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學生人際交往上的主要問題反映在以下四個方面:
1.孩子與家長的溝通(親子溝通)不夠通暢,孩子與家長之間似乎無話可說,溝通也是象徵性的,與家長的交往削弱。
2.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夠和諧,孩子有問題不願意跟老師交流,對老師存在偏見,與老師保持了一定距離。
3.同學關係難以做到融洽,時常會有矛盾出現。
4.與異性交往不夠自然,羞怯、難為情。
這幾類人際交往上的主要問題導致孩子出現自卑、閉鎖,防禦、退縮、嫉妒、逆反、偏見等異常心理。
二、高中學生人際交往主要問題出現在家長身上的原因:
1家長一直把孩子當成小學生、初中生看待,而對孩子的行為給予了過多地幹涉。
2.家長處在高高在上的地位,沒能做到與孩子在探討問題的平等交流。
3.家長從自己的設想出發,在決定有關孩子人生規劃的問題時,不能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不民主。
這三方面的原因引發孩子對家長的強烈不滿,於是在影響到親子關係的同時,也影響到了孩子與老師、與同學、與異性交往等人際關係。
三、高中孩子人際關係問題解決策略需要家長做出的努力:
1.家長要認識到孩子在高中時期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同時,也要認識到家長到高中孩子人際交往的重要作用。
2.家長自身在人際交往(與家庭成員、與鄰裡、與親友、與同事等)方面要給孩子樹立身體力行的樣榜。
3.家長在與高中孩子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方面要遵循不過多幹涉、平等對待、民主協調的原則,以求建立和諧融洽的親子關係。
4.家長要支持高中孩子與同學、與異性之間的正常交往,引導孩子正確處理交往中的問題,以防止孩子在交往中出現的衝突的損害。
5.家長要告訴高中孩子人際交往的一些方法、技巧,比如:尊重交往對象的隱私,交流時要目視對方而不是左顧右盼,交往時的落落大方,與人交往不搬弄是非不挑撥離間不背後議論,交往時要坦誠相待,交往中不算計他人……
家長始終是孩子成長路中的引路人,主要是做好一個「引」字,引導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