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我們中國古代的一本志怪古籍,在中國,它被認為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古老奇書,是中國先秦時期編撰的重要古籍。首次成書時期大約是戰國末期到漢朝的前期,是楚國人或是巴蜀人寫成的作品,具體作者不詳。
現在普遍的看法是這本書被多次編撰過,並不是在一時完成的,所以它的作者也不會只有一個人。
目前流傳的山海經版本,僅存18篇,其他篇章早已遺失。據考,山海經完整版應有22篇,大約3萬多字。目前傳世版本有藏山經五篇,海外經四篇,海內經五篇,大荒經四篇。
作為一本古代奇書,山海經中的內容如今看來有些荒誕不經。在清朝,紀曉嵐在編撰《四庫全書》時,曾多次想要焚毀《山海經》,最終雖有所保留,但也被歸為志怪類。近代的學者當中更是有人全盤否認《山海經》的價值。
但是,在大洋彼岸,一位美國學者,亨麗埃特·默茨博士卻從山海經中,發現了一個驚世秘密。
原本中國的學者勘察發現,在《山海經》之《東山經》中描述的山水在中國根本沒有找到,所以導致很多的人認為《山海經》中的地理描述僅僅是四千年前古人的想像。
但是亨麗埃特·默茨博士卻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東山經》所描述的地理環境,現在已經不在中國境內了呢?如果《東山經》比現在的中國大陸還要向東,甚至穿越了太平洋了呢?
抱著這個想法,亨麗埃特·默茨博士嘗試用腳丈量《山海經》。她按照《山海經》上的記載,一步一步在美洲大陸上尋找、比較,結果得到了驚人的發現。
《山海經》中準確地記錄了美洲四大山脈中著名的46坐高山,準確地描述了這些山脈中的河流的走向,以及山與山的距離,甚至動植物也完全吻合……換句話說,如果《山海經》中描述的就是美洲大陸,那麼在4100年前就已經有人到過美洲,並且精準地丈量了美洲。
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發現。如果真像亨麗埃特·默茨博士所認為的,那麼早在4100年前,中國人就已經有了穿越太平洋,並且成功往返的能力。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如果真是那樣,那麼《山海經》所描繪的就是一個幾千年前就已經高度發達的,現在卻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文明社會。
那麼中國的歷史就遠遠不止5000年。而《山海經》就不是荒誕不經的科幻書,而是一本寫實的古代地理書。
其中記載的很多怪物和人物或許也是真實存在過,只不過還有發現遺骸和文物,沒有得到驗證。如果《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內容真的被驗證,那麼在史前或許就真的存在我們傳說中的怪物和神獸(猛獸),只是在五六千年前甚至上萬年前,隨著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很多生物都已經滅絕了。
但除了穿越太平洋,要記錄美洲大陸的風光地理,還有另一種辦法。那就是泛大陸的記載。
現在地球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在大陸板塊的不斷運動中產生的。現在我們腳下的大陸也仍然在不斷的運動之中。
根據大陸漂移學說,自古以來,板塊運動就不曾停止,在距今2.5億年前,即晚古生代時期,那時地球上所有大陸還連在一起,是一塊超級大陸,地質學家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泛大陸」。
所以,如果《山海經》的作者不是穿過了太平洋,而是記錄了板塊還沒有分離之前的世界。那麼,在2.5億年前,這本書的作者就曾經看到了那個世界,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是科學世界,而是神話世界了。
關於五、六千年前的文明現在幾乎沒有發現任何記載,只留下了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但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天書奇書。
作為華夏文明的第一奇幻寶典,它或許擁有破解史前文明的神秘魔力,對我國乃至世界都有著重要和深遠影響。作為國人,真的有必要閱讀了解一下,哪怕我們目前沒有辦法破解其中奧秘,但也可藉由此書,了解古人對宇宙時空、天文地理的理解與認知。
為方便大家閱讀,避免大家對文言文的晦澀難懂望而生畏,現有一套全注全譯白話文版本的《山海經》全集。為方便大家理解想像,書中還有大量插圖,圖文並茂地為大家描述古代奇幻世界。本書全注全譯,通俗易懂,適合全年齡段讀者閱讀。也可作為睡前讀物,與孩子分享。
裝幀精美,內容玄妙。限時只需要49元,不到兩張電影票錢。點擊購買,一起暢遊廣袤奇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