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了解了「努力」的誤區,今天來復盤小帥老師在課程中講到的斧頭之一-啟動。
一件事情做不成,大體因為從未開始,或者半途而廢。開始很重要,是因為什麼遲遲不肯開始那些一直想做的事情呢。
一.萬事開頭難
之所以萬事開頭難,是因為你相信了萬事開頭難。
這讓我想起「自證預言」,很多事情的走向在一開始做事情的時候,就由你發出的頻率決定了。俗話說的禍不單行,屋漏偏逢連夜雨,也是這個道理,那些不經意之間向宇宙發出的頻率,在生活中變成了實相。
把「遲到」變成「準時」。
把「粗心」變成「仔細」。
把「跌倒」變成「安全」。
把「自卑」變成「自信」。
把「行動力差」變成「行動力超強」。
這些話語給潛意識的暗示,往往讓大腦自動編程,「你說什麼,生活就是什麼」,改變生活,從改變自己的語言系統開始,不僅僅是口裡說出的話,還有大腦中自言自語的詞句。
說回萬事開頭難,我們把問題分解看看:
1.萬事
吃飯開頭難嗎?看抖音開頭難嗎?
非也。
2.開頭
很多事情開頭不難,難的是過程。比如做飯,開頭進超市就好了,難的是買回菜來做的色香味俱全;比如看書,開頭翻開第一頁就好了,男的是後面看得進去並且有思考有輸出。
何況,每件事情的最後復盤也很難。
3.難嗎?
「沒開始哪來的最終,你想太多了,這樣一開始就失敗了。」
俺閨女經常和妹妹說的一句話是:試一試就知道了,就試一試嘛。
誰告訴你這件沒做的事情「難」,比如我和老公剛認識的時候用QQ,老公用微信,後來我發現微信挺簡單的,哈哈!
「司空見慣的便不會思考」,可見萬事開頭難這句話誤導了我們多少年,我更喜歡英文的翻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積極很多。
二.完形填空
不開始,一方面覺得難,害怕失敗,另一方面還會有完美主義,知道了這些藉口之後。要怎麼解決呢,小帥老師給我們的解決辦法是:以毒攻毒.
用一個「借筆」的例子,告訴我們:沒有人會喜歡一個不完整的東西。因此,可以利用「完形填空」心理,這樣做:
1.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一點
比如寫作:
先寫100字,大腦會自動、特別想把剩下的500字寫完。
比如寫計劃:
畫好九宮格,大腦會特別想把九個格子都填滿。
2.續寫模式
利用別人的100字,來寫自己的100字,比如高鶚續寫紅樓夢。
比如我現在寫的復盤,小帥老師的一個觀點,從書裡看到的一個觀點,寫一下自己的想法,會比原創簡單很多,俗稱讀後感、觀後感、讀書筆記。
用這兩個方法,讓一直想做的事情快速啟動,明天復盤啟動以後如何長效保持和記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