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15日,第十屆中國慢病管理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次大會由主論壇及多個主題分論壇組成,以慢病管理「新時期、新需求、新對策」為主題,邀請了相關管理機構的領導,集結了全國慢病管理的知名企業界人士等嘉賓。通過開展學術交流、舉辦慢病適宜技術展覽和科普講座等方式,就慢病管理領域的相關話題進行廣泛和充分的交流與討論。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雷正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副巡視員盧春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工作部副主任吉擁軍,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等領導分别致辭。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名譽主席王隴德說,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對人類的威脅。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因慢病導致死亡,佔全球死亡總數的71%,而且這一人數正在世界各地不斷上升。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非傳染性疾病最具成本效益的幹預措施:呼籲各國加強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的支持。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雷正龍副局長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出「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的要求。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強慢性病防控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過「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機制。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健全慢性病防治體系。要建立健全疾控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基層衛生機構分工協作、上下聯動、優勢互補的協作機制。充分發揮現有的醫聯體、醫共體、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在慢性病防控中的作用。發揮疾控機構在業務指導、人員培訓、健康教育、監測評估、信息管理、研究等方面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人群預防、群體預防、公眾預防的公共衛生。充分利用現有的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促進機構之間服務質量的同質化,進一步提高預防、健康管理、診斷治療和康復的效率和質量。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司盧春山副巡視員說,近年來慢病已經成為中國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儘快遏制住重大慢性病發病率的上升勢頭,降低因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是當前「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那麼,「菸草使用」是慢性病首要的可預防的危險因素。菸草依賴本身也是一種慢性病。控煙工作在慢病管理工作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迫切需要把控煙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一步,國家要針對菸草危害各種健康危險因素採取專項行動措施,從強化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的責任的角度,聚焦重點人群,重點問題進行重點幹預。
紮實做好新時期控煙履約工作。控煙履約與健康中國建設是內在一致的,是維護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要努力推進控煙工作,牢牢把握共建、共享,全民健康這個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主體。加強與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努力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的控煙合力。國家正在研究制訂《中國菸草控制規劃》,通過穩步推進控煙履約工作,推動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工作部吉擁軍副主任,健康問題關乎全人類福祉,2016年10月,中國政府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實施慢性病防控」,到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2017年1月,中國又印發了《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第一部細化實現慢病防治的目標和措施,中國的慢病防控能力和水平將不斷邁上新的臺階。以推動國際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為支持該項目落地中國,鼓勵更多中國力量參與婦幼健康領域的國際合作,在與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戰略合作備忘錄的籤署基礎上,協會於2015年牽頭建立了婦女、兒童中國合作夥伴網絡,迄今已有包括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等26家研究機構、社會團體、知名企業成為網絡會員,成為匯集各方資源和力量,分享經驗,共謀合作,奮進婦幼和青少年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博士說,根據中國衛健委2010年的數據,在上海男性的壽命比西藏女性的壽命還要少16年,2010年在西藏男性的預期壽命比1990年上海的男性預期壽命還要少5年,從1990年—2010年女性預期壽命的增長的速度超過了男性。預期壽命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會決定預期壽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負擔,我們要加強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方面的防護工作;預防以及管理的角度來看一下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中國男人和中國的女人相比,和世界上其他男人相比,死亡的風險更高。從吸菸人口數量來說,男性有50%吸菸,而女性只佔2%。我們也對不同的人群做了研究,在中國跨十個省區,對50萬人做了研究,33%的男性是喝酒的,而女性只有2%。目前,所有的這些醫療服務,看看在目標方面,在過程方面是不是能夠更有針對性的來面對男性這個「弱勢群體」。它體現在性別的不平等方面,也出現在兩性之間死亡率的不等方面,最後能夠在防治方面的政策上起到作用。
慢病界協作聯盟啟動
第十屆中國慢病管理大會在主論壇「感恩十年」環節中,啟動慢病界協作聯盟。在啟動儀式上,聯盟成員分別觸摸LED屏幕上的拼圖按鍵,共同完成聯盟LOGO拼圖。聯盟發起單位慢病界創始人陳功先生為代表頒發了成員證書。
中國慢病管理大會秘書長陳功先生介紹,聯盟將結合中國慢性病防治、管理的特點和需求,配合國家相關戰略及項目,主要圍繞慢病防治與管理,在教育培訓、科普宣傳、技術交流方面展開重點工作,同時搭建泛健康類知名品牌與慢病管理的服務融合平臺,促進慢病防治與管理的科學研究及成果轉化。
黃大勇(康迅傳媒總經理);作為醫學信息傳播與處方藥整合營銷傳播服務平臺,康迅傳媒始終秉承「傳播健康·創造價值」的理念,在加入「慢病界協作聯盟」後,更要發揮在醫藥領域學術推廣、信息傳播的優勢,與其他聯盟成員一起,堅持創新不斷進取,為慢性病防治獻策獻力,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助力落實「中國夢、健康夢」。
胡蓉(滴露品牌負責人);慢病防治在於預防。預防非常重要的方面,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升個人的衛生水平。要創造良好的衛生環境,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大家提升健康衛生意識,以及去改善衛生環境。所以,也很願意加入到慢病界協作聯盟,並且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慢病界協作聯盟
全國腦血管病防治研究辦公室主任王文志,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洪偉,北京大醫公益基金會,北京康迅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健康縣域傳媒,英國滴露,諾和諾德(中國)製藥有限公司,南京正大天晴製藥有限公司,南京疾控日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利安盛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協作。
本屆大會由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控制吸菸協會,慢病界主辦。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工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全國腦血管病防治研究辦公室,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心血管病分會,艾社康基金等聯合主辦;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信息中心,中國農村衛生協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北京大醫公益基金會(公益支持),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等單位支持。(作者:呂興龍、孫立國、楫浩)
[責任編輯:秦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