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犯錯是家常便飯,那挨訓也自然理應受之。然而,孩子被父母訓斥的第一反應,往往不是反思自己,而是感到委屈無助。這時孩子往往會向周圍的一切求助,甚至連狗子也無法倖免。
01熊孩子挨訓後向狗狗「求助」,狗子看到寶媽秒慫,表情太逗了
曾看到這麼一件事,一位寶媽兇了犯錯的寶寶,寶寶委屈巴巴地去跟家中的萌寵「告狀」。這隻萌寵是叫「艾米」的阿拉斯加犬,是寶寶的「妹妹」。它側著身子躺在地板上,而寶寶則坐在它面前開始數落媽媽的不是,說完還轉頭用小手指指向媽媽:「她」,眼神相當凌厲。
然而狗子看到寶媽秒慫,立馬把眼神轉移到了別處,內心OS:「我也得看著她臉色行事,你能不能離我遠點兒,我不大想被連累。」寶寶看著狗子躲避的眼神和慫慫的表現,自然知道「求助」無果,因此「哇」的一下大哭起來,無奈叫著狗子的名字:「艾米呀」,心裡或許想著:「你怎麼能不幫我呢」。
隨後,傷心欲絕的寶寶起身抱住狗子的頭,有一種「同為天涯淪落人」的感覺。狗子被抱了一會兒,馬上掙脫了寶寶的懷抱,隨後望向寶媽後又心虛的把眼神瞟向別處,並把頭別開,不看寶寶傷心的表情。此時「冷漠」的表情真是太逗了,明晃晃地表示:「跟我沒關係,我不是她同夥。」寶媽把這有趣的一幕拍攝上傳,獲得眾多網友點讚評論。
網友對此的評論是:
網友一:哭出了相依為命的味道。
網友二:抱著狗狗頭痛苦那一刻,孩子該有多傷心!
網友三:我小時候被媽媽罵,也是抱著狗狗哭,哭完一臉毛。
02孩子挨訓後的表現是什麼?
①安靜不說話
有些孩子挨訓後,會不言不語,算是開啟對父母一種無聲的抗議。他心裡默默記下了這次仇,親子關係則又疏遠了一分。
②哭鬧找援兵
有些孩子挨訓後十分委屈,會哭鬧著找家裡的爸爸、爺爺、奶奶等人求助,希望他們幫自己「報仇」,這種表現十分孩子氣。
③主動提協商
有些孩子挨訓後會向父母承認錯誤,並協商著說:「媽媽你別生氣了,我以後不會再這樣了,你懲罰我些什麼吧!」這種表現顯示了高情商。
03家長應該如何教育「熊孩子」?
①同聲同氣
熊孩子犯錯是事實,家長要同聲同氣地表明「你做錯了」的態度,這樣他才會真正的反思自己的行為。
②觀察溝通
家長訓斥了熊孩子後,家長仍要時刻觀察他的後續動態,這樣可以知道他是否認錯改錯了。如果孩子還執迷不悟,家長再與他進行溝通教育。
③設立懲罰
家長要給予熊孩子一點「顏色」看看,其中就包括給予他一些懲罰,這樣他才會有所忌憚。但是,家長懲罰時要把握好分寸。
04結語
熊孩子犯錯後,家長第一時間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注意追蹤後續效果並做好收尾,這樣才算是教育到位。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寶挨訓後的表現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