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R/VR技術的不斷成熟,教育行業與這一技術的融合也在加劇。然而,在今年新冠疫情全國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授課中,AR/VR技術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一現象,既說明了AR/VR技術的發展還不能夠滿足線上教育的需要這一問題,也暴露出了目前線上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
當前,AR/VR技術作為一種教學工具,通常只被應用於公共教學場景中。大多數提供AR/VR技術服務的企業,也只為學校服務,例如幫助學校建設多媒體教室等。在疫情爆發時,絕大多數學生在家上網課,他們的家裡沒有AR/VR眼鏡,這導致AR/VR技術沒有在疫情期間發揮到作用。而缺少了AR/VR技術助力的線上教育,也難以帶給學生全景化的教學體驗。
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在線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精力難以集中。人的行為很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左右。缺少了教室中身邊同學奮筆疾書的氛圍薰陶、缺少了老師時刻可能走到自己面前的緊張感、缺少了課後同學互相探討問題的思想碰撞,很多學生對學習的動力就會下降,自制力不足導致難以在線上授課中達到和線下等同的效果。而在AR/VR技術的輔助下,佩戴AR/VR眼鏡的學生可以看到老師在眼前的全息投影,加強線上學習時的浸入感,提升學習效率。
2016年,美國教育部便開始在高等教育中推廣VR技術。著名的線上教育機構可汗學院、Coursera、Udacity等公司也都在VR設備領域投入了不少成本。與之相比,中國教育機構的優勢並不在於AR/VR設備的先進,而是在於技術與教育融合這一嘗試上具備的經驗和影響力。疫情過後,線下教育將回歸常態,但對於AR/VR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探索則將持續推進。
單純從設備角度來說,未來,AR/VR眼鏡設備將繼續減輕。將設備重量減輕,就會削弱一部分算力。因此,是否應該將眼鏡和主機分離、是否應該將運算和渲染的能力轉移至雲端減少本地的算力需求,成為了需要技術企業權衡的問題。從線上教育發展的角度來說,將AR/VR技術融入教育不僅僅意味著授課形式的變化,更意味著教育行業需要提供更好的內容、工具和平臺,形成終身學習的社群,讓技術的進步將更輕鬆的學習方式真正帶入學生的日常生活。
突破線上教育硬體和內容的兩大瓶頸,也是天普教育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在消防設施操作員的考試中,學員不僅需要參加選擇題的判斷題的應試,還需要參加實地的消防設施操作考察。如果僅憑教材上二維的圖畫和文字敘述,學員很容易感到難以理解,進而嚴重影響到學習的動力和興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天普教育斥資700萬,研發出了一套針對消防設施操作測試的VR實景授課體系,幫助學員在家裡也能還原出真實的考試場景,模擬消防設施操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更加輕鬆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我們相信,在不斷地進行理論知識和VR技術融合的嘗試,我們一定可以最大幅度地提升學員的學習效率,帶給他們更流暢的線上教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