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丁克家庭在現代社會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說法,很多有著高學歷,經濟條件獨立的兩人家庭都十分贊同丁克這種家庭模式。而社會上的丁克家庭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增多。但是丁克家庭並不是一成不變。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本來是丁克家庭,因為孩子的意外到來,而變成普通的傳統家庭的,而這種變化,在原本打算丁克的夫妻雙方心中,有什麼不同呢?
妻子意外懷孕,打破了原本幸福的丁克生活,沒想到孩子出生後秒變「女兒奴」
譚江海是我國比較有名氣的一位主持人,他的妻子是和他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王小騫,也是國內知名的主持人。
大學畢業後,譚江海和王小騫便結婚了,但是結婚後兩人繁重的生活壓力,讓兩人決定不要孩子,也就是我們口中經常說的丁克家庭。不少次在和朋友同事的談話中,譚江海都提到過,孩子對他而言是一個負擔,因為會佔用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將這些時間和精力放到工作中或者休息中,那肯定價值會更大。
夫妻倆在這一方面的看法顯然是一致的。但是,生活和他們開了一個玩笑,王小騫發現自己懷孕了。按理說,按照夫妻倆的生活理念和選擇,顯然這個孩子是不屬於他們的家庭的。但是這個時候王小騫心軟了,她認為這便是自己和愛人與孩子之間特殊的緣分。
於是,這個孩子就這麼留了下來,女兒的降生,將一個原本打算丁克的家庭帶入了傳統家庭生活的模式,譚江海從開始抱孩子都手忙腳亂到熟練的給孩子哄睡餵奶。
在這個過程中,譚江海的變化最為明顯,他在這個陌生而溫馨的過程中逐漸成為了女兒奴,恨不得分分鐘將女兒抱在懷裡。
現在在見到同事和朋友們,三句話不離老本行,無論說什麼,譚江海總能繞到自己女兒的身上。譚江海的變化少不了被朋友們打趣,可是譚江海非常受用,而且非常感謝老婆意外懷孕,感謝老婆留下了孩子,讓自己有機會見到自己的女兒,有機會做一個稱職的爸爸。
現實中,丁克家庭不算少,但是能一直堅持做一個丁克家庭的卻不多,原因何在?
隨著社會的發現,思想越來越解放,人們的文化水平也越來越高,這就決定了人們選擇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傳統中爸爸媽媽孩子的家庭模式已經逐漸被人們厭煩,轉而選擇了如今仍然是新興的一種家庭模式——丁克。
但是我們也發現,很多年輕人選擇了丁克,但是幾年之後,甚至是十幾年之後,他們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放棄了丁克,生下了屬於自己的孩子。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些選擇丁克的家庭放棄了原本的決定呢?
1. 家庭經濟條件變得好轉
生養撫育一個孩子的成本讓很多成年人望而卻步。很多成年人認為如果給不了孩子最好的,那乾脆不要生孩子。而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當初的這種擔憂不見了,那麼將生孩子提上日程也不足奇怪了。
2. 家庭生活的單調
其實,為什麼家庭中需要爸爸媽媽和孩子呢?因為每個家庭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而孩子便是家庭的粘合劑和調節劑。有了孩子的家庭,才會時時充滿歡聲笑語,生活中充滿不確定性以及期待,才會變得更有意思。
3. 來自家庭成員的壓力
夫妻雙方選擇丁克,並不一定雙方的父母認同夫妻的選擇。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夫妻雙方也會感受到來自內心的壓力,如果現在不生,等到自己年齡到了不能再生了怎麼辦?這種來自內外的雙重壓力,讓很多夫妻選擇放棄了丁克生活。
丁克生活的選擇來源於內心。很多時候不要受外在的影響,好好問問自己的內心,看看自己是不是想要孩子,不要急於下決定,人生的景色就是要慢慢品,才更有味道。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