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江蘇無錫的一名四年級小學生火了,這名學生叫潘俊松,因發明了一款新型書包,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對此網友紛紛點讚,感嘆道:又是別人家孩子!
因為平時課本、資料、練習冊這些東西比較多,放的又雜亂,所以老師建議將各科的課本、練習冊分類整理、貼上標籤,方便使用的時候能迅速找到。
這種方法是很實用的,就像家裡的衣服還要分類整理呢!按春夏秋冬四季分類,上衣、褲子、外套都要分類整理以方便穿戴。
但是潘俊松覺得與其每天先將其整理成文件夾再放入書包,不如直接用帶有分隔袋和標籤的書包。有了這個想法以後,潘俊松就準備網購一個這樣的書包,但是看了很久都沒有發現有這樣的書包。
潘俊森就想著自己設計做一個這樣的書包,不得不說「創意源於生活,發明家源於懶人」。說幹就幹,潘俊森前後設計了有十幾個版本,最後根據書包的實用性、方便性、可視性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設計出了最滿意的一款。
之後家人幫潘俊森將手繪圖轉成了電腦繪圖並列印了出來。不得不說這個小學生是真牛,當然努力也不是白費的,這個書包最終獲得了專利證書。
古往今來,這種頭腦聰明、善於發明創作的孩子不在少數,像唐朝的駱賓王7歲的時候便能成詠鵝詩。並且這首詩流傳至今,還被印在小學一年級的課本中。
駱賓王7歲那年,爺爺的一位朋友來家中做客,指著白鵝讓駱賓王現場賦詩。駱賓王隨口而出,便成就出一篇流傳千古的傑作。整首詩充滿動感,既描繪出了鵝的神韻,又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還有2012年成都市的一個六年級學生何奕穎發明的防火防盜報警器,當發生火災時能及時發出警報,及時報警並提示乘客及時撤離;2019年上海12歲的趙思穎發明的雙耳握筆器、三折收納筆記本、雙層收納課桌等等。
小小的年紀卻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這些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創造了自己的輝煌。家長該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呢?
1、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學習,還有助於孩子大腦發育。獨立思考的能力是發明創造的基礎,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
家長可以給孩子創造思考的氛圍,經常對孩子提出問題和孩子一起討論,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慾。
當寶寶有問題的時候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的答案,要去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的動腦思考。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2、發掘孩子的潛力,做孩子的伯樂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有所成就,想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卻往往不得其法。家長要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找到孩子的興趣愛好,發現孩子的潛能:智力、創造力、藝術天賦、記憶力、性格特點等等。
通過這些方面對孩子因材施教,做孩子的伯樂,揚長補短。幫助孩子成為千裡馬,並發揮其潛能。
3、提高孩子創造力、想像力
小孩子的想像力都是比較豐富的,家長要儘量保持孩子的想像力,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的本質就是推陳出新,可以經常帶孩子去接觸不同的事物,開闊孩子的眼界。
鼓勵孩子去嘗試、去創造,允許孩子失敗,不管有多少次的失敗,只要有一次的成功就是勝利。
4、培養孩子的行動能力
除此之外,家長還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行動能力,光說不做還不如不說。不管你有多聰明,紙上談兵沒有一點效果,想要取得成功就要思考與行動並行。
經常動手還能還能活躍孩子腦部運動中樞;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
優秀的不一定是別人家的孩子,也可能是自己家的孩子,做好家庭教育是孩子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