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從一線撤下來的的第一天,結束了緊張的一線工作今天才靜下心來把我的工作記錄一下。
2月24日晚除夕的餃子還沒下鍋,接到董愛英主任的電話說衛計委要求調派核酸檢測人員支援一線。聽到這個消息想到年邁的父母和稚嫩的孩子,我有一瞬間的猶豫,但我同時想到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此時正是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也是我身為醫務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於是我堅定的對董主任說:「沒問題,我去,傳染病院或者武漢我都可以去。」晚飯後,我小心的把一個事情告訴了家人,沒有想像中的阻撓,我的這一決定得到了全家的支持,尤其是身為退休醫生的媽媽。她對我說:「去吧,媽媽理解你,我們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完成救死扶傷的使命,家裡你放心,我們等你平安回來!」聽了媽媽的話我瞬間淚目了……
2月25日上午十一點接到通知要求下午兩點半集合出發,匆匆回家收拾行囊啟程市傳染病院支援。經過兩天的安全防護以及科室工作培訓,2月28晚收治第一例確診病例後我開始進入了一線。雖然進實驗室前制訂了工作及防護流程但是真正的開展工作時還是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每天從實驗室回到宿舍我們四位支援人員都在宿舍討論工作到深夜進一步優化流程。為了實現每組工作人員之間工作的順利交接,我為科室設計了抗疫疫階段實驗室質量記錄表格,詳細記錄了各儀器狀態、質控情況、標本質量、消殺情況、遺留工作等等,切是把三甲管理落實到抗疫工作中去保證了實驗室檢測質量,為臨床提供更可靠的檢測數據。我們每天都在關注著疫情同時積極參加專業培訓從別人的工作經驗中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不斷改進。隨著疫情的不斷加重收治的患者也有所增加,我們的工作時間也在不斷延長,為了節約防護服,每次進入實驗室前都不敢吃喝,進入時間都遠遠超過了四個小時,每次都是即將達到身體極限才離開實驗室。由於防護服密封不透氣,每次脫下的時候都是汗流浹背,口罩在臉上留下了深深地印跡,多次下來臉頰硌青了鼻梁也硌破了,頻繁的洗消手都裂了口子,但是大家都無怨無悔,還總是說這是最美的印跡。在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2月7日有兩名患者治癒出院,我們大家都很開心,十幾天的努力沒有白費,也充分說明了新冠病毒肺炎可防可治,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2020年,我在抗疫一線度過了我最難忘的春節和元宵節。我親眼見證了全體醫務人員如何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這段經歷將是我一生的財富,會不斷的鼓舞我戰勝困難。我堅信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取得最後的勝利,加油!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
醫技後勤第三黨總支、檢驗科
趙力欣
2020年2月10日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