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聯合國有六大官方語言,也可以被稱為國際通用語言。這六大國際通用語言分別是英語、漢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俄語。
日語作為日本人的母語,以及全世界使用人數數量排在前列的語言,也想加入國際通用語言的行列,但是最終卻遭到了聯合國的拒絕。而且聯合國給出的理由,讓他們無話可說。
想要知道為什麼日本沒有資格加入世界通用語言的原因,首先我們得先去了解為什麼其他六種語言能加入世界通用語言。
聯合國在選定世界通用語言的時候,一般會考慮到三個因素。這三個因素分別是使用人數、使用地域、以及使用地區在世界經濟政治中有沒有重大的影響。
先說英語和漢語。
這兩個其實就不用多說了,漢語是用的人最多的語言,英語用的地區最多,而且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第二語言就是英語。當然,說得流利不流利就是另一件事兒了。
而在對國際經濟影響方面,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現在是第一、二大經濟體,自是無需多說,即便是中國在成長為第二大經濟體之前,國際地位也在那裡明擺著,曾經短暫佔據第二位的日本也不敢多幻想。
其次爭議比較小的是西班牙語和俄語。
俄語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和東歐部分地區的通用語言,基本上所有前獨立國協國家的母語都是俄語。在使用人數和使用地域範圍方面都符合條件。而俄羅斯的經濟這幾年雖然有所下滑,但是作為一個前超級大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的經濟一旦發生震動,至少在歐洲範圍內還是有很大影響的。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也在那裡明擺著,這個民族的倔勁兒也在那裡明擺著,誰要是輕視他們,恐怕就要付出代價。
而西班牙語之所以能入選,還是佔了他們祖宗的光,因為在歷史上被西班牙長期殖民,直接導致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地區的官方語言除了巴西之外,幾乎都是西班牙語。尤其是當美洲杯開始的時候,教練連布置戰術的時候都要悄咪咪地,沒辦法,大家互相全部能夠聽個明明白白,毫無秘密可言。
阿拉伯語能入選國際語言,主要還是歸功於中世紀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導致整個西亞、北非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用阿拉伯語。再加上歐佩克對世界的影響力,這才讓阿拉伯語能成為聯合國官方工作語言。
至於法語什麼也能入選……
Sorry啊,其實和中英俄擔任常任理事國道理一樣,常任理事國就是能為所欲為噠。
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眾多,導致了法語在全世界的流行度也極高,人家的經濟影響力也不小,人口也有一定的基礎。還有關鍵的一點,聯合國官方語言雖然有六大,但其實真正的工作語言只有兩種,英語和法語,法語其實是一門非常嚴謹的語言,用於國際交往和籤約,最是合適不過。
日本人也動過想讓日語加入國際語言的心思:你英語法語我不敢比,西班牙語阿拉伯語都能進,憑啥我日語就不行,這不科學啊!
然而最終聯合國給出的結論是,雖然日本經濟發達,使用人口也不算少,但是適用地域方面確實不如上述這幾種語言。這些語言中的每一種在地球上能找到好多個拿它當母語的國家,但是世界上哪兒來的第二個以日語為母語的國家?
除此之外,其實日語的出身,連自己都沒搞清楚,存在有很多觀點。
有的說日語是屬於阿爾泰語系,有的說是屬於南島語系,還有的認為應該跟朝鮮語合併成一個新語系,也有的認為日語就是獨立語,當然,認為日語屬於漢藏語系,認為是漢語的一個分支的也不在少數。
不管怎樣,很多日文本身就由漢字組成,又有很多漢語詞彙,又屬於中華文化圈,在歐美普通民眾的眼中也分不清它與漢語的區別,自然會想當然地認為它屬於漢語的分支,既然漢語都已經進了世界語言,那日語基本上就沒有必要再進了。
這讓日本人非常鬱悶。但是沒有辦法,日文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了漢字的影響,這一點他們也無從反駁,所以聯合國這麼認定,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
其實,日語想成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的可行性,就如同德印日巴謀求入常的道理是一樣的,幾乎沒有任何成功可能。原因也很簡單,聯合國常務理事國的地位不是靠經濟拼出來的,而是代表了二戰後的國際新秩序,這四個國家在二戰中的角色和結果大家都心知肚明,多說無益,還是實實在在發展經濟,拋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的比較好。
回顧我們二戰之前近代史上的任人宰割,落後挨打,我們深信只有國家強大了才能贏得世界的尊敬。祖國的強大,除了軍隊的戰鬥力量外,還需要無數的科研人員來研製、發展科技,提高綜合國力。正是那些科學家們用自己的智慧,使得中國在短短幾十年中實現了復興的夢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這些科學大師們之所以能在各個領域取得如此令世人驚嘆的成績,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從小就打下了很好的數學基礎。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說到數學教育,我們不得不提起對我國數學教育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教育家劉薰宇先生。
劉薰宇在民國時期曾擔任國內多所名校的老師,在數學教育方面,可謂是桃李滿天下,1950年,他被邀請出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負責編寫中小學生的數學教材。在數學的教育上他比較傾向於挖掘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把一些枯燥的數學知識,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描述出來,就比如他關於函數的這個講解:
一個古代小故事,就能把數學函數的概念輕而易舉的帶出來,給孩子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劉薰宇將自己快樂數學的理念濃縮在了三本《數學三書》中,這幾本書中還有很多像上面那種生動有趣的故事,用此來給孩子傳播數學知識。非常適合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和中學生用來進行知識拓展。
不僅谷超豪、楊振寧這樣的理科大牛非常推崇這本書,就連著名畫家豐子愷也為這本書做序,並且表示因為這本書自己重新愛上了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