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過了七十三,還有八十四,閻王如來請,去找壽星續

2020-12-18 農村老爺爺講故事

清朝的時候,保定府有戶富裕人家,主人叫叫李善長,李善長一輩子樂善好施,救濟窮苦百姓,人們都稱他為李大善人。

這年,李善人七十三歲了。按照民間的說法,七十三和八十四這都是是個檻,他心裡不免有些忐忑。

這日,他家門口來了一個乞丐,小腿上長了個潰爛的瘡,又是膿又是血,臭氣燻人,使人無法靠近。李善人見他可憐,就讓人把他扶進自己家,安排在偏房,家人討厭那臭味,都捂著鼻子遠遠地站著,誰也不照顧他。李善人便親自給他送飯,給他敷藥。但是膿瘡不見好轉。

一日,乞丐對李善人說:」我這膿瘡,百藥無效,要想好起來,只有天底下真正的善人,給我舔舐九日,才可以好。「僕人們聽後,訓斥他說:」你一個要飯的叫花子,我們主人把你救回來,好吃好喝招待你,你還讓主人給你舔舐傷口,你真是膽大妄為。「

但是李善人不以為意,決心給乞丐舔舐膿瘡。家人們都勸他,可是李善人不聽。李善人給乞丐舔舐膿瘡,家人都忍不住嘔吐。但是李善人舔舐的時候,卻並沒有惡臭味,而是感覺到一陣清香。他舔舐了九日,膿瘡結痂,後來痂漸漸脫落,恢復了新肉。乞丐一住就是半年,乞丐不說走,李善人也一會兒離不開他,離開就覺得沒意思。

轉眼間到了冬天。一天,乞丐對李善人說:」我想走了,一直受到你的恩惠,我要報答你。實不相瞞,我是天上的八仙之一鐵拐李,因聽說你是個善人,所以化作凡人來試探你。你的壽數不長了,明天極速到西山去避一下,千萬記住,躲過七十三,還有八十四,閻王如來請,去找壽星續。我這裡有一條偈語,你到了西山,再打開。」。李善人還詳細問,但是乞丐已經轉身走了。

第二天,李善人便帶著乾糧去西山,西山大霧瀰漫,白茫茫一片,看不清道路。他不知不覺迷了路,來到一座懸崖面前,前面已經沒有路。李善人進退兩難,他這才想起乞丐送他的偈語,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南仙翁,北仙翁,遇到李善人,大門分兩邊。他照著偈語讀了一遍,奇事發生了,懸崖竟分開一道門,李善長剛進去,懸崖又合上了。裡面是一個山洞,李善人沿著山洞走了二裡路,豁然開朗,裡面竟是一番天地。

有兩位老者在下棋,見他來了,也不理,繼續下棋,李善人就蹲在旁邊看。一局棋下完,才問李善人怎麼會到這裡來。李善人把前因後果講了一遍。老者說:「又是這個鐵拐李買的人情,好吧,也算有緣,我是壽星南極仙翁,你吃下這顆金丹,我送你回去。」南極仙翁把李善人領到洞口,門打開,讓李善人出去。

李善人看到山裡樹色深黃,落葉飄飄,像是秋天。大吃一驚,心想:「我是冬天來的,這才剛一會兒,怎麼突然成了秋天?」回到家,家人大吃一驚。李善人驚訝地詢問。妻子說:「你去了三年不回來,我們都以為你死了。」李善人說:「奇怪,我去了不到半天時間,怎麼過去三年了。」妻子又接著說:「你走以後,我夢見兩個差役模樣的人,氣勢洶洶到屋子四面查看,問你哪裡去了。我呵斥他們說;他已經外出了,你們既然是官差,怎麼能隨便闖進女人的房間!」那兩個人就出去了。邊走邊說:「怪事怪事,明明沒有死,可是卻不在人間。」便離開了。李善人這才明白:自己遇到的南極仙翁和北極仙翁,妻子遇到的是鬼差。

李善人活到一百歲,才無疾而終。

相關焦點

  • 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那麼,「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句話裡面提到的數字是指年齡,意思是一個人活到73歲、84歲便會遇上壽命關口,這就是人到暮年要過的兩道坎,一旦度過便能長壽。歷史上確實有不少名人在這兩個年紀去世,鄭板橋73歲,左宗棠73歲,慈谿73歲去世等等。
  • 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啥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然而有這麼一個關於年齡的俗語與古人想表達長壽之意正好相反,這個俗語是「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既然古人都希望長壽,有的皇帝甚至煉製丹藥目的就是希望活的長久,那為什麼會有這麼消極的俗語呢?其實這並非消極,古人之所以壽命不長主要是因為戰爭不斷,人們不能過上安定的生活。
  • 農村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啥意思?說法怎麼來的
    農村裡有很多和生日相關的俗語,而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一句就是這句這句「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很多農村的老人都聽說過,那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這種說法又是怎麼來的呢?今天農夫就和大家來說一說這句俗語。
  • 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為什麼很多人都相信?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是流傳很廣的一句俗語,受到了很多老人的重視。七十三和八十四的年紀,一直被視為老人的兩道壽命坎,跨過去了也就意味著長壽的可能。以此來推算,女性剛好是在84歲,男性剛好是在72歲,分別到生命的脆弱時期,和「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十分符合,也就和壽命扯上了聯繫。很多好奇,不應該是「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嗎?
  • 「七十三,八十四」說法的來歷是什麼?
    中國民間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說法,事實上,這是根據孔子和孟子的年歲算的。孔子活了73歲,而孟子則活了84歲。這也說明,孔子和孟子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也從側面證明了,儒家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的主流地位。
  •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古人為何會有這種迷信的說法?
    一年之後你再問她,她還是回答72歲,再過一年問她,她會回答:今年74歲。老人們為什麼要刻意避開73歲這個歲數呢?這就和我們今天要講的一句俗語有關了,這個俗語就是: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個說法的意思是,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是人生中的兩個大檻,很難跨過去,說直白一點,這兩個歲數是老人去世的高峰期。
  • 農村俗語「莫提三十六、莫講八十四、莫說七十三」到底有何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莫提三十六、莫講八十四、莫說七十三」到底有何道理!農村的早晨空氣清新之中夾雜著一絲絲的清香,鳥兒也在樹頭上嘰嘰喳喳的打鬧著,家門前的小狗也懶洋洋地打著哈欠。說著說著就順口溜出一句"莫講八十四、莫說七十三、莫提三十六"這樣的農村俗語來。小編也覺得很疑惑,什麼84、73、36的,這些數字到底有什麼道理,裡面又有什麼人生哲理呢?後來經過老人的解說才算搞明白這句話裡所包含的意思來。下面小編就分享給大家吧!
  • 為何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到」?老人如何跨過壽命坎
    這兩個人,後來就被民間的人們編成了諺語,叫「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大多數人都把這個認為是老年人生命中的兩道坎,如果能夠安穩度過這兩個年紀,那麼老年人們就能夠健康長壽。那麼,很多人就會問了,這種說法有什麼依據嗎?
  • 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什麼意思?為何忌諱這些數字?
    農村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老輩人過生日都是很講究的,很多人都是害怕過生日的。當然了這也和過去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畢竟在過去生活條件不好,農民也沒多少積蓄。一輩子都沒過過生日的,在農村也有不少。關於過生日,農村裡也流傳著很多的俗語,比如「男不三,女不四」就被很多人所熟知,在過去也是在很多地方有這種規矩。那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是什麼意思呢?這兩個數字為什麼不能提呢?
  • 為什麼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答案讓人心酸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生活妙招趣」,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
  • 農村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啥意思?有道理嗎?
    而有些俗語則警示著一些道理,比如在農村常聽老人說這樣一句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這裡的活漢妻指的是二婚女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娶離過婚的女子,很容易引起非議或者在今後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乍一聽,這句話雖俗,但其中卻蘊含著一些道理!
  • 為什麼中國有句俗語「莫說三十六,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
    為什麼中國有句俗語「莫說三十六,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
  • 如來奉玉帝旨意降服孫悟空,為何壽星卻要致謝?
    孫悟空大鬧天宮,天兵天將也無法降伏,因此玉帝降旨讓如來降服妖猴,還是如來神通廣大,一巴掌就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動彈不得,玉帝大喜,特別為如來召開了慶功會,大會非常隆重,三清四御以及各宮各殿的頭頭腦腦盡數到來,席間多人對如來的功績表示感謝。
  • 俗語「七月中臘月半,閻王不請自己見」,是說的天氣,你知道嗎?
    前兩天剛說了「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今天又來說說「七月中,臘月半,閻王不請自己見」,這句俗語後半段還有其他說法「老人過得心肝顫」,話說人類真是脆弱,一旦上了年齡,就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坎,跨不跨的過去,就看造化了。
  • 民間故事:閻王懲惡女
    小故事蘊含大道理,每天一個民間小故事,喜歡的讀者可以點讚加關注呦。李常,山東臨沂人。有一次他帶著酒和食物到外野遊,一股奇怪的旋風呼呼響著旋轉過來,李常心裡感覺一驚,恭敬的把酒灑在了地上祭奠它。快請!」李常進去之後,過了一道門,看見有個女子手和腳被釘在門板上,上前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嫂子。李常有個嫂子,臂上有惡瘡,已經有一年多不能起床了,李常心想嫂子怎麼能在這裡出現呢?轉而懷疑這個青衣人招他進來不懷好意,心裡害怕停住了腳步,青衣人再次催促才又往裡走。
  • 這些禁忌聽說過嗎?
    這些禁忌聽說過嗎?很多農村延續了幾千年以來的風俗和傳統,這些觀念慢慢形成了影響村民衣食住行的各種講究。比如,在蓋房子的時候,大門前方要視線通暢,不要有大的遮擋物,老輩人講究「門前有堵,前途未卜」說法。另外,農村過壽也有講究和禁忌,不是隨便什麼年齡都合適過。
  • 古話「73、84,閻王不請自己去」,究竟指的是什麼?有道理嗎
    但在人的壽命,從古代留下來的說法是「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到」,這又是什麼意思呢?根據史詩記載,在過去壽命很短的年代,總共有兩個人壽命比較長,一個是我們熟知的孔子,他是在73歲時離世,還有一位是孟子他在84歲時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