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的民間故事和傳說裡,灰姑娘的故事家喻戶曉。在不同時代,不同版本的中外故事中,灰姑娘的故事一直在不斷演變,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灰姑娘從早期的貴族身份,慢慢變成了平民身份。

現在世界上最早的灰姑娘類型的民間故事,是公元前古羅馬的羅多琵斯故事,一個希臘女子羅多琵斯,被販賣到埃及,成為一個女奴,由於膚色的差別,羅多琵斯經常被其他同為女奴的同伴欺負。之後她在洗衣服時,被神鷹叼走了一隻鞋。送給法老,最後羅多琵斯被法老娶回王宮。故事裡的羅多琵斯雖然只是一個女奴,但是擁有一個極為優越的希臘人身份,而在那個時代,希臘人身份恰好是一種高貴的象徵,可以視為是貴族身份的前身,這也是她最後能夠和法老結婚的最關鍵因素。
之後在佩羅的《鵝媽媽故事集》裡,灰姑娘正式成為貴族的女兒,故事情節一般都是灰姑娘被繼母虐待,之後在王子的舞會上,驚豔全場,匆忙離開時丟了一隻鞋,被王子撿到,藉助鞋子找到灰姑娘,最後喜結良緣。這裡的灰姑娘實際上就是一個公主類型的女子,之所以說她是灰姑娘,是因為失去了媽媽,得不到母愛,被繼母欺負。貴族身份並沒有發生改變,這樣的故事還可以理解為是「低配版」的王子和公主的愛情故事。

中國關於灰姑娘故事的記載,較早出現在唐代的小說集《酉陽雜俎》中,南方一個地方官員的女兒葉限同樣也是受到了繼母的鄙視和虐待,得到一條神奇的小金魚,可惜被繼母偷偷吃掉,葉限把魚骨藏起來,這魚骨能滿足人的願望,葉限去參加集會,也是丟了一隻鞋,被國王得到,國王也是按照這隻鞋找到了葉限,娶回宮裡。這裡的葉限只是一個相當於寨主的女兒,身份和貴族已經相差非常大。

在德國格林兄弟的童話裡,灰姑娘的身份變成了一個富人的女兒,也是在舞會上成功引起了王子的關注,再之後的故事大同小異。在歐洲大陸上,封建時代同樣是等級森嚴的,佩羅的故事裡,灰姑娘的貴族身份是基礎和前提。而到了格林兄弟生活的時代,受到工業革命帶來的思想變化,灰姑娘的身份也開始下移,當然還沒有到貧民的地步。富人家的女兒和王子的結合,除了經濟上保持了一定的一致性,基本相差無幾了。
在這些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灰姑娘故事裡,情節的變化是最小的,灰姑娘身份的變化是最大的,從最初的貴族之女,一直到後來成了平民的女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最早的羅多琵斯故事,作者是古羅馬的歷史學家,當時正好趕上羅馬帝國初期,自認為是希臘文化繼承者的羅馬人,自然會認為希臘人的身份要比埃及人高貴很多,而法老迎娶羅多琵斯,也正是處於這樣的心理。
而佩羅的《鵝媽媽故事集》,成書於法國最鼎盛的路易十四時代,佩羅自己就是處在貴族階層的院長,對貴族生活耳熟於心,對平民生活一無所知。所以他寫這個故事集不是兒童讀物,而是為了給當時的貴婦們提出警惕,這決定了他筆下的灰姑娘必然是一個貴族的女兒,不可能是一個普通平民的孩子。

為什麼到了中國的《酉陽雜俎》和格林童話中,灰姑娘的身份會一下子成為平民呢?也是和時代文化有關。封建時代的國王和王子在娶妻時,是有嚴格禮儀規定和利益關係的,普通人家的子女和皇宮貴族的聯姻是不可能發生的,縱觀歷史,沒有哪個帝王和王子的妻子來自真正的民間。這樣故事能夠出現,在於它發生在遠離中原地區的南方,古代所謂的蠻荒之地。所以開頭就是「南人相傳,秦漢前有洞主吳氏」,這是對當時社會文化的一種規避。

格林童話中的灰姑娘,一個普普通通的平民女子能夠嫁給王子,是因為在童話出版的19世紀,在工業革命的衝擊下,之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貴族階級和封建王朝統統都將成為歷史,所以他們和平民也就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既然是歷代不同的演變方式,就和具體的時代有緊密的聯繫,灰姑娘故事在不同時代的變化,都從民間故事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歷史文化面貌和特色。這也是我們認識和了解不同時代社會文化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