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化妝品行業調查報告

2020-12-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一、業界概要

化妝品(cosmetics)在店鋪銷售、網絡銷售、訪問銷售等多種多樣的渠道銷售,本業界以店鋪銷售主體的運營商為主要對象。

(一)消費者購買方式多樣化,促進流通渠道多樣化。

化妝品按照流通渠道可以分為5大類。在百貨店美容員以專櫃形式銷售的「制度品」和不需要面對面銷售的藥妝店和便利店中量販式銷售的「一般品」佔據大多數。此外,還有「訪問銷售品」、「網絡銷售品」、「特定行業銷售品」。

一般來說,專櫃形式銷售的「制度品」中有許多是較高價位的商品,面向量販店鋪的「一般品」中大多是低、中價位的產品。近年來,消費者購買渠道多樣化,銷售形式也從單一流通渠道向多種渠道流通改變。

制度品和一般品的流通渠道

作者根據SPEEDA UZABASE資料製作

(二)收益結構:根據渠道與銷售形式不同而改變。

根據渠道與銷售形式的不同,產業與收益的結構也不同。進行專櫃銷售的製造商雖然毛利潤很高,但是店鋪中需要重視接待顧客的美容員,所以人事費用也很高。

另一方面,面向量販式店鋪的低、中價位產品為主的製造商一般是介入批發的PALTAC銷售方式。與高價位的產品相比,毛利較低,加上促銷費用較高,所以利率相對比較低。

(三)用於品牌確立與維持的廣告宣傳費率較高

化妝品產品的品牌形象至關重要,因此在宣傳上使用女性中有人氣的藝人和模特,以此來提高商品價值。所以需要巨額的廣告宣傳費用,相較於其他的生活用品行業廣告宣傳費率較高。

另外,獲得新客戶、確立品牌之後,為了維持、提高品牌形象,還需要在時尚雜誌、電視等各種媒體中定期打出廣告,積極地進行宣傳。

 

日本化妝品產業價值鏈

圖片來自SPEEDA,由UZABASE製作

二、市場環境

(一)日本國內市場日漸成熟,略增趨勢。

經濟產業省的生產動態統計(化學工業統計)顯示,化妝品銷售額在2016年達到了1兆5251億日元。洗髮水等美發產品之外,達到了約一兆日元規模。國內市場雖然成熟已久,但2014年之後外國人來日旅遊對銷售的增長也做出貢獻。

美髮店出貨額及數量的推移

圖片:SPEEDA,數據:經濟產業省《生產動態統計》

此外,化妝品(包括原材料)的進口額比2009年大幅增長,但近年來增長率緩和,2016年的對比去年增長率降到了2%。

化妝品類的進口額推移

圖片:SPEEDA,數據:財務省外貿統計《概況品別表》

(二)護膚產品增加。

生產動態統計顯示,市場中的主要商品構成是,潔面乳、化妝水等皮膚用化妝品為最多,佔到了約5成。之後是洗髮水、護髮素等美發產品,佔到了近3成,粉底與口紅等美妝產品佔到了約2成。

其中,化妝水和精華液、面膜等成增長趨勢,粉底和眼妝產品成下降趨勢。

 

圖片來自SPEEDA

數據來自經濟產業省《生產動態統計》

(三)家庭開支調查中各項目持平。

總務省的家庭開支調查顯示,各大項目並沒有較大的變動。2010年~2013年間,乳霜(護手霜、潔面霜等)與乳液開支增大,之後持平。

另外,各價格區間的消費傾向為,高價格區間產品與低價格區間產品兩極分化日益明顯。

 

圖片來自SPEEDA

數據來自總務省統計局《家庭開支調查報告》

三、競爭廠商

(一)競爭日益激烈化。

行業主要參與者有資生堂、花王(嘉娜寶、蘇菲娜)、高絲等。這些商家在百貨店、專賣店、代理店等,以專櫃形式銷售制度品。

寶麗奧蜜思公司與諾薇雅公司,日本美伊娜多化妝品等,以代理店與銷售員銷售的銷售委託制度為主體。DHC、城野醫生等以網絡銷售為中心。此外,還有外資系列的寶潔、聯合利華、日本歐萊雅,其他行業又有富士膠捲、樂敦製藥等也在開展化妝品銷售。

(二)銷售形式不同,成本結構表面化。

專櫃銷售方式與委託銷售方式、網絡銷售等銷售形式使得企業的成本結構也不同。

以專櫃銷售方式為多數的資生堂與高絲的廣告宣傳費率為近7%,人事費率為20%左右。另一方面,諾薇雅HD專門進行網絡銷售,因此廣告宣傳作為唯一的吸引顧客方法,也進行了大量投資。芳珂在網絡銷售與店鋪同時展開銷售,兩方面都有成本。

主要企業的成本構成

圖片:SPEEDA,UZABASE,數據:各公司IR

(三)資生堂:國內行業老大,計劃重新構築產業基礎。

資生堂以百貨店為中心進行著多樣的、全方位的品牌工作。有面向百貨店的高檔品牌SHISEIDO、肌膚之鑰、茵芙紗、貝茗、納斯、還有面向藥妝店的開架化妝品心機、完美意境、怡麗絲爾,美發產品、身體護理方面的TSUBAKI、專科等。

2017年度國內銷量構成比為,高端品牌為21%,專賣店為16%,化妝品為46%,個人護理為12%。也算上海外產業德華,高端品牌為最大,佔到了全部銷售額的42%。

雖然在國內確定了第一位,但是多數的品牌工作帶來了資源和認可的分散,現在的主要目標就是主力品牌的集中。中期經營計劃中,2020年的目標是主要15個品牌的銷售額構成比達到90%。

目前已經撤退、售罄的產品中,包括2014年歐洲的思妍麗、凱伊黛、2015年AYURA、2017年KINARI的草花木果、RéVive、美國美發產品等產業。另外,地區工作也是一樣,希臘和土耳其、印度的Za品牌產業也已經撤退。

此外,海外產業中,中國、亞洲、美國、歐洲的產業也在開展。美國產業以納斯、貝茗、Gurwitch Products(Gurwitch美國)收購品牌為中心。另外,2016年與DOLCE&GABBANA的許可合同也為歐美產業的銷售額做出了貢獻。

中國的產業也為公司的產業擴大做出了巨大貢獻,外國旅客的需求也為國內銷售帶去正面影響。2017年度將會強化高端品牌來改善效益,今後也將進行積極的投資。

(四)花王:業績呈現復甦趨勢。

花王在化妝用品佔據國內第一位,化妝品也有產業展開,在2017年度佔了全公司銷售額的16%。有「est」等在百貨店、專賣店銷售的高價位產品,也有許多「蘇菲娜」、嘉娜寶為代表品牌的「COFFRET D'OR」等,在藥妝店和超市銷售的開架化妝品。

包括美發產品在內的美容產業在嘉娜寶化妝品銷售額連結化的2006年為分水嶺,2007年之後呈現下降的趨勢。2013年分公司嘉娜寶化妝品白樺木萃取精華成分美白產品對消費者造成傷害,進行了自主回收,2013年度產生了97億日元的特別損失。但是最近呈現了恢復勢頭。

化妝品產業在公司內收益性降低,公司將在今後控制成本,並將擴大蘇菲娜與嘉娜寶之間的差別化。另外在產品類別上將重視高價位護膚產品。

(五)高絲:推進國際品牌的培育。

高絲的高價位產品有黛珂DECORTÉ、jillstuart,開架產品有綺絲碧、雪肌精、visee、Fasio等。旗下的高價位產品還有奧爾濱。2014年高絲將以美國為中心的高價位彩妝品牌Tarte(Tarte美國)也併入分公司。

近年包含了高價位產品的已有品牌勢頭正好,Tarte的產業增長也為高絲業績做出了貢獻。中期經營計劃中國際品牌的培育作為基本戰略,將把黛珂DECORTÉ、jillstuart、雪肌精、ADDICTION、CLEAR TURN作為重點品牌進行推進。另外,2017年將中國生產分公司賣給日本科瑪,將主力落在市場、銷售方向。

業界主要企業的銷售額推移

 

 

 

 

業界主要企業的營業利潤率推移

圖片來自UZABASE,數據來自各公司IR

 

 

本報告來源:ABP中日產業對接平臺     何葦

 

 

 

 

相關焦點

  • 化妝品行業價值幾何?首份量化化妝品行業影響力報告來襲
    作者|婭菲聚評:該報告受英國化妝品協會委託製作,是一份關於化妝品行業影響的牛津經濟學報告。正 文 這份報告由牛津經濟學院製作。事實上,各種各樣的商品和服務,缺乏官方認可的行業分類,意味著化妝品業究竟由什麼組成,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定義。這既限制了公眾對該行業於英國經濟重要性的理解,也限制了該行業推廣自身的能力。牛津經濟學院的這份報告試圖糾正這些重大疏漏。
  • 首份化妝品消費認知調查報告發布 七成消費者建議立法公開化妝品信息
    人民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李昉)昨天下午,2014-HB全球美妝峰會在京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首份《化妝品消費認知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質量安全是中國消費者選 購化妝品最為關注的因素,七成消費者建議立法強制公開化妝品功效信息。
  • 日本主題公園行業調查報告
    日本經濟產業省《特定服務產業實態調查》結果顯示,在2015年營業費用明細中,設施管理費佔6%,薪資總額21%,折舊費用11%,運營固定費用則將近40%。根據經濟產業省公布的《特定服務產業實態調查》結果,2004年資本金1億日元以上的遊樂場所數量比1997年減少40%;2015年則僅剩28家。
  • 市場研究報告稱化妝品行業廣告在低增速中徘徊
    「化妝品行業廣告今年前8個月的廣告刊例花費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表現出在低增速中徘徊的特點。」前不久,央視市場研究公司(簡稱CTR)發布《向左走,向右走?——洗護髮品牌的廣告傳播迭變》報告,並對國內今年化妝品廣告市場表現作出上述表示。 說到化妝品廣告,許多人會想起電視屏幕上連綿不斷且令人眼花繚亂的化妝品廣告。
  • 日本嬰兒用品行業調查報告
    一、業界概要本文介紹的嬰兒用品行業(Baby Products Industry),主要包括生產嬰兒食品及嬰兒用品的企業,如奶瓶、嬰兒車、嬰兒玩具、奶粉類嬰兒食品等等。但不包括嬰兒服飾、紙尿褲等。。(一)消費者重點考慮安全性&品牌。購買嬰兒用品的消費者對於產品安全問題尤為敏感,歷來重視產品品牌。
  • 化妝品行業深度報告:景氣延續,國貨迎來高光時刻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化妝品溯源產品本質:兼具功能屬性和文化屬性我們認為化妝品兼具功能屬性和文化屬性,文化屬性對化妝品議價權的影響力更大,功能 屬性奠定化妝品的根本基礎。二戰後日本的化妝品消費主 要受西方文化影響,1970-1980 年代才成為日本本土品牌集中崛起的高光時刻,背景是日 本經濟飛速發展,以歐美文化為中心的消費觀念在日本人心中動搖。
  • 化妝品行業專題報告:國產香化如何打造百年企業
    根據貝恩與凱度發布的《2019 年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 2018 我國彩妝、護膚品滲透率分別達到 52%、74%,較 16 年分別增長 5pct.、2pct.;加之新美妝用戶畫像 與國產品牌匹配度高,核心化妝品人口快速擴容成為帶動美妝市場增量的主要來源。
  • 中國奢侈品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奢侈品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年以來,儘管受"三公消費"限制政策的影響,國內奢侈品消費增速繼續放緩。但總體來看,在新富人群不斷遞增的拉動下,中國奢侈品高端消費力量正急速上升,而奢侈品消費亦呈現年輕化趨勢。中國奢侈品行業長遠發展前景樂觀。
  • 日本化妝品實現順差 訪日中國遊客拉動行業增長
    原標題:日本化妝品實現順差 訪日中國遊客拉動行業增長 日本化妝品行業2016年首次實現順差,出口到亞洲的產品佔比近90%。據日經新聞網25日報導,訪日遊客回到本國後再次購買日本化妝品拉動了該行業的增長。
  • 「精緻小哥哥」激增,百度發布2017年男士化妝品行業報告
    「精緻小哥哥」激增,百度發布2017年男士化妝品行業報告 CBO首頁 | 作者:李建子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18-05-14
  • 跨境電商調查:日本最少網購,中國消費者更愛化妝品和兒童用品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的報告預計,2014到2020年間,亞太地區對全球B2C電商市場的貢獻將超過西歐或北美。 由於跨境進出口電商業務快速增長,中國已經領先這一發展趨勢。然而從消費者跨境網購市場份額來看,中國卻被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甩在後頭。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韓國也加入了角逐,該國家幾乎一半的網購者跨境網購。
  • 中國化妝品行業現狀
    「美麗」江湖也殘酷  中投顧問行業報告指出,我國在逐漸發展成為化妝品消費大國,總體消費水平已超越歐盟、日本,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上化妝品第二消費大國,而且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消費水平較低,還存在相當大的市場消費潛力,這無疑會給化妝品企業帶來很多發展機會。  擁有世界級市場的同時,我國也已經有了世界級的競爭。
  • 日本化妝品產業發展簡史-虎嗅網
    我們通過梳理日本化妝品行業的變遷和中日化妝品的比較,試圖探尋日本化妝品行業崛起的原因和中日化妝品行業發展的差異。1. 日本化妝品行業崛起歷史梳理根據Euromonitor數據,日本化妝品市場2017年規模達40463億日元,同年中國為3616億人民幣。②從規模增速來看,中國作為新興市場,化妝品行業增速高於日本;2013~2017年,日本/中國化妝品行業5年CAGR分別為1.51%/5.85%。
  • 2019年日本主題公園行業調查報告
    日本經濟產業省《特定服務產業實態調查》結果顯示,在2015年營業費用明細中,設施管理費佔6%,薪資總額21%,折舊費用11%,運營固定費用則將近40%。根據經濟產業省公布的《特定服務產業實態調查》結果,2004年資本金1億日元以上的遊樂場所數量比1997年減少40%;2015年則僅剩28家。
  • 日本四大化妝品巨頭啟示錄:東洋之鏡為鑑,穿越周期的顏值行業_詳細...
    而化妝品行業是消費品大類中,增長最為亮眼的品種,在2017-2018年,化妝品行業顯出了顯著的超額增速,可謂目前中國是韌性最強的消費品品種。 東洋之鏡為鑑,探索消費品下一個十年的投資主線。日本與中國具有相近的人文環境,其經濟發展周期先於中國若干年,日本消費品產業,具國際領先地位,對中國消費產業的研究具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 中國化妝品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1-2027年)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化妝品消費大國,總體消費水平已超越歐盟、日本,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上化妝品第二消費大國,而且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消費水平還較低,還存在相當大的市場消費潛力。
  • 中國化妝品電子商務行業報告:十大電商企業案例,深度剖析市場商機
    來源:格隆匯作者:艾媒君 來源:艾媒報告中心報告導讀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8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呈穩定增長態勢,年複合增長率達8.0%。特別是「顏值經濟」的崛起進一步激發了中國網民對化妝品的消費熱情。
  • 關於梳妝檯上瓶瓶罐罐的N個秘密┃化妝品行業研究報告
    對此中城商業研究院發布《化妝品行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行業數據一窺目前國內化妝品市場的發展狀況,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行業業績整體平穩向好   據報告顯示,化妝品行業整體業績平穩上升,走勢向好,行業的社會零售額從2000年之後便進入了高速增長期,目前增速雖然放緩但穩定地保持在10%左右。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市場進入融合求變期,品牌重心從產品驅動,變成圍繞消費者需求的探索創新。
  • 外資化妝品調查:價格相差幾百倍 但是成分一樣
    外資化妝品調查:價格相差幾百倍 但是成分一樣外資化妝品行業深度調查剝下洋品牌化妝品高貴外衣價格相差幾百倍但成分一樣別迷戀「洋貨」他們只是一個傳說外資化妝品市場是用廣告堆砌起來的?其完美肌膚的效果是吹噓出來的?
  • 艾媒諮詢|2020年9-10月中國化妝品行業運行數據監測雙月報告
    新冠疫情在帶來風險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在疫情衝擊下部分國際化妝品集團業績虧損較大,但同時一部分國際品牌抓住新興市場和電子商務的熱潮實現了業績的猛增。中國疫情防控得當,國內消費市場穩步回升,國際外資大牌紛紛全球補貨直供中國。特別是雙十一活動利好化妝品行業,艾媒諮詢預計到年底化妝品行業都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