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每一個女人的必經之路,而保持安穩的休息和愉悅的心情也是月子裡最重要的事情。為了坐好月子,不留下病根,這段時間每個產婦都由專人照顧,但是卻不是每個產婦都可以安穩地將自己的月子真正坐好。
欣童剛出月子不久,但是她情緒一直都不佳。她說為了將月子坐好,特意請了媽媽過來幫忙,但沒想到這個月子反而坐得更差了,壓抑的情緒到現在都沒得到舒緩,她說:「今生最後悔的事情,就是讓親媽照顧月子。」
欣童跟老公是戀愛結婚的,並靠自己兩個人在外買了房,身上還背著房貸。欣童懷孕後,老公非常緊張,事事為她著想,並主動提出讓嶽母伺候她,出了月子將孩子交由奶奶照顧的建議。欣童從小跟媽媽的感情就很好,嫁人後就很少跟媽媽在一起了,並想著這樣也許可以把月子坐得更好,便欣然接受了,並與媽媽商量後,就做了這樣的決定。
可是一切都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當欣童生下男嬰後,奶奶怎麼都不肯回老家,說是幫助親家母一起照顧孩子。欣童老公見自己媽媽捨不得孩子,便跟老婆商量讓媽媽也留下了。
可是沒想到原本兩個媽媽的力量卻是沒有讓欣童的月子做得更好,反而更加糟糕了。婆婆以自己做的飯菜不合欣童口味為由拒絕做飯,每天就是呆在產婦房間裡圍著孩子,順便以「過來人」的經驗對欣童跟親家母指手劃腳,但是每當兒子回家後就開始搶著幹活。
時間一久,雙方便出現了矛盾,欣童跟老公說了這種現象,沒想到老公勃然大怒:「沒想到你是這種人,我媽每天這麼辛苦照顧你和孩子,你就這麼說我媽,怪不得我媽說自己在這裡委屈,我還不信她。」
這是老公第一次這麼大聲地斥責欣童,也從那次後只要提到婆婆,老公就會為自己媽媽抱不平。欣童開始深深地責怪自己不該把媽媽接過來受這麼份罪,而媽媽為了女兒不與女婿和親家關係鬧僵,總是安慰女兒:「媽媽不累,也就這麼點時間了,你不要多想,將自己休息好是第一。」
每個人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行為做事都是不同的,如果婆婆和媽媽一起照顧月子,難免會出現意見不同的情況,容易將原本可以客客氣氣的親愛關係變得不好,破壞家庭和諧。
朋友生完孩子後,原本是由婆婆照顧的,但是朋友媽媽因為怕女兒跟自己一樣會落下月子病,也就一起過來照顧了,剛開始都和和氣氣的,產婦也很開心。但是很快婆婆和媽媽因為在照顧孩子和產婦上的問題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剛開始還能相互禮讓,漸漸地便相互看不順眼,最後兩個人便開始不說話各做各的了,這讓朋友非常難過。
坐月子主要是將孩子和產婦照顧好,讓產婦毫無牽掛地休養好,但因為很多婆婆沒有將產婦照顧到位,這也是讓很多親媽不由自主地摻和進來的主要原因。但是婆婆和媽媽摻和在一起又難免發生各種不開心的事情。
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可以請月嫂,讓月嫂照顧月子事宜,婆婆或者媽媽偶爾過來看一下孩子和產婦就可以了;當然月子中心更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營養搭配科學,孩子也一手包辦好。
月嫂或者月子中心都可以讓產婦休養得更好,但前提是要這個條件。很多家庭都不一定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大部分人月子還是在家由婆婆或媽媽照顧,但這樣就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要不就在夫家由婆婆一個人照顧,或者去娘家坐月子,千萬不要讓兩個媽媽摻和在一起做事情,不然極有可能能讓原本客氣的兩個人陷入相互指責的尷尬局面,萬一最後造成親家不親,女婿不敬的結果更是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