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4月10日消息(記者 向密) 在兒童市場網際網路產品多如牛毛的今天,如何打造一款網紅IP,是創業者們普遍都在深度思考的問題。既要滿足家長的需求,又要深受孩子喜愛,兒童網際網路產品領域似乎困難重重。
不過,從Gululu創始人江志強的創業思路來看,藉由公司核心產品——承載「喝水」這一剛性需求的Gululu智能水杯來切入兒童產品市場的賽道,似乎是其摸索到的一條行之有效的策略。
從「喝水」的硬需求出發
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兒童消費市場突破4.5萬億,並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其中兒童娛樂消費市場突破4600億元。在內需消費市場中,兒童產業正成為一條新賽道。
作為水杯類產品,喝水功能自然是家長關注的第一大功能。表面上看,除了帶著的大肚子——LED觸控螢幕,2019年底推出的最新款Gululu Q智能語音水杯與專業保溫水杯無異。甚至,與專業保溫水杯相比,Gululu Q還有部分劣勢,如容量偏小等。
然而,若進行價格比較,Gululu智能水杯價格之高,卻讓人大吃一驚。據了解,Gululu智能水杯系列,2019新升級的AI賦能款Gululu Q智能語音水杯定價每隻499元,高端旗艦款Gululu Go 2 智能互動水杯定價則突破了800元大關。
為何價格較傳統兒童保溫杯高出一大截?Gululu智能水杯溢價的部分,或許來自於其主打的特色交互功能。
據介紹,Gululu Q智能語音水杯主要通過寵物搜集養成的趣味交互方式,吸引兒童主動喝水。每一個Gululu Q智能語音水杯,都搭載了傳感器和觸控螢幕、內置科教遊戲,且通過APP與Gululu後端相連,達到聯網內容更新。在兒童端,通過觸屏交互,孩子可以領養寵物、收聽科普知識、喚醒天貓精靈進行語音互動;通過喝水,孩子獲得寶石獎勵;通過積攢寶石,又可以解鎖新寵物與知識點。而在家長端,智能水杯在聯網狀態下與APP配對,上傳飲水數據,讓家長對孩子的喝水狀況有清楚的了解和紀錄,而且水杯通過搭載持續更新的趣味化原創與第三方內容,輔助家長提醒孩子按時喝水。
由於Gululu智能水杯的互動功能,這款產品深受孩子們喜愛。江志強接受採訪時透露,在嚴格管控的情況下,家長們允許孩子玩耍遊戲的時間控制在一到兩個小時,但監測數據顯示孩子們使用這款產品的平均時長高達近80分鐘,具有高頻次、高粘性的特點。
打造屬於自己的IP
若只是單純依靠硬體產品售賣來獲取收入,這樣的商業模式顯然太過單一。在硬體產品銷售背後,是Gululu更加長遠的IP商業化考量,而這也是其希望塑造的核心競爭力。
在IP的打造上,江志強坦言,在創業初期也曾想過要藉助一些國際知名IP,提高智能水杯使用時長與黏性,但國際知名IP高昂的授權費,促使團隊走向了IP內容自主創新之路。圍繞IP的打造、IP的邊界拓展、商業布局和商業價值的提升,Gululu做了一系列的努力。
江志強坦言,初期主要考慮如何解決孩子不喝水或忘了喝水的痛點。在綜合考慮家長需求和容忍度、產品曝光度和傳播性等因素後,公司推出了具有保溫功能和達到食品級標準的316不鏽鋼智能水杯。家長們通過在App內輸入孩子的年齡、性別、生日尤其是體重後,就能獲得對應的科學飲水量和飲水頻次推薦;而小朋友們則通過與內置遊戲的良好互動,形成良好的喝水習慣。
隨著基礎數據的積累和產品升級,Gululu開始在原創的遊戲化內容中,逐漸引入第三方的內容,例如嘰裡呱啦英語、火火兔遊中國、常州恐龍園頻道等。江志強指出,附加內容的增加,重點在促進孩子的使用時長;於公司而言,則主要為產品提供一個優勢,例如與阿里巴巴天貓精靈團隊合作。但是,這並不影響公司原創內容在IP打造過程中的核心地位。
最近兩年,隨著IP的升級,Gululu藉助自己的核心IP體系和支撐產品的物聯網技術體系,試水賦能其他公司。
「我們賦能的方向主要有三個」,江志強道,「對於部分傳統企業,例如老字輩水杯生產企業希諾,我們主要以聯合產品的方式在他的電商和線下渠道進行銷售;對於部分科技企業,如平安好醫生,我們主要通過簡單的定製,在開機畫面中融入平安的logo元素;而對於另一部分傳統企業,如果雙方認為適用場景合適,我們則採用IP和logo與對方聯名的方式進行合作。這方面,我們和註冊在美國的平衡車企業,正在進行有益的探索。」
隨著產品的成熟,Gululu智能水杯也收穫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據悉,目前智能水杯已遠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且銷量也突破10萬隻。產品在銷量提升的同時,也收穫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2017年5月,Gululu宣布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這次融資,來自前阿里巴巴高管陸兆禧的基金。一起跟投的,還有創業邦南立新的創投基金。
對於未來,江志強表示,與IP匹配度高、只要是涉及健康兒童生活的領域,如果域內產品具備高頻和易傳播的特點,公司都不排除參與的可能。例如當下恰逢疫情來襲,Gululu線上商城推出了健康防護系列產品,包含兒童電動口罩、防藍光眼鏡等多款IP賦能的高頻產品。在江志強的規劃中,兒童智能、運動、刷牙習慣養成、健康防護等領域,將是公司布局的重點。而接下來兩年,Gululu的AI智能水杯目標是朝幾十萬隻進發。
從企業高管到裸辭創業
在江志強身上,有不少的時代標籤。作為一個網際網路老兵,江志強也隨時代的變換不斷切換著自身的角色
1998年,當阿里和騰訊尚未誕生時,江志強已開始涉足網際網路。2000年,在全球電商業務由雅虎、eBay、亞馬遜三分天下之時,江志強加入雅虎(Yahoo)電子商務部,並運營「Yahoo Shopping」頻道。
之後,江志強又先後任網易、阿里高管,主管營銷、品牌工作,並於2008年擔任人人網CMO。後者,在2011年在美國上市。令人驚訝的是,在前途一片看好的背景下,2013年江志強卻突然宣布從人人網裸辭,「混跡」創投圈一段時間後,選擇自主創業。
對於為什麼要創業,江志強坦誠,辭職後也曾想過要換一家公司,但過往的職業經歷即便換一家企業,很大機率仍然是做CMO,職業的天花板很難突破。2014年,在家人及自身健康相繼出現問題後,尤其是第二次來到以色列後,便萌發了創業的想法。
在他創業初期,恰逢網際網路兒童智能產品興起之時,如智能手錶、早教機等。但由於內容有限,產品同質化現象特別嚴重。憑藉多年的職場經歷,江志強清楚地知道,創業型企業要想在這個時代生存,和成熟品牌直接交鋒必敗無疑。因此,已經有成熟品牌的兒童安全領域首先被放棄,剩下的四個習慣,就是江志強入局的機會——他決定從兒童智能互動水杯入手。
江志強堅信,如果能把這個大公司還沒看上、小公司還沒能力,又能被高頻次、多場景使用的水杯,做成既能解決喝水痛點又能成為孩子玩伴、實現社交的互動型智能產品,一定能成就一個細分市場。
習慣養成、陪伴、社交、快樂的學習和安全,這是他在兒童大健康領域尋找機會的初衷。不過,江志強也表示,儘管前期公司在IP和商業模式創新上有所探索,但研發投入不足制約公司的發展,而目前40人團隊的規模,也難以適應產品全球化的需求。
「因為我們是有不少產品研發投入的,所以客觀來講我們還是需要VC的支持。」江志強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