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個人種植需要,自譯部分資料,西亞琉璃草(Omphalodes cappadocica)亦稱:Cappadocian navelwort(卡帕多西亞琉璃草),原產於土耳其林地。原種與園藝種「Cherry Ingram」和「Starry Eyes」皆獲得過英國皇家園藝學會功勳獎(AGM)。屬名「Omphalodes」源自希臘語「omphalòs」意為「navel|肚臍」,指的是果實上肚臍形狀的凹槽。(本文配圖藍色為「Cherry Ingram」,藍白為「Starry Eyes」)
(感謝llthlhwwdz22的素材)
植物界 Plantae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核心真雙子葉植物 Core eudicots
超菊類植物 Superasterids
菊類植物 Asterids
唇形分支 Lamiids
目(暫未定)
紫草科 Boraginaceae
紫草亞科 Boraginoideae
琉璃草屬 Omphalodes
Binomial name 雙名法
Omphalodes cappadocica
紫草科(Boraginaceae)亦稱Borage Family或Forget-Me-Not Family,共146屬2000餘個物種,多為草本,稀為灌木或喬木,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幾乎每塊大陸上都有蹤影,其中地中海地區、非洲西北部為分布中心。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Cronquist System)將本科歸入唇形目(Lamiales),而1998年的被子植物種系發生學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縮寫APG)將本科歸入茄目(Solanales),在2003年修訂版APG II中正式歸入唇形類植物Lamiids(真菊一類植物Euasterids I)名下, 2009年的二次修訂版APG III中本科完全獨立,不屬於任何一目。本科許多物種都有毛茸茸的葉子,多為觀賞植物,部分入藥或作染料,其中不乏耳熟能詳的園林植物,例如: Myosotis(勿忘草屬)、Borago(琉璃苣屬)、Heliotropium(天芥菜屬)、Symphytum(聚合草屬)等等。
琉璃草屬(Omphalodes)沒有正式中文名,名稱沿用自日語:ルリソウ屬,日語漢字:瑠璃草屬。本屬有20餘個物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地中海、東亞、歐洲、北美等處。屬名源自希臘語「omphalòs」 意為「navel|肚臍」,指的是果實上肚臍形狀的凹槽,名下成員常被稱為:Navelwort(肚臍草)、Creeping Forget-Me-Not(匍匐勿忘我)、Blue Eyed Mary(藍眼瑪莉)。本屬植物通常高15~40cm,有著粗壯的地下莖,葉片橢圓形,白色或藍色的杯形花,肚臍形狀的種子,花期自冬末至初夏。植物抗寒分區:一年生1~10區;多年生5~9區。
西亞琉璃草(Omphalodes cappadocica)為琉璃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亦稱:Cappadocian navelwort(卡帕多西亞琉璃草)【Cappadocian:亞洲歷史上的一個地區名,大致位於安納託利亞(Anatolia)東南部,涵蓋託羅斯山脈(Taurus Mountains)至黑海(Black Sea)之間的廣大地域】,原產於土耳其(Turkey)林地。原種與兩個園藝種「Cherry Ingram」與「Starry Eyes」皆獲得過英國皇家園藝學會功勳獎(AGM)【The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s Award of Garden Merit】。
西亞琉璃草(Omphalodes cappadocica)植株高15~25cm,直徑30~40cm。葉基生,黃綠色,橢圓形葉,葉緣全緣,先端漸尖。基葉具長柄,莖葉少數而互生。總狀花序(Raceme),萼5裂,果時擴大。花湖藍色,具長柄,裂片5枚,闊而鈍頭。雄蕊5枚,內藏,子房4裂,花期4~6月。果實為4個分果,齒狀邊緣內卷,背面凸起呈皿狀,整體形似肚臍,成熟後棕褐色。
西亞琉璃草(Omphalodes cappadocica)為夏種型植物,喜歡冷涼、溼潤、半陰的環境,生長適溫18~24°C,以及疏鬆透氣、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弱鹼性土壤(PH值7~8.5),在USDA6~9區內皆能栽培(﹣3.8°C~﹣23.3°C)。盆栽首選透氣性良好的粘土花盆(紅陶盆、瓦盆),植材選用細土(泥炭、腐葉土等)、中小型顆粒(粗砂、蛭石、石灰巖等中性或鹼性材料)、底肥(骨粉、草木灰等動植物肥,琉璃草喜歡中等肥沃的土壤)以3:2:1進行調配混合。定植時不宜過深,生長點應與植材齊平,生長期保持土壤溼潤,切勿乾燥,7~10日追加一次速效液肥。溫和天氣下可全日照(清晨或寒冷地區陽光直射下溫度無明顯上升的日光),在有遮陰的情況下可以忍耐相對乾燥的環境。6~10月,氣溫不斷攀升,應及時移至通風、涼爽處管理,琉璃草耐熱性不是很好,必要時要用空調、風扇等設備降溫。休眠期切勿斷水,南方可露天越冬,北方露天要用樹葉、薄膜等覆蓋,以防來自幹霜、凍雨的威脅。播種在終霜凍後或秋季進行(Last Frost:每年冬末春初最後一次降霜),潮溼、低溫環境有助於種子打破休眠,將高溫殺菌後的植材噴少許水裹上種子封入自封袋並置於冷藏室催芽4個星期或者更久。室溫播種要提早2~3個月進行,預先用清水浸種12小時以上,播後覆土3mm,容器置於冷涼、通風處,萌發需要2~6個星期,當實生苗生長至15~20cm時便能移栽。地栽應選擇地勢較高、通風良好、不易積水的落葉灌木或喬木下半陰影部位,茂密的樹葉可以遮擋住過多的光線,冬季落葉可以保護地下莖順利越冬,並成為翌年生長期的營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