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畢業生選擇留學英國的不在少數,為了申請心儀的學校可謂身懷的十八般武藝都展現了上去,但不少學生成績並不優秀使得自己的申請如流水,但一去不復返,讓家長也只能幹著急。在此說說高中畢業生有哪些能力讓英國留學申請時更有優勢:
怎麼才算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作為一個打算留學的人這是首先該自問的。
一是不要再沉溺於父母親戚給予的保姆式生活,嘗試通過自己努力去創造豐衣足食的生活,這也是成為留學生後必備的生活能力之一,畢竟天高皇帝遠,一切生活瑣事全得靠自己,當然雖然身處異鄉但祖國依然是你強大的後盾,做正確的事不虛。
過好自己的生活
二是擁有獨立生活的空間和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依附於別人的生活之中成為別人生活中的龍套角色,學校需要的是一個積極展示自己的學生而不是隱於幕後的謀士。
三是嘗試做到自己經濟獨立,這樣能讓自己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自己也容易產生更進一步的欲望,這對在國外留學來說是一個好的良性循環。
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想法與選擇權利
四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選擇權利,不以他人意志為轉移,同時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而不是一有問題就麻煩別人,英國的學校老師雖然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喜歡提出不同意見的學生,但不喜歡遇到一個不會自我思考的學生,這會讓雙方都感到很累。
最後也是留學生最需要關注的一點,學習與生活中要懂得拒絕,通過拒絕捍衛自身的利益,這點對於現下的留學生尤為重要,就拿國外販毒團夥利用與留學生朋友同學關係幫忙帶貨偷運毒品的事來說,其中的教訓也是血淋淋的。但實際生活中因身份角色的不同當你做出這些選擇時常常會導致一些誤會產生,這也凸顯出積極的溝通與耐心的傾聽重要性。
獨自解決問題能力是什麼樣的?
這方面學校其實看的是學生發現問題與總結經驗的能力,能否快速的發現問題本質原因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是解決問題的一大助力,而豐富的知識儲備是解決問題的基礎,這裡需要著重提醒的是在國外留學切勿做伸手黨,一是容易招致反感;二是別個沒義務幫你,做一名互通有無的留學生更容易人見人愛。
為何英國院校需要團隊協作能力的學生?
團隊協作能力是歐洲院校對申請學生能力較為看重的一項,因為國外院校除了上課之外會常有課後的小組交流與討論、以團隊形式完成畢業論文以及多種多樣的社團組織活動等這都是需多人通力合作的方式來達成目標任務。
但國內可能都沒有認真的考慮過什麼是「團隊協作能力」,如在求職簡歷中的團隊協作能力;在HR口中的團隊協作;在教授眼中的團隊協作都有不同的理解,但通常對個人的團隊協作能力多表現在處事能力與組織能力方面,包括勇於擔當、謙虛的態度、分享精神(這點在國外可不能做國內那種免費伸手黨,在國外任何東西都是需要支付相應代價)、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利益與價值觀一致性(這點就是俗說的一體化),一個由優秀團隊協作能力成員組成的團隊才能無往而不利。
怎樣成為善於自我激勵的人?
在學習與生活中善於調節自己,能夠容忍失敗的打擊,還能不斷地將自己的情緒狀態保持在比較好的狀態,多親身嘗試來證明「我能嗎」「我行嗎」,最典型的例子要數《功夫熊貓》中的阿寶了,在不斷的逆境之中仍然不放棄自己心中追求夢想的希望,靠自身的努力達成目標。也正如如馬丁·路德金所說的:「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著希望而做成的。」在學習上負載前行要學會給自己減壓,也要學會給自己走下去的希望,學習生活上的拖延懶散與走極端應該是所有學生應該避免的。
如何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
對於時間管理,其實平時生活有規律的人他們生活本身就是在對自己的時間進行著管理,如常見的學習計劃表、出行日程表以及每日事務安排表都是對自我時間管理做好的規劃。
特別在英國留學的學生求學期間對學習時間的管理尤為重要,因為學制短,但課程依然多,想按時畢業,那圖書館便成了留學生的第二個家,這也是海外留學生日常生活的一個常態,不過留學生學習上可以採用巴萊特定律,先集中時間掌握20%核心知識點,來達到80%的整體學習效果,再通過剩餘時間逐步學習掌握其餘的知識,這樣可以在不影響整體學習進度情況下,高效的掌握知識達到學習目的。我的做法是:
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
可以先列出一份次日待辦事情清單,然後把所需完成時間一一列出來,再按照24小時時間劃分,把每件事一個個放入一整天的時間計劃中,當然需留出一定的空餘時間出來以應對突發事件或臨時變更問題,第二天嚴格遵守上面的時間安排就行了,這就是一份簡單的時間管理方案了。
以上就是英國院校的老師看重的五項能力的解讀了,但申請英國學校的學生本身硬實力也得過關,不然依舊是白搭,五項能力只是申請時的一個加分項以及碩士留學生的必備能力。
時間管理能力是一項更高效的辦事能力
時間管理能力確實是一項更高效的辦事能力,而世界上也有一些人把時間管理融入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讓生活可數據化可量化,讓日常辦事與管理更高效更可控,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他們覺得這樣過很機械化,失去了生活的多樣性與自由性。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