鈣、鎂等的淋失;同時引起鋁、鐵、錳等的溶解度增大,而造成毒害。相反,當土壤溶液中pH值增高時,鐵、磷、鈣、鎂、銅、鋅等會形成不溶物,有效性降低。

6、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影響土壤的通氣狀況、土壤溫度、土壤pH值等,從而影響到根系對礦物質的吸收。

7、土壤顆粒對離子的吸附

土壤顆粒表面一般都帶有負電荷,易吸附陽離子。

8、土壤微生物

菌根的形成可增強根系對礦物質和水的吸收。固氮菌、根瘤菌等有固氮能力。而反硝化細菌則引起NO3—N損失。

9、土壤中離子間的相互作用

溶液中某一離子的存在會影響另一離子的吸收。例如,溴的存在會使氯的吸收減少;鉀、銣和銫三者之間互相競爭。

通過植物葉片吸收


一、葉面營養是植物根外營養的重要途徑

葉面施肥可以補充植物後期由於土壤中吸收養分不足而帶來的養分虧缺,保證作物的增產;

可在植物根系受到嚴重影響時,及時彌補作物所遭受到的損失,如磷、鋅、硼、鐵等易被土壤固定而使植物難以利用的養分通過葉面施用可以為植物較快吸收,發揮更好的增產效果;

葉面肥可以在作物不同生長階段、不同種植密度和高度下進行,有利於集約農業的大規模機械化施肥操作。

二、植物對養分的吸收具有選擇性和適應性

在植物整個營養期中有兩個關鍵時期,即植物營養臨界期和植物營養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營養臨界期,植物對某種養分要求很迫切,該養分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於後期難以糾正或彌補。

在植物營養最大效率期,植物生長迅速,吸收養分能力特別強,及時滿足植物養分需要,對提高產量有明顯的效果,植物除了能夠由根部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外,葉面營養又是一種重要的養分吸收途徑。

三、葉子能直接吸收和利用有效養分

對養分的利用率較高,並可防止或避免由於土壤對有效養分的固定而降低其有效性。因此,植物葉面噴施肥料,特別是某些容易被土壤固定的元素如磷、銅、錳、鐵、鋅等,具有營養效果好的特點。葉面對養分吸收、運轉比根快,有利於及時滿足作物生長發育的要求。

一般尿素施在土壤中4-5天後才有效果,採用葉面噴施只要1-2天即可見效。因此,採用噴施技術可以用作及時防治或矯正某些缺素症或因自然災害而需要迅速供給養分的補救措施。

自葉面吸收的養分能直接影響體內代謝,參與植物新陳代謝,增強體內酶的活性。通過葉面施肥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延遲葉片早衰,並可促進早熟等。

葉面噴施用量少,節省投入,尤其是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一般為土壤施用量的1/10-1/5,還可避免微量元素肥料用量過多造成危害的問題。

葉面施肥不能代替根部施肥,因為植物吸收養分的絕大多時還是通過根系吸收的;葉面施肥與根部施肥結合,可以起到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作用。

四、葉面噴施的養分是通過葉片的角質層和氣孔進入植物體內。

植物葉片對養分吸收速率和葉面肥料利用率有密切關係。植物易吸收氮、鉀,並很快被運轉參與植物代謝,相對而言,磷、硫以及鋅、銅、錳、鐵、鉬移動性較差,而硼、鎂、鈣等元素則滯留在該葉片中極難移動,一般新葉片吸收能力強。

肥料湘軍整理

如果您喜歡此篇文章,記得發到給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運常伴您!

相關焦點

  • 作物根系如何吸收養分?
    作物根系如何吸收養分?作物生長過程中為了維持其生命活動,必須從外界環境中吸收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植物體生長所需的化學元素稱為營養元素。根系是作物吸收養分的主要器官,也是養分在植物體內運輸的重要部位;根系獲取土壤中礦質養分的方式主要有截獲(根系生長中遇到養分)、質流(養分隨著水分流動到根系附近)、擴散(土壤溶液中的養分離子,隨著濃度梯度向根系運移)三種方式。施肥可以增加土壤溶液中的養分濃度,從而直接增加質流和截獲的供應量,同時增強養分向根系的擴散勢。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土壤養分供應量、提高作物單產和品質以及擴大物質循環的保證。
  • 作物葉面如何吸收養分?
    作物葉面如何吸收養分?植物有兩張「嘴巴,根系是它的大嘴巴,葉片是小嘴巴。大多數植物都依靠根系吸收養分,但是植物的葉片也能吸收外源物質,葉片在吸收水分的同時能夠像根一樣把營養物質吸收到植物體中去。陸生植物可以通過氣孔吸收氣態養分,如CO2、O2:及SO2等。水生植物的葉片是吸收礦質養分的部位,而陸生植物因葉表皮細胞的外壁上覆蓋有蠟質及角質層,對礦質元素的吸收有明顯障礙。角質層有微細孔道,也叫外質連絲,是葉片吸收養分的通道。根外營養植物(葉子)能直接吸收和利用有效養分,對養分的利用率較高,並可防止或避免 由於土壤對有效養分的固定而降低其有效性。
  • 種植基礎|作物根系吸收養分的部位及方法
    根系是植物吸收養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植物體與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根系來完成的。因而,植物的根系粗壯發達、生活力強、耐肥耐水是植物豐產的基礎。根系吸肥的特點決定了在施肥實踐中應注意肥料施用的位置及深度。二、根可吸收的養分形態植物根能吸收的養分形態有氣態、離子態和分子態3種。氣態養分有二氧化碳、氧氣、二氧化硫和水汽等。氣態養分主要通過擴散作用進入植物體內,也可以從多孔的葉子進入,即由氣孔經細胞間隙進入葉內。
  • 你知道植物的根系是怎樣吸收養分的嗎?
    1、根系對無機養分的吸收養分遷移至根表面後,還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過程才能進入植物體內,養分種類不同,進入植物的部位和機制也不同,一般認為養分進入根細胞的過程可分為被動吸收和主動吸收兩種方式。被動吸收主要是通過擴散和離子交換作用進行,其特點是不消耗能量,吸收的養分也沒有選擇性,並且這種吸收交換反應是可逆的。被動吸收方式主要有下述2種。①離子擴散:當細胞外離子濃度高於細胞內時,將導致離子順著濃度梯度向細胞自由空間擴散。然而隨著外部離子濃度降低,擴散速率將下降直至內外濃度達到平衡。
  • 影響根系吸收的環境因素
    植物吸收養分有兩張嘴——根系與葉片,其中大部分的養分靠根系來吸收,所以根系的生長環境對植物來說至關重要,那麼影響根系活動的外界環境因素有哪些呢,本文將為您一一道來。非生物因素:一、 光和熱。控制這兩個因素的外界條件主要是太陽。
  • 根系只能「被動吸收」養分?雲離子化被動為主動!
    通過市場調研,萬莊新肥信息部發現,在中國的多數經濟作物產區,廣大果農、菜農普遍存在增產不增收的現象。以富士蘋果為例,不同的果徑、不同的著色度、不同的口感,在收購價上差別巨大,然而果農往往只關注產量,卻忽略了農產品的品質和商品性能。基於這種情況,萬莊新肥推出了全新拳頭產品——「雲離子」複合肥。
  • 影響植物吸收養分的環境條件
    植物對養分的吸收,雖然主要是受遺傳基因的控制,但還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光照、溫度、通氣、酸鹼度、養分濃度、離子間的相互作用等。這裡主要講影響植物吸收養分的環境條件。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影響到能量的供應,從而影響到植物對養分的吸收利用。低溫往往使植物的代謝活性降低,從而減少養分的吸收量。溫度過高:會使酶鈍化,導致酶的活性降;同時原生質膜的通透性增加而引起離子的滲漏,養分的吸收也會減慢。(二)溫度影響養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的活動。
  • 植物根外器官是怎樣吸收養分的?你知道嗎?
    植物除了可以通過根部吸收養分外,也可以通過葉片、莖等地上部器官吸收養分,並進行代謝,這種營養方式稱為根外營養。由於在植物地上部分中葉片是吸收礦質元素的主要器官,所以又稱為葉片營養或葉面營養。根外營養的一種方式,但只是一種輔助方式。
  • 種植基礎|基因型差異對植物吸收養分的影響
    一、植物形態特徵對吸收養分的影響1、根 根系有支撐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合成植物激素和其他有機物的作用,就吸收養分能力大小而言,根表面積和根密度與根的形態有關,包括根的長度、側根數量、根毛多少和根尖數。
  • 農作物無法吸收土壤中養分的原因有什麼?分析的太好了
    這使得根系能夠通過離子的主動運輸和選擇性吸收來控制離子的運動,這是指植物通過細胞膜系統如細胞間韌帶和內質網形成的原生質體的連續體。溶質通過質體的轉運主要是主動轉運。3、離子進入導管:離子通過導管周圍的薄壁細胞進入導管。二、植物根系對礦物質元素吸收的影響因素1、土壤溫度過高或過低,根系吸收礦物的速率都會降低。
  • 植物根系養得好,高產跑不了
    3、吸收作用 根系的吸收功能:其一是根系對土壤養分的主動「截獲」。其二是植物生長與代謝活動(如蒸騰、吸收)的影響下,土壤中的養分向根系表皮的遷移,成為「質流和擴散」。 根系對於水分和養分的吸收是我們最為熟知,也是根系最為重要的功能之ー。吸收水分,來滿足葉片蒸騰作用的需要和開花結果的需要。
  • 養分在植物體內的縱向運輸
    木質部的養分運輸及其特點木質部中養分運輸的驅動力是根壓和蒸騰作用,由於根壓和蒸騰作用只能使木質部汁液向上運動,而不可能向相反方向運動,因此木質部中養分的移動是單向的,即自根部向地上部的運輸。根壓和蒸騰作用在養分運輸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受植物生育階段、晝夜變化、養分種類、離子濃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 植物所揭示植物葉片氮吸收對生態系統碳氮循環的影響
    人類活動導致大量活性氮通過大氣沉降進入生態系統,顯著改變陸地生態系統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在森林生態系統中,40%~80%的沉降氮在到達林下土壤之前已被森林冠層截留,部分被截留的氮可直接被冠層吸收。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玲莉研究組利用氮同位素(15N)示蹤技術,進行了三年的中宇宙實驗,探討冠層對沉降氮的截留過程是否會改變植物對氮的吸收和固持。研究發現,葉片能夠直接吸收來自大氣溼沉降的氮。短期內,葉片氮吸收過程對葉片氮同位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促進作用比根系吸收更大。
  • 你知道植物的根系是怎樣吸收養分的嗎?不懂得花不防來看看
    1、根系對無機營養的吸收營養遷移至根外表後,還要經過一系列雜亂的進程才能進入植物體內,營養種類不同,進入植物的部位和機制也不同,一般以為營養進入根細胞的進程可分為被迫吸收和自動吸收兩種方法。②離子交換:根部呼吸釋放的CO2與H2O反應生成碳酸(H2CO3),碳酸解離為H+和HCO3-吸附在根系外表,與土壤溶液中的離子進行離子交換,交換後的離子進入自由空間。
  • 你知道植物體內養分是怎樣循環和分配的嗎?
    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的硝態氮,一部分在根中還原成氨,進一步形成胺基酸併合成蛋白質;另一部分硝酸根離子和胺基酸等有機態氮,進入木質部向地上部運輸,在地上部尤其是葉片中,硝酸根離子被還原,進而與酮酸反應形成胺基酸,它可以繼續合成蛋白質,也可以通過韌皮部再運回根中。
  • 根系分泌物:植物–微生物–土壤的調節媒介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向土壤歸還有機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約為光合產物的20 %),是植物–土壤–微生物的重要聯結者,在養分循環、能量流動及有機物周轉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植物根系的分泌作用是其適應脅迫環境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根系分泌作用,植物與根際環境進行著物質、能量與信息的交流。根系分泌物的組成變化反映了植物個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狀況。
  • 蘭花根系對水分的吸收機制
    如何給蘭花澆水,一直是蘭花愛好者非常關心的問題,很多新手養殖蘭花問題也都出在這裡,不是乾死就死澇死,想弄清楚蘭根對水分的吸收機制,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識,我在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後,總結了我對蘭根水分吸收機制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不對的地方還望指正。
  • 果樹根系特性都不知道,還怎麼種果樹?
    這個時期是追施基肥的最佳時期,一般越早吸收效果越好。 如何才能促進根系健康生長 1、春季調節。開春後氣溫回升,根系即開始活動。隨著開花坐果和新梢的迅速生長,養分消耗中心主要在地上部,此時根系生長相對緩慢。春季根系生長所需的養分主要是貯藏營養。 (1)灌水。春灌要在發芽前結束。
  • 柑橘根系有三個生長高峰,如何才能養出健壯的柑橘根系?
    柑橘根系的生長與抽梢是交替進行的,這個也好理解,果樹的地上與地下具有對稱性,根系吸收養分後供給地上部生長,而梢枝老熟後所製造的養分再回流至根系,刺激其生長。只要把柑橘根系養健壯了,花芽分化、保花保果、膨果上色等等柑橘重要物候期,就有足夠的把握了!
  • 專家講堂:壯樹壯養根,果樹根系一年四季生長情況
    一般從萌芽前至4月下旬為第一次生長高峰,主要受地溫和貯藏養分制約。這次高峰髮根較多,但生長時間較短。(2)從新梢接近停止生長開始,到果實加速生長和花芽分化以前(6月底到7月初)出現第二次生長高峰。這時由於葉片多,同化能力強,營養物質多,根系生長所需的水、肥、氣、熱條件較好,能促進根系生長,並且生長時間長,是全年髮根最多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