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靈北製藥」如何專注「精神&神經」藥物開發?

2020-12-22 藥智網

百年老店「靈北製藥」如何專注「精神&神經」藥物開發?

來源:藥智網|中華小吃

「近一半的精神疾病始於14歲」、「抑鬱症是青少年的第三大疾病負擔」、「自殺是15-29歲人群的第2大死亡原因」…..世衛組數據正在提示,精神領域疾病已成為嚴重影響人類生活及健康的重大危害。坐標位於丹麥的一家百年老店「靈北製藥」,於腦部疾病尤其是精神領域疾病已深耕數十年,並以抑鬱、精神分裂等為主要開發方向,上市品種數十個,其中不乏多個重磅炸彈級別藥物;且公司在成長為全球大型製藥公司的同時,仍一如既往的專注於精神-神經領域藥物開發。

靈北製藥的腦部疾病藥品研發之路

1915年8月,漢斯·倫貝克(HansLundbeck)在丹麥哥本哈根成立一家貿易公司,不久一些藥品被加入到營業範疇中;後,公司僱用了第1位科學工作者--藥劑師奧洛夫·赫伯納,他帶來了更多的藥品,並開始了倫貝克與醫生的早期溝通。

1946-1955年,二次世界大戰後,靈北加強了藥品研究,為後來公司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奠定基礎。

1956-1965年,靈北推出了Truxal-世界上最早的抗精神病藥物之一,並成為了靈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暢銷的品種。

1976-1985年,靈北決定逐步淘汰其現有的代理商和化妝品部門,並專注於藥品的開發和商業化。

1986-1995年,由於Cipramil的成功,靈北迅速擴張;該品種已在70多個國家註冊,用於治療抑鬱症和焦慮症。

1996-2005年,靈北開始從其他製藥公司獲得新藥的許可。

2006-2015年,靈北開始了新的戰略擴張,版圖由歐洲轉變為全球,並擴展到了新的國際市場,但藥品開發領域仍專注抑鬱、精神分裂、癲癇和有症狀的神經源性體位性低血壓等。

圖1.1靈北於中國地區的藥物市場開發-重要時間點

藥物管線&已上市品種

靈北製藥以開發腦部疾病藥物為核心,在精神、神經領域建立了數十年積累的藥物開發平臺,藥品品種涉及小分子、抗體、疫苗,適應症主攻抑鬱、精神分裂、帕金森、偏頭痛、阿爾茨海默等;其中,以抑鬱症和精神分裂領域藥品開發數量較多。

圖2.1靈北製藥~以腦部精神/神經系統適應症為藥物開發方向

抗抑鬱上市品種產品線

抗抑鬱藥是靈北於藥品行業受關注度最高的開發方向之一,在全球已上市的數十個抗抑鬱藥當中,很容易看到靈北的身影。

1961年,靈北上市了首個抗抑鬱品種Amitriptyline,現已於10個國家和地區註冊;後分別上市了Nortriptyline、Flupentixol+melitracene、Citalopram、EscitalopramOxalate、EscitalopramBase、Vortioxetine,而最近上市的品種為2015年上市的Brexpiprazole。上述品種當中,有多個重磅炸彈藥物。

圖2.2靈北~抗抑鬱/焦慮已上市藥物品種

抗精神分裂上市品種產品線

靈北的另一重要產品管線,為精神分裂藥物品種。公司的首款精神分裂藥物為1959年獲批上市的Chlorprothixene,後分別上市了Flupentixol、Cis(Z)-Flupenticoldecanoate、Zuclopenthixoldecanoate、Zuclopenthixolacetate、Sertindole、Asenapine、Aripiprazole,而最近上市的品種同為2015年獲批上市的Brexpiprazole;同樣,在上述品種當中,有多個重磅炸彈級別品種。

圖2.3靈北~抗精神分裂已上市藥物品種

獲NMPA批准上市的代表藥物

酸艾司西酞普蘭(來士普)

該品種於2002年在歐洲上市,2006年在中國上市,是西酞普蘭的右旋對映體,用於治療抑鬱障礙,伴或不伴有廣場恐怖症的驚恐障礙;現有的多項臨床數據證實,來士普能夠快速持久的改善抑鬱核心症狀,減少自殺風險、環節自殺症狀,並有效預防抑鬱症的復燃、復發;在各國的抑鬱障礙臨床指南(美國、加拿大、英國等)中,來士普以較好的療效、安全性和衛生經濟學數據,被確立為一線推薦的抗抑鬱藥物。PS:該品種近年來的全球銷售額大約在4-5億美元之間。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黛力新)

1996年,黛力新在中國上市,是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單胺再攝取抑制劑組成的複方,用於治療輕、中度焦慮抑鬱、心身疾病伴有情感淡漠、隱匿性抑鬱等;到目前為止,已在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上市。

氫溴酸西酞普蘭片(喜普妙)

2002年,由靈北與合作夥伴合作推入中國市場,屬高選擇性強效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用於治療抑鬱症。

氫溴酸伏硫西汀片(心達悅)

該產品目前已在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全世界70多個國家上市,適應症為用於治療成人抑鬱症;該品種為具有全新多模式作用機制的抗抑鬱藥,具有廣泛的抗抑鬱療效,且安全耐受性俱佳,同時可以改善抑鬱患者的認知症狀,為廣大抑鬱患者帶來額外的收益,使患者獲得全面功能恢復。PS:2019年該原研品種的全球銷售額>10億美元。

鹽酸美金剛片(易倍申)

2006年在中國上市,用於治療中重度至重度阿爾茨海默型痴呆;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已得到國內外超過75項臨床研究(約23,000例患者)證實,獲得國內外權威指南的一致推薦;到目前為止,已在全球76個國家上市,全球臨床使用時間已達到15年。PS:該品種前些年的全球銷售額較高,如2015年仍可達18.14億美元,但近年來的全球銷售額連年下滑,2019年已下降至<5億美元。

甲磺酸雷沙吉蘭片(安齊來)

2017年6月,獲NMPA批准上市,用於原發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單藥治療,以及伴有劑末波動患者的聯合治療(與左旋多巴合用);該品種相對安全性高,每日一次使用方便,極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當前已獲得國內外權威PD治療指南一致高級別推薦。PS:該品種2015-2018年的全球銷售額平均>5億美元,同樣處於下滑趨勢。

結語

上文是靈北製藥的藥物開發簡要歷史,及在我國國內上市的藥物品種概況。對於已經成長為一家全球戰略性的製藥公司而言,藥物管線仍「局限於」自己最為擅長的領域,且並未「擴張」跨入腫瘤、心血管、代謝等熱門領域,這樣的企業並不多。尤其是對於當下精神-神經領域藥物市場,這樣一種即飽和又難以出新的狀態下,仍能堅持下去,著實不易。作為一線研發人員,筆者希望這樣的公司可以獲得更好的市場反饋,以支撐更多新靶點新藥物的誕生,從而進一步滿足當前仍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參考

1.http://www.lundbeck.com/global

2.FDA官網

3.世衛組官網

4.靈北年報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藥智網立場,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補充;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文章作者和來源。

相關焦點

  • 精神神經用藥異軍突起 靈北更多創新藥物即將進入中國
    精神神經疾病藥品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需求日趨上升。「我們將利用精神、神經疾病領域的經驗和專長,為全球患者研發高標準的創新藥物。」11月23日,在《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首屆「2017中國大健康產業峰會」上,靈北中國總裁兼總經理柯嵩涵表示,醫藥企業可以為社會提供疾病領域的專業知識,來履行社會責任。靈北公司是一家專注於精神及神經系統的全球性製藥公司,擁有超過70年在神經科學領域最前沿的研究經驗,目前,很多新產品進入後期開發,產品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 百年老店「中川政七」和蚊香老鋪「金鳥」的防蚊度夏篇
    日本奈良的百年老店中川政七是以蚊帳布來製作織品,盛夏來臨他們和開發防蚊商品的老鋪金鳥KINCHO第三度合作,把品牌經典圖樣、產品特點相互結合,推出系列適合夏日的防蚊、吸汗、涼夏選品。這次共推出 9 項生活選品及組合,限定今夏發售。
  • 第4款CGRP靶向抗體-靈北Vyepti獲美國FDA批准...
    2020年02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靈北(Lundbeck)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Vyepti(eptinezumab-jjmr),用於預防性治療成人偏頭痛。
  • 澳門旅行:吃貨的福音,盤點那些百年老店
    澳門是一座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古城,累積了不少歷史悠久的特色老店。獨特的歷史文化,讓這裡的美食選擇豐富又多元。遊走於街頭巷尾,隨時都能遇到舌尖上的驚喜。今天,我將為大家推介一些屬於澳門的老味道。那些驚豔味蕾,不可錯過的特別風味。
  • 世界精神衛生日:三症狀早期識別抑鬱症 恢復社會功能是抑鬱症終極...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北京回龍觀醫院黨委書記楊甫德教授通過線上訪談就新冠疫情常態化下,民眾如何保持精神心理健康進行解答。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藥物,更需要關懷和陪伴,周圍的人對患者正確的理解和對待也很重要。」陸林院士介紹,大部分藥物是安全的。一些人會因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拒絕服藥,其實治療抑鬱症的藥物有很多種,大多數藥物的副作用可控,醫生會根據患者個人情況為其選擇最合適的藥物,所以一定要聽從專科醫生的建議。
  • 抗抑鬱藥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市場集中度提升「圖」
    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等方面;與抑鬱症關係密切的心理因素包括病前性格特徵,如抑鬱氣質等。社會環境如應激性生活事件,是抑鬱症的重要觸發條件。然而,以上這些因素並非單獨起作用,遺傳與環境或心理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這種交互作用出現的時間點在抑鬱症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 盤點抗抑鬱上市藥物及研究熱點
    9. 5-HT調節/激動劑沃替西汀(Vortioxetine) (圖5)由丹麥靈北製藥(Lundbeck)和日本武田製藥(Takeda)聯合研發,於2013年9月30日由FDA批准上市,商品名Brintellix,用於重型抑鬱症(MDD)的治療。
  • 日本京都百年伴手禮:柚子味噌、千枚漬、七味粉,精選5間老店
    在這裡「樂吃購!日本」嚴選五家日本京都超過百年,甚至兩、三百年的老店,介紹日本料理中的代表物:醬油、味噌、麩、漬物、七味粉,這些看似簡單的調味料與製品,其實大有學問,也代表了日本擅長將文化深化並發揚光大的精神,選為伴手禮非常有意義哦!一起來看看吧!▋1805年不變的醍醐味,「松野醬油」要說日本料理的靈魂,非醬油莫屬!
  • 人工智慧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前景|人工智慧|藥物研發|製藥公司|...
    前言在過去的幾年裡,製藥行業的數據數位化有了很大的增長。然而,數位化帶來的挑戰是如何應用這些數據來解決複雜的臨床問題。這激發了人工智慧的使用,因為它可以通過增強的自動化處理大量數據。人工智慧是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系統,包括各種先進的工具和網絡,可以模仿人類的智能。
  • 專注蛋白質分離純化填料,「匯研生物」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
    據悉,「匯研生物」已於近日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綠河投資獨家投資,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建設一條10000L瓊脂糖微球生產線,以滿足生物製藥行業對蛋白質分離純化填料的需求。該條生產線計劃由兩套5000L反應釜組成,單批次能生產5000L瓊脂糖微球,最高年產量可達50000L。
  • 盤點:1980-2020 抗抑鬱領域上市的25個藥物
    1980~2020年的這25個抑鬱領域上市品種,適應症方面往往不局限於抑鬱症,其精神領域相關的焦慮、狂躁、精神分裂等往往都會相應涉及;許多品種即使當前已上市幾十年,卻仍是臨床常用的一線藥物;全球銷售額方面,一些品種也是創造過數十億美元的超級重磅炸彈藥物;而通過對上述品種的數據統計更不難發現,於抑鬱領域投入藥物開發的製藥公司,往往都是大型跨國製藥公司,在已有數十年抑鬱藥物開發的經驗上
  • 藥物發展簡史:從柳樹皮到「上帝的手術刀」
    「中心法則」是佛朗西斯·克裡克 1958 年時就提出的,1970 年他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這個文章的核心就是一句話,「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旨在詳細說明連串信息的逐字傳送。它指出遺傳信息不能由蛋白質轉移到蛋白質或核酸之中。」這句話非常拗口,其實就是在回答遺傳信息是如何傳遞的這個問題。
  • 難渡「紅」潮;盤點臺灣生物醫藥企業登「陸」戰況
    當時的臺灣可以說是亞洲(除日本外)最早發展生物技術的地區,一批本土新藥開發企業逢地而生,如中天生技、懷特、基亞、泰宗等;許多在地傳統製藥也加入新藥物開發行列,包括東洋、中化、生達、杏輝、順天、瑞安、寶齡富錦等。現在,這些本土企業更開枝拓葉,個個成為臺灣主要的生技集團化企業。
  • 綠葉製藥(02186-HK)向ALVOGEN授權思瑞康?及思瑞康緩釋片?於韓國的...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綠葉製藥(02186-HK)公布,集團全資子公司Luye HongKong Limited(「Luye HongKong」)與Alvogen Korea Co.,Ltd.(「Alvogen」)籤署了就思瑞康和思瑞康緩釋片在韓國的獨家分銷和推廣協議。思瑞康(富馬酸喹硫平、速釋、IR)及思瑞康緩釋片(緩釋製劑)乃具有抗抑鬱特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AAP)藥物。思瑞康的主要病症是治療精神分裂症和躁鬱症。思瑞康緩釋片在若干市場亦獲準用於抑鬱症和廣泛性焦慮症。根據IQVIA,思瑞康2019年在韓國銷售額達129億韓元。
  • 日本京都百年和菓子老店耍心機!打破傳統的新個性和菓子誕生
    表現四季之美的和菓子,是日本飲食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不過與新世代年輕人似乎有些隔閡,因此在京都有些和菓子老店,便以傳統制菓技術為本,融入洋菓子的食材與特色,開發出「和洋折衷」的創意和菓子。成功創造話題,吸引年輕族群回籠。這次小編就要來介紹三間創業超過二百年的京都和菓子老店,來看看他們的鎮店銘菓以及「很上鏡」的新商品吧!
  • 專注模式動物開發,「集萃藥康」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
    據悉,「集萃藥康」已於近日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雲鋒基金、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泰福資本等基金共同參與投資,這是繼「集萃藥康」2019年1.6億元A輪融資後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推進全球化產能布局及新技術研發平臺的建設。
  • 東京必吃 延續百年的美味不藏私,特選經典老店大公開!
    【東京必吃】延續百年的美味不藏私,特選經典老店大公開!東京是許多海外遊客造訪日本時的首選地點,有著便捷的現代設施、繁榮熱鬧的商圈、時下潮流的街道等吸引人的目光,但東京可不僅是現在所呈現的模樣,還有許多持續了百年以上、透露出歷史古早風情的老店餐廳,讓人吃的不只是美食,更是在品味日本的文化與傳統,更要感謝這些傳承至今的百年老店,才能讓現代的我們了解到百年前
  • 可食用條形碼製造商「TruTag」獲投750萬美元C輪融資,為食品藥品...
    其中,專注醫療健康產業的德諾資本和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則分別參投了「TruTag」的A輪和B輪融資。「TruTag Technologies」是一家來自美國加州的產品識別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開發高純度的納米多孔二氧化矽顆粒,並用該精密材料製成TruTags條形碼,可用於製藥、食品以及電子零件等眾多行業的產品認證。
  • 用專業性與Hims&Hers競爭,數字製藥公司「Ro」推出網際網路醫療指南
    數字製藥公司「Ro」則在遠程問診的基礎上,提供了一個新思路。近期該公司剛剛推出了一份網際網路醫療指南,為用戶提供專業醫療「百科全書」。其中30%的內容是由醫生編寫的,100%是由醫生審閱的。每個條目均由特定醫生籤署,註冊主任保證每年至少審查和更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