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有你|考研乾貨經驗分享之數學篇,你也可以考到130分!

2020-12-14 安徽文都考研

關於數學,單獨拿出來,是因為它真的太重要了,是一個超級講究複習方法的學科。

如今網絡上各種數學輔導,各種經驗分享,其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思考,網上大部人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別人刷了什麼題我們就刷什麼題,喪失了自己的思考,一味盲目的追求量而忽略了質,這就導致了我們付出很多努力卻是一個不好的結果。我個人八月份開始備考,三個月看教材,一個月做真題,分數102。分雖不高,但是對於數學有自己的一些理解。

一、數學形勢分析

1..有句話叫做考研得數學者得天下,考試前我是這麼認為的,但是當我的數學目標從130降到了120,最後只考了102的時候,我就不這麼認為了,得到了確實就基本穩了,問題是絕大部分人是得不到的。數學複習的性價比真的低,花費了巨量的時間,最後很可能還考不好。相比之下,政治和英語和專業課拿分真的要比數學容易些,所以複習的時間分配上一定要分配好

2.如今數學的出題變化很大,什麼奇數年易偶數年難的時代早已過去,如果認為2021會簡單,那可能會吃大虧,因為考研人數爆炸,師資資源就那麼多,要刷人,那題就會難。

3.考研數學和高考數學的差別,高考數學基礎題偏多,就是那種一看就會,很簡單的送分題是佔一定比例;但是考研數學,可能第一道選擇題,第一道填空題,第一道大題就比較難,計算量又大,除了那十多分的難題,其他的題都是中等難度的題,難度很平均,每一道題都要去思考,甚至大量計算,今年難主要就是在中等難度的題加大了難度。

二、數學教材的利弊分析

1. 關於教材,很多人都說教材無用,應該直接上全書,或者全書結合網課視頻,這也是主流的複習方式,但是我的看法是,基礎決定上限,而教材就是用來打基礎的最好的書。今年數二考研選擇題第三題和教材書上100頁第12題就一個正負號的差別,292頁水壓力的計算和今年的那道填空題也沒啥差別,我可以從教材上找出至少20道的歷年的考研原題,考研數學出題的依據就是教材和歷年真題,教材上的題,很多很多都是超級經典的而且難度一點也不小。再說教材和複習全書,舉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定積分的定義,由一個累加函數的極限到定積分,這個轉換過程是怎麼來的,全書上就一個公式,而教材上,圖形結合,有完整的推導過程,非常詳細。

2. 教材的弊端在於,對很多人來說,看教材是超級無敵枯燥,而且抓不住重點再加上看不懂,所以絕大部分人看不懂教材,而且看了教材感覺沒啥收穫,然後就否定教材的作用。還有一點,看教材很花時間,很考驗自己思考總結的能力。很多人不看教材是因為,當他在花很多時間看教材的時候,其他人已經刷完了全書或者啥啥題,然後內心就十分慌張,覺得自己浪費了時間。實際上,看教材是一個自己理解思考總結的過程,其對數學能力和數學基礎的提升是其他所不能比擬的。但是對於數學基礎不好,數學天賦不高的人,一定一定一定要重視基礎、重視教材。

三、數學真題分析

真題的重要性不用多說,2018年第19題和1988年第五題(超級相似),2020年第16題和1997年的第20題(一模一樣),2020第21題和1999年第十七題(非常相似,只有細微差別),2020年選擇題第三題和2000年第十三題,2019和2017年的真題都有和前面一樣的模型,列出這個數據是為了說明考研數學從1987年開始,經歷了三十多年,基本上所有的知識點和題型都是考過的,要想完全創新出新的題,已經十分困難,就算有也不會多。說明了刷題在於精而不在於多,當然,在精的基礎上再追求多這是最好的,不然做過的題都不會做,刷了又有什麼用呢。對於數二,1987-1996這十年,只有高數上冊的內容,而且題量較少,較為簡單還是100分制,這十年的真題我認為在打好高數上冊基礎之後,做這十年的真題,查漏補缺,結合教材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非常非常好。

四、數學網課分析

關於看網課,我個人是沒有看過網課的,但是我看了知乎上幾十篇考研數學經驗分享得出來的結論,對於數學基礎好的,沒有必要看網課,因為你看教材或者其他資料直接就能看懂,還花時間去看網課幹啥。對於數學基礎不怎麼好的的,還是有必要看一看,但是切記,看網課只是為了幫助你理解你不理解的知識點和原理,一定要先有自己的思考,思考過後還不懂再去看。看完網課,一定要自己思考總結,然後做題鞏固,如果光看不思考不做題,看了沒有任何作用。切記切記切記,千萬別成了那種看網課啥都會,一做題啥都不會,看網課只是輔助作用,自己思考總結多做題才是王道。

五、市面上資料分析

不管是複習全書還是張宇、湯家鳳的相關資料,其實都是根據教材和真題整理出來的,像全書之類的資料,是有完整的知識框架和真題例題,但是對於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講解是不夠的。像1800、1000、660、330這種刷題冊,其實很多的真題原題,它只是把真題分章節分類出來。然後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很多很多人,在刷完1800或者1000題這些資料後,去刷真題的時候,很多很多題自己都是做過的,然後2小時刷完一套140+,然後就很開心,覺得複習的很好,最後一考試,考試分數比平時少個幾十分,這種大有人在。其實我覺得市面上主流的考研數學複習的方式是不適合大部人的,不是說這些資料不好,是用的方式不對,因為很多人基礎根本就沒有打牢靠,就隨大流的去做這些,然後就註定了在數學上的成績和付出是成反比的。

六、總結

我覺得大家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多思考,要有主見,有自己的想法,不要盲目的隨大流,我上面說的基本上都是各種利弊的一個看法,具體怎麼去複習,自己思考後結合自身情況制定。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適合的學習方式也不同,我所說的是我的觀點和看法,覺得好就可以借鑑然後結合下自身情況,覺得不好就看看就行,不要隨大流,我上面說的複習方式,是全新的,敢不敢用那也是需要魄力的,還是那句話,覺得好就可以借鑑,大家加油!

(私信小編獲取入群方式)

相關焦點

  • 【莘莘學子】 法考、考研經驗乾貨分享
    2月3日晚,法學院學生會學術部以線上會議的形式舉辦了法考、考研經驗分享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17級王靖宜師兄:在法考中取得客觀題222分、主觀題137分的優異成績,目前在律所實習。1.法考與考研:法考與考研的複習內容有相通之處,合理安排好時間,兩者共同備考也是可行的。2.備考經歷:自習地點建議選擇空教室、圖書館,更易提升複習效率;選擇是否和同學一起複習時,以不打亂自身的學習節奏為原則;是否選擇到校外租房,可參考自身的作息安排、宿舍環境等因素決斷。
  • 2021考研,要考多少分,才能成功考上研?都給你算好了
    進入8月份,21考研黨應該都在如火如荼的複習當中。我們都習慣在做事情前定一個目標,比如今天學哪些章節,明天要複習到什麼進度,在考研報名之前,我們也會提前選好院校,同樣的,你知道你要考到目標多少分,才能成功上岸嗎?
  • 考研數學90分、130分、140分、滿分都是怎麼做到的
    考研專業選擇考研專業選擇時,如何避開數學成了很多本科生考研跨專業的一個重要原因。有這個必要嗎?考研數學過線有多難呢?考研數學與普通本科數學教學有什麼不同之處呢?而考研數學基礎知識的分數就有80分左右。根據小編的從教經驗來講,考研數學考到90分左右的水平需要就是一個熟練程度,並不需要掌握太多的技巧,和具備多麼完美的數學思想。
  • 考研倒計時!姍姍與你,「研」途同行
    「研」途同行考研就是選擇更深層次的學術發展選擇在專業領域進一步探索相信未來將擁有無限的發展空間相信學無止境的人生真諦「研」途的陪伴即將告一段落,在此,姍姍還有幾句叮囑……寒風呼嘯,親愛的考研人,無論備考多麼緊張,都要抽出一分鐘來關注天氣預報,注意加減衣物。身體健康才能腦瓜兒清亮哦~「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不僅是複習備考的黃金時間,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也必不可少。營養充足的早餐應該包含穀類、水果蔬菜、肉蛋奶類三種食品。研究表明,這樣的早餐可以提高短暫記憶力、邏輯思維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當之無愧的提分早餐!複習時小餓小困怎麼辦?
  • 考研數學考多少分好?剛過線容易錄取嗎?
    2019年考研數學初試成績在全國的平均分是:數學一65.69分,數學二71.87分,數學三76.80分。在考研數學的真題中,中檔和中檔難度以下試題佔大多數,難度由適中偏大,所以平均分在70分左右。考研數學考多少分好?
  • 在職​備考復旦大學MBA經驗分享(面試篇) 林晨陪你考研MBA全程班學員經驗分享
    在職備考復旦大學MBA全程班學員經驗分享(面試篇),林晨陪你考研MBA全程班學員經驗分享
  • 考研417分經驗貼之英語篇
    @努力考研的五豪豪   18考研,英語二82分首先說一下考研英語題型,完型,四篇閱讀,新題型,翻譯,作文。英語一英語二都是如此。英語一與英語二是在新題型和翻譯題型上有區別,還有作文類型和分值。英語二整體比英語一簡單。說完題型,前期的任務就很明確了,閱讀,閱讀40分,得閱讀者得天下。而且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也鍛鍊了翻譯的能力。
  • 考研數學,他考了143分,分享這些乾貨經驗,值得一看、收藏!
    眾所周知,考研數學一直以來都是考研公共課中的重中之重。現距離考研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小招也超暖心的為大家帶來了四位數學大神的數二、數三的衝刺經驗分享,希望能給各位考研er加油鼓勁,錦上添花!
  • 【考研經驗】2018年跨考北郵網研初試經驗分享 專碩398分
    這段時間會有種看了前面忘了後面的感覺,都是正常的。然後可以開始反覆看小草,複習一千題錯題一直到套卷開始上市就可以開始做題。開始做八套卷時分析題有精力建議可以開始稍微看看了解答題的話術,沒精力就等四套卷和徐濤大哥的書,後面安排時間背得多了,自然會知道怎麼答分析。密切關注肖爺爺的各種推文和指導,乾貨滿滿。其實考的也不高,大家都是跟老師走也差不多,也不說多了。。
  • 【愛考寶典】二戰考研清華 分享複習經驗
    英語閱讀,考研過程中我也讀過很多學長學姐的面經,覺得,最重要的是,真題,有時間可以做一下其他的黃色的書150篇閱讀理解的。但是最好就是把真題研究透,如何研究?對於每一年的題。專業課我完全就是按照408的複習的,然後自己刷了一下編程之美何海濤100題。然後912考數據結構最後一道14分的數據結構與算法大題以前做過,然後天勤和王道的我都買了。我覺得,如果本科是計算機專業,就看王道,跨考就看天勤,王道講得比較專業,仔細。適合有一定基礎的人拔高,但是如果基礎較差的人讀王道可能有些吃力。
  • 【考研經驗】2019年復旦大學工研院計算機專碩經驗分享
    初試成績: 政治63,英語二78,數學二110,專業課(960)116,總分367,沒有一門有亮點,也是集看錯看漏於一身的結果,我建議20考研的學弟學妹們,將目標分數定得高一點,去年我看了茵茵的經驗貼,把目標定在了380+,失誤後才能勉強超分數線,雖然超今年工研院分數線不是很多,但也是初試第二。
  • 你要考多少分,才能考上研?
    你算過要考多少分,才能考上研嗎?我們都習慣於從一開始就會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分數,再把這個目標分數分攤到各科中。這是理想。而現實是我們需要從另一個維度,根據自己的實際基礎和對科目的悟性①,計算每一科目要達到目標分數需要做的學習任務②,再根據自己的平均效率③,進一步計算複習時長④,以及要讓理想和現實匹配自己需要提高的空間⑤。
  • 「研系列」考研備考經驗之數學篇
    今天聊聊考研數學是如何備考的,主要是針對經濟類的數學三,因為本人也是考的數學三,只能對數學三提出一些建議和經驗。複習可以看一遍知識點然後做課後的習題,再對著解析反思總結,對於錯題,比較經典的題目可以用錯題本摘錄下來,後面反覆看。
  • 北服考研秘籍 | 我稍微樂觀,能力一般,初試卻不小心考了400分。——2020北服考研經驗分享
    ——2020北服考研經驗分享二戰絕地反擊!各科複習規劃務必精準到位——2020北服考研經驗分享初試一不小心考了411分,這個夏天很涼爽!——2020武紡考研經驗分享複試時要「少一點套路,多一點對自己作品的真誠闡述。」——2020武紡考研經驗分享個性化的繪圖風格應該是我專業二考148分的關鍵所在!
  • 考研經驗|2020年跨考北大軟微初試407分經驗分享
    下面說下複習經歷:我大三上學期確定要跨考,但是沒決定考哪個學校,雙學位學了計組完全沒學明白,就想著找個不學計組的,偶然間聽說:雙非三跨上北大,300分你行我也行。就去看了眼,正好只考DS,OS,計網,這也太爽了。具體複習從19年年初開始吧。
  • 2021北京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專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北京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專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一、「研」途開啟   初識考研,是看到自習室座位被學長學姐佔滿,甚至貼上了某某年考研佔座;是看到冬季的教室走廊裡、樓道裡充斥著專業課、考研政治的讀書聲;是在學長學姐、老師同學的口中……   那時的我充滿了對考研的恐懼,但心裡清楚自己在不久的將來也許會踏上
  • 管理學413分學長經驗分享,學長的技巧你掌握了幾個
    本文由米閣研家寄宿考研高分上岸王學長分享一 、專業課由於學長本身數學不好,但是擅長背誦,本科學的是會計專業,所以為了避免專業跨度大,我選擇了管理類學科下的專業,有數學不好但文筆還不錯的同學可以考慮一下農業管理以及農村發展等專業,這類專業專業課跨度不大,像微觀、宏觀經濟學以及管理學本科都學過,而且像
  • 2020屆必看北京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專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最後是本科學校同專業歷年考研甚至保研到這所學校的情況,這會給你一個更直觀的參考。   總之,渠道很多,相信只要敢於嘗試就會搜集到有用的信息,為自己的「研」途鋪上一塊「磚。   (4)定心收心,認真準備:等確定院校專業之後就要收收自己放飛的心全力投入到備考中去。
  • 考研數學一共有150分,那麼你能考多少分,可以過線嗎
    之前已經告訴了大家最近5年來考研英語成績有什麼變化,現在再告訴各位另一門科目最近有什麼變化趨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除英語和政治考研為100分外,其餘兩科均為150分。象許多人比較害怕一樣,數學一總分數是150分。
  • 考研乾貨分享,這份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專業考研心得,不得不看
    今天繼續給小夥伴們分享一篇我們學員的考研心得,希望能夠給大家有所啟發!寫在前面的話:常言道,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攻略也是這樣,希望各位讀者、研友們本著看看熱鬧的態度讀這篇心得——如果有道理的地方不妨一試,如果覺得所言不適合自己就當是看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