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勝選沒幾天,就開啟了媚日節奏。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談到兩岸關係,她表示任何時候都無法排除戰爭的可能性;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天表示,這樣的說法會讓大家憂鬱,應想辦法讓戰爭不發生。
據臺灣「中央社」21日報導,日本國會20日開議,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施政演說時談到東京在1964年首度舉辦奧運會,如今再度舉辦,日本要辦一場帶給全世界感動的最精彩奧運。他表示日本政府把今年奧運會定位為「復興奧運」,要讓世人看到災後重建情形,境內有許多城市將分別接待各地好手,其中巖手縣野田村是「臺灣接待城」、福島縣二本松市是「科威特接待城」,29個災區自治體將加強與馳援人士交流。報導稱,安倍大聲講出「臺灣」後稍微停頓了一下,國會響起掌聲。他說,「3·11」震災後,日本獲得來自163個國家和地區的馳援,「我再度在此表達感謝之意」。
臺灣「外交部」迅速回應稱,樂見臺日關係正面發展,預祝東京奧運及帕運會(即帕運會)圓滿成功,願盡力提供各種必要的協助與合作。21日晚間,蔡英文又在推特上以日文表示,得知安倍講出「臺灣」後,日本國會響起掌聲,她為此感到很高興。她同時上傳日本首相官邸的影音標註安倍講出「臺灣」的時間。蔡英文稱,「得知有20個以上的日本自治體登記為臺灣選手的接待城,我們也期待能在日本進行集訓、參賽。加油!東京奧運、帕運!」 親綠的自由電子報21日炫耀稱,臺灣是日本地方城鎮最搶手的接待地區,已有24個日本自治體登記搶著接待臺灣選手團,排名第一。
《日本產經新聞》稱,與日本沒有「邦交」的「臺灣」一詞在首相的施政演說被提及,實屬罕見,上一次是2006年1月20日。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施政方針演說時舉例說明前一年訪日外籍旅客增加的要因,稱是因為對臺灣實施免籤措施。報導分析認為,安倍此舉是對中國大陸的一種牽制。
蔡英文的「去中媚日」遠不止於此,民進黨當局曾在歷史問題上不斷「合理化」侵略,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早前推動「新南向」時,蔡英文不斷展現媚日姿態,聲稱期待和日本有更多合作。她還多次用日文發推特,不少島內網友憤憤不平地質問:「你的母語難道是日語?」「見日本人就矮人一截」。至於日本自治體搶著接待臺灣選手,有分析直言,不管如何臺灣地區只能以「中華臺北」的名稱參加國際賽事。2018年末,臺灣曾發起「你是否同意,以『臺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0年東京奧運?」結果這項「臺獨公投」被否決。香港大公網曾發表署名文章稱,倘若蔡英文當局膽敢提出以「臺灣」為名參賽,島內運動員勢必失去參加奧運會的資格。
延伸閱讀:
蔡英文拋「震撼彈」,兩岸旅遊市場難出寒冬?島內企業界憂心忡忡
臺灣地區領導人與民意代表選舉結果揭曉後的第一個股市交易日,島內觀光股一開盤就在利空衝擊下多檔重挫,旅行業與飯店股股價也幾乎全倒。臺灣「大華網絡報」18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人韋灝文章指出,這透露出島內市場對蔡英文連任後看衰觀光產業的悲觀預期。而這個訊息也顯示,島內相關業界憂慮未來4年在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之下,兩岸僵局恐難以化解。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過去3年多以來,由於蔡當局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甚至自去年1月起,還扭曲抹紅「九二共識」,又採取一系列「去中國化」的政策措施,「做而不說」為「臺灣獨立」鋪路,導致兩岸關係冰凍、協商對話停擺、臺海情勢動蕩。
面對選後新局,島內業界對兩岸旅遊市場走出冰冷寒冬,似已不抱任何期待。據估計,今年1月大陸遊客來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至2萬人次。
事實上,蔡英文自2016年上任後,選擇「聯美抗中」政策路線,不但使得臺灣因甘為美國對抗中國大陸的馬前卒,在國際上寸步難行,也衝擊島內經濟發展,尤其是觀光旅遊業受到嚴重衝擊。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指出,去年8月以後,大陸遊客來臺縮減了100萬人次,觀光產值損失350億元新臺幣,而蔡英文當局推動的「新南向」產值偏低,根本無法彌補缺口,他憂心忡忡的說:「臺灣有200萬觀光從業人員,也就是200萬個家庭會受到影響,蔡英文當局豈能等閒視之?」
這次大選結果顯示,儘管蔡當局錯誤的兩岸政策在過去3年多始終未獲多數民意支持,民眾生計因而陷入困境,民怨沸騰,卻不敵蔡英文與民進黨操弄「抗中保臺」的選戰策略,激化了選民投票行為;而蔡英文的高票連任,更讓那些期待通過選票突破兩岸僵局的民眾,憂慮盼不到蔡當局未來調整兩岸政策的可能性。
果不其然,就在選後第四天,蔡英文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稱「臺灣沒有需要再宣布自己是『獨立國家』」「任何時候都無法排除戰爭的可能,對中國(大陸)來說,侵略臺灣或是試圖侵略臺灣,將付出很大代價」。這項被認為比過去更明確、更直接、更強硬的最新宣示,使得臺海情勢不僅未因選舉結束而出現緩和的跡象,反而是衝突對立升高,更加的嚴峻。
蔡英文在勝選連任當晚曾公開保證,「不會因為勝利就忘了反省」,也強調「沒有投票給我的人,對我的表現不滿意,未來4年會拿出更大的誠意來獲得認同與信任」,並呼籲「放下對立,擁抱我們的家人」。言猶在耳,蔡英文卻在外媒採訪中,拋出可能惡化兩岸僵局的「震撼彈」,所謂「誠意反省、認同信任、放下對立擁抱……」霎時間都成為虛幻的空話。大選後股市第一個交易日,島內觀光、旅遊、飯店類股的全面重挫,只是反映了它們對兩岸關係持續緊繃有著更靈敏的嗅覺而已。
蔡英文稱臺灣「獨立」惹眾怒,究竟想幹嘛?國臺辦警告不要自我膨脹
針對蔡英文日前接受英國BBC訪問涉及兩岸關係的談話,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表示: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臺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妄圖挑戰這鐵一般的事實,只能碰得頭破血流,落得身敗名裂。我們警告民進黨當局領導人,不要自我膨脹,誤判形勢,進一步製造臺海緊張動蕩,把臺灣帶向危險的境地。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如磐石,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外交部回應
蔡英文接受BBC採訪,竟稱臺灣已經「獨立」和中國是兩個國家,1月15日,外交部對此作出回應。
問: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接受了BBC的採訪。她表示臺灣已經「獨立」,臺灣和中國是兩個國家。你對她有關言論作何評論?
答:兩岸關係的問題,你應該向國臺辦詢問。我可以告訴你,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網 中國臺灣網 央視新聞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