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考公務員成為了越來越多畢業生的就業首選,但是絕大多數人出現了一個認知誤區。那就是:如果我在畢業當年沒有考上公務員,以後就註定上不了岸。
我不知道這句話從何而來,但作為一名國考上岸人員。我認為對於考公務員來說,應屆生的身份固然珍貴,但它絕不是唯一的最佳時間節點。
除了畢業當年以外,畢業之後的兩年內才是你考公務員的最佳時間。
應屆生:畢業當年。
這裡不需多說,簡單介紹一下就行。無論你是本科還是研究生,在你大四、研二或者研三當年都算是應屆,專碩是兩年制,學碩是三年制。
在歷年國考中,80%以上的崗位是只針對應屆生開放的,省考中可就沒有這麼大的力度了。但是應屆依舊是考公招錄中的最歡迎的群體,這點是無法否認的。
畢業之後:兩年內
很多人對「兩年內」這個時間段深有感觸。在我身邊,無論朋友還是同學,在畢業之後的兩年擇業期內國考省考上岸的人數不勝數,最強悍的是有三位同學在國考中成功考上了國家部委,我在心裡一直膜拜他們!
為什麼是兩年?
1.學習狀態依舊。在你剛剛脫離校園後,是仍舊能保持高效學習狀態的最佳時期,每個大學生在校期間都會不斷的經歷考證和期末考試。就算你平常沒有那麼高的學習勁頭,但不可否認的是,臨考前的衝刺你絕對經歷過。
2.初進社會,缺乏奮鬥目標。大學畢業即失業,每年幾百萬的應屆畢業人數不是開玩笑的。蘿蔔多,坑位少,能找到心儀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這時候穩定的工作就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首選,考公更是首當其衝。當你給自己確定下來一個具體的看得到的奮鬥方向的時候,再加上珍貴的學習狀態,成功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3.時間久了會產生惰性。人越待越懶,時間過得越久你就越不想拿起書本,越不想坐下來靜心學習。惰性不僅僅體現在學習方面,在起床、睡覺、吃飯、玩手機各個方面都會有所體現。
4.幹擾因素不斷。走出校園之後。找工作絕不是你唯一的奮鬥目標。你需要做的還有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孝順自己的父母,照顧自己的家庭,陪伴自己的伴侶,這些事情往往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來,哪裡還有精力再去學習。
寫到最後: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而且有意向考取國家公務人員,請你務必要珍惜畢業後兩年內的寶貴時光,因為這將直接取決你是否能夠順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