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超全知識點,高一這麼學,才輕鬆

2020-09-07 其實是樸新啊


步入高中生涯,物理不再是1+1=2這樣的題了,根據高中學生的普遍反映,物理是理綜三科中最難的一科。從初中學習階段到高中學習階段的跨越式變化。

在高三學生中,很多學生課聽得懂,而課下卻不會做題,同時物理多表現為兩極分化,

學得好的孩子可以接近滿分,學得差的學生物理普遍在30分以下,很少有人物理成績在30-60之間,出現兩種極端的情況是因為物理具有很高的綜合性,一道題往往要考察很多個知識點,一個小的知識點或者關鍵詞不懂,整道題都寫不出來。


與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學科知識主要分力、電、光、熱、原子物理五大部分。不同知識點有不同的學習方法。

從今日起,我們會推出中學科的系列乾貨合輯「輕鬆一科」,幫助同學們迅速跨越學習氛圍差異,順利過渡到高中學習中!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及重點!一起來看看到底精華是什麼吧!

1.質點

(1)沒有形狀、大小,而具有質量的點。

(2)質點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實際並不存在。

(3)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並不取決於這個物體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上各部分運動情況的差異是否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運動

(1)物體相對於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2)在描述一個物體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即假定為不動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對參考系應明確以下幾點:

①對同一運動物體,選取不同的物體作參考系時,對物體的觀察結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實際問題時,選取參考系的基本原則是能對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得到儘量的簡化,能夠使解題顯得簡捷。

③因為今後我們主要討論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所以通常取地面作為參照系

3.路程和位移

(1)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條有向線段來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於物體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路程是標量,它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因此其大小與運動路徑有關。

(3)一般情況下,運動物體的路程與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當質點做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時,路程與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圖1-1中質點軌跡ACB的長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位移才是能用來描述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來表達物體的確切位置。比如說某人從O點起走了50m路,我們就說不出終了位置在何處。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1)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於位移s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一個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如果在一段時間t內的位移為s,則我們定義v=s/t為物體在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位移的方向。

(3)瞬時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從物理含義上看,瞬時速度指某一時刻附近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5、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相等,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質點的運動方向相同,質點在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勻速直線運動的x—t圖象和v-t圖象

(1)位移圖象(x-t圖象)就是以縱軸表示位移,以橫軸表示時間而作出的反映物體

運動規律的數學圖象,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線是通過坐標原點的一條直線。

(2)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平行於橫軸(時間軸)的直線。

由圖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個質點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運動,另一個反方向以10m/s速度運動。

6、加速度

(1)加速度的定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它等於速度的改變量跟發生這一改變量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式: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變化的方向

(3)在變速直線運動中,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質點做加速運動;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則則質點做減速運動.

7、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A)

1、實驗步驟:

(1)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並接好電路

(2)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重量適當的鉤碼.

(3)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並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4)拉住紙帶,將小車移動至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後放開紙帶.

(5)斷開電源,取下紙帶

(6)換上新的紙帶,再重複做三次

8、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A)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t=vo+at(減速:vt=vo-at)

(2).此式只適用於勻變速直線運動.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vot+at2/2(減速:s=vot-at2/2)

(4)位移推論公式:(減速:)

(5).初速無論是否為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在連續相鄰的相等的時間間隔內的位移之差為一常數:s=aT2(a----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T----每個時間間隔的時間)

9、勻變速直線運動的x—t圖象和v-t圖象(A)

10、自由落體運動(A)

(1)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2)自由落體加速度

(1)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於地球的引力產生的,因此,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這種差異並不大。

(3)通常情況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3)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vt=gt.H=gt2/2,vt2=2gh

11、力

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條有向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的方法叫力的圖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據不同,可以把力分為

①按性質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變;②改變運動狀態.

a、重力: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叫物體的重心;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質量分布和形狀有關。質量均勻分布,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其幾何中心處。薄板類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注意: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另一個分力提供物體隨地球自轉所需的向心力,在兩極處重力等於萬有引力.由於重力遠大於向心力,一般情況下近似認為重力等於萬有引力.

b、彈力:

(1)內容: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會對跟它接觸的且使其發生形變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條件:①接觸;②形變。但物體的形變不能超過彈性限度。

(3)彈力的方向和產生彈力的那個形變方向相反。(平面接觸面間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於接觸面;曲面接觸面間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於過研究點的曲面的切面;點面接觸處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於面、繩子產生的彈力的方向沿繩子所在的直線。)

(4)大小:

①彈簧的彈力大小由F=kx計算,

②一般情況彈力的大小與物體同時所受的其他力及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應結合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確定.

c、摩擦力:

(1)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接觸面粗糙、有彈力作用、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觸面相切,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還可能成任意角度.

(3)摩擦力的大小:

① 滑動摩擦力:

說明:a、F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於G;也可以等於G;也可以小於G

b、為滑動摩擦係數,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

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FN無關。

② 靜摩擦: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

大小範圍0<f靜fm

(fm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有關)

靜摩擦力的具體數值可用以下方法來計算:一是根據平衡條件,二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後通過受力分析確定.

(4) 注意事項:

a、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還可以與運動方向成一定夾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負功,還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d、靜止的物體可以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可以受靜摩擦力的作用。

易錯現象

1.不會確定系統的重心位置

2.沒有掌握彈力、摩擦力有無的判定方法

3.靜摩擦力方向的確定錯誤


12、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在物體上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叫做這個力的分力。

2.共點力的合成

⑴共點力: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於同一點,這幾個力叫共點力。

⑵力的合成方法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a.若和在同一條直線上

①、同向:合力方向與、的方向一致

②、反向:合力,方向與、這兩個力中較大的那個力同向。

b.、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平行四邊形定則: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這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它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則。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法則。(2)兩個力的合力範圍:F1-F2FF1+F2

(3)合力可以大於分力、也可以小於分力、也可以等於分力

(4)兩個分力成直角時,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數。

16、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

(1)一個物體如果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於平衡狀態

(2)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變,其加速度為零,這是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的運動學特徵。

2.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為零,亦即F合=0

(1)二力平衡:這兩個共點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2)三力平衡:這三個共點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內,且其中任何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即任何兩個力的合力必與第三個力平衡

(3)若物體在三個以上的共點力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通常可採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按接觸面分解或按運動方向分解)

17、力學單位制

1.物理公式在確定物理量數量關係的同時,也確定了物理量的單位關係。基本單位就是根據物理量運算中的實際需要而選定的少數幾個物理量單位;根據物理公式和基本單位確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單位叫做導出單位。

2.在物理力學中,選定長度、質量和時間的單位作為基本單位,與其它的導出單位一起組成了力學單位制。選用不同的基本單位,可以組成不同的力學單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單位是長度為米(m),質量為千克(kg),時間為秒(s),由此還可得到其它的導出單位,它們一起組成了力學的國際單位制。

相關焦點

  • 高一化學難懂?化學「必修一」超全知識點整理,滿滿的乾貨!
    高一馬上要結束了,很多同學對高中化學必修一的內容還是很模糊,「必修一」在整個高中學習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你必修一都學不會,那在以後的化學學習中就想掉進「坑裡」,無法翻身。高中化學必修一在高考中佔的分值也比較大,不要等到高三總複習回頭撿高一的內容,會耽誤你整個總複習的進度,而且效果不好。建議在高一、高二把所學的知識點吃透,等到高三總複習時,你會很輕鬆的查漏補缺,快速上分。
  •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知識點總結,公式學得越好,做題也就越輕鬆!
    對於剛進入高中時期的學生來講,高中物理確實比初中難度一下字推升了一大截。而且很多學校物理老師出題也喜歡一下子出的很難,所以也不用急,慢慢的學生適應了就好了。而要想學好物理,首先要認真理解物理各種概念和定理,每次物理課後一定要好好複習,深入理解下課上的內容。
  • 高中物理必修一怎麼學?
    從內容上來講高中物理必修一(www.myliushu.com/137.html)包含「勻變速直線運動全部知識、三種基本力及受力分析方法、聯繫力和運動的牛頓三大定律。高中物理必修一目錄這些從整個高中來看都是重中之重。但是高一上學期階段,是非常難(幾乎不可能)完全吃透的。
  • 高中物理必修一,基礎中的戰鬥機!課本知識點大全,涵蓋高考考點
    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識點,包含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力的相互作用和牛頓運動定律等知識點,是高中物理基礎中的基礎!雖然知識點並不算很難,但仍然佔據很大分值。下面學姐為大家分享的這份資料,匯集了高一物理課本必修一學習到的所有知識點,是各位學弟學妹們複習高一物理,進行高考備考的必備資料!由於篇幅限制,只能上傳部分,私信回復【物理08】立即免費領取完整版!
  •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識點整理(精品筆記)+高一政治必修一綜合測試卷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識點歸納——剛上高一政治都學什麼呢?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對於想要學文科的同學一定想要知道第一學期政治都學了什麼內容,學姐為大家帶來了高一必修一政治知識點大盤點,供各位同學提前了解,且同時供高二,高三的同學複習使用。
  • 高一物理必修一速度和加速度,這樣學,輕鬆拿下滿分
    高一物理必修一速度和加速度詳解,教你輕鬆拿下滿分hello,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很高興又跟大家在這裡見面了。這次課程咱們來講一下速度和加速度,教你輕鬆入門高一物理。
  • 高一物理必修1單元測試題及答案(新人教版)
    導讀:高中的學習與初中的學習有很大的差別,高中階段所知識都提高了一個難度,所要掌握的知識範圍也有很大的擴大,想要快速的掌握這些知識只有不段的練 習,高考網為2012屆高一新生們準備了高一必修1單元測試題,內容包括高一必修1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各科單元測試內容
  • 高一預習丨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識點匯總,暑假學習必不可少!
    眾所周知,高中物理屬實不簡單!但是新高考要求大家在歷史和物理中2選1,足以見得,這兩科分別是文科、理科中比較難的科目,因此,還沒有上高中的準高一學生,建議大家用這個暑假做好提前預習!否則,開學大家容易很容易吊車尾!
  • 高一預習丨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識點匯總,暑假學習必不可少
    眾所周知,高中物理屬實不簡單!但是新高考要求大家在歷史和物理中2選1,足以見得,這兩科分別是文科、理科中比較難的科目,因此,還沒有上高中的準高一學生,建議大家用這個暑假做好提前預習!否則,開學大家容易很容易吊車尾!處於高中的同學也可以回顧一下這部分知識點!
  • 高一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變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變加速度 2009-02-27 19:01:18 來源:網絡資源
  • 複習必備: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基礎不紮實的建議收藏
    各位同學、家長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學習乾貨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對於大多數的高中生來說物理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相比初中物理,更加注重綜合分析能力。所以高一基礎打好是關鍵,高二高三學習才會相對容易些,接下來就給同學們整理了《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匯總》。梳理和掌握好知識點做題的準確率才能有所提高,沒有掌握全面的同學,建議把這些基礎知識點記牢,或查缺補漏,因為這些都是考試的考點之一。
  • 高一數學:必修一知識點複習,期末可能考到的知識點這裡都有!
    三年一體化,三年一盤棋。高一是夯實基礎,高二在上面蓋重點樓層,高三是水電一體化及精心裝修。如果基地不牢實,在高三裝修的有限時間內,還要去夯實地基,勢必會影響進程,最終也會影響整個樓的效果和成績。要想獲得最後的勝利,必須在高一打好打牢基礎。
  • 高一數學必修知識點(一)(附word下載版)
    高一數學必修知識點(一)(附word下載版) 來源:本站原創 2011-06-16 17:51:14 高一數學必修知識點(一)(附word下載版)
  • 高中物理想提分?「知識點+方法」缺一不可,高一高二提前看!
    高中物理對所有剛進入高中的同學來了說都是一個難點,它不同於初中物理,即使初一初二沒怎麼學習中考也可以逆襲,但是高中就不一樣了,如果你高一沒有跟住進度,高二你會發現連題都讀不懂。更何況做題,得分呢?高中物理考查的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綜合能力,也就是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掌握知識點打牢基礎,才是學好物理的第一步。其次就是方法,今天為同學們介紹以下幾種方法,希望能幫助你們開竅。
  •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 力和直線運動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 力和直線運動 2012-05-09 18:5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常見虛詞用法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常見虛詞用法 2012-05-10 13:4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高一數學必修一知識點:集合真題練習7
    高一數學必修一知識點:集合真題練習7 2012-08-23 17:38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準高二同學必看:物理必修1 常考知識點總結,這個暑假逆襲翻盤
    既是對高一學習的總結,又開啟了高三學習的新篇章,所以這一年非常重要。即將到來的暑假正好是對高一所學,特別是最令理科生頭疼的物理(必修1)進行總結、夯實基礎的好時機,所以,準高二的同學們一定要好好利用這個暑假,成績中遊、中下遊的同學們極有可能通過這個暑假的學習,能夠「鹹魚翻身」,開學以更紮實的基礎迎接高二的到來。
  •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匯總
    為朋友們提供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級單元、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卷、高三周周練、模擬測試;知識點總結、思維導圖、地理小視頻;一物一題幫你解答身邊的地理現象,提高學科素養。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匯總樣張:三、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1.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
  • 高一生必備: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很全),學習好幫手
    ——孫中山每天分享高中學習方法、高分經驗、解題技巧等,幫助大家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去學習,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高中歷史必修一所有知識點總結歸納。歷史必修一課本是學習高中歷史的開端,需要背誦的知識點有很多,要想把知識點記憶牢固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把知識點歸納整理到一起形成一個大綱,才能方便記憶和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