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高昂的留學費用讓父母承擔了很多,在國內可能是小康家庭,手頭寬裕不愁沒錢花,但是到了國外,發現自己那點錢在國外真幹不了什麼,一下子就花光光了!然後沒錢花了總不能不花吧?找家裡要?No,出國留學費用已經讓家裡承受了強大的經濟壓力了,怎能不多為父母考慮呢?很多學生為了賺點錢都會在課餘時間內打工,這裡sia藝術留學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些薪資較高的兼職工作,看看哪個是你的菜吧。 餐廳服務員 餐廳服務員分兩種:上菜和寫單。對於上菜服務員語言要求不高,美國餐廳上菜服務員時薪在10美元左右,而寫單服務員需要跟廚師和顧客交流,需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時薪可以達到15至20美元,還有小費可以拿,不過看是什麼餐廳,有些餐廳Part time是不能拿小費的。還有就是中餐廳的服務員不用交稅,國外老闆所開的餐廳服務員則需要交稅。 便利店收銀員 便利店收銀員與當地人接觸機會比較多,去便利店當收銀員是個不錯的選擇,既可以賺到一定的Money,還能迅速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體驗本地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不過便利店收銀員工作時間都必須站立,還是蠻辛苦的,而時薪和餐廳的上菜員差不多,8到10美元每小時左右。 國際漢語教師 國際漢語教師是最熱門的工作,在國外非常受尊重,而且收入也比較高,據了解,美國國際漢語教師的時薪在25到100美元之間不等,而澳洲國際漢語教師的時薪在40到100澳元之間不等。 咖啡師 如果留學生獲得了咖啡師證書,找份工作非常容易,即使去不了大酒店,只有你有技術有能力,工作不成問題,初級咖啡師的時期也有15到20美元左右。 美甲師 據說女人的錢是最好賺的,而現在很多女生都喜歡美甲,留學生如果能掌握這門技術,找份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而且做美甲師對於語言的要求也不高,入行門檻也低,但是市場潛力大,具備這項技能還是很好找工作的。在美國,美甲師月收入可達到600到700美元左右。 作家 如果你文筆好的話,可以記錄自己的留學經歷,所見所聞所感,介紹美國教育、文化、風土人情等等,一定可以吸引不少讀者,收入就要看文章的質量和吸引力啦。
中國對外輸出的勞動力層次普遍較低,大多數人出國幹的是建築、農林、餐飲等體力消耗大的工種。沒有合法身份、合同詐騙、人身安全等是很多中國勞工出去後都要面臨的問題。
近日,因遭遇黑心勞務中介,50名中國東北農民每人交了2萬元保證金後,被滯留在馬來西亞機場。就在10天前,杜拜也有42名中國工人因「合同糾紛」與當地警方發生衝突,最終通過中國外交部的協調才得以解決。接二連三的報導,引發了人們對海外勞工這一群體的關注。 據商務部的官方統計,截至到2016年,通過合法渠道出境打工的中國人已有850萬人,通過非法渠道的「黑勞工」則更是不計其數。
出境打工,山東人最多 漂洋過海外出打拼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生存之道。明朝早期大批福建人「下南洋」,鴉片戰爭之後到甲午中日戰爭期間,又有超過100萬的中國人(或華人)被帶到了美國、加拿大、古巴、秘魯等地,他們承擔起了當地挖礦、墾荒、修路等諸多重苦力活,得到的卻是一段被歧視被奴役的屈辱血淚史。 19世紀美國工廠裡的中國工人,他們的收入比黑奴還低 新中國成立後,在對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援中,也有不少技術、醫務人員的工作往來,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勞務輸出還是在改革開放以後。 改革開放之初,出境打工的中國人並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東和北非。1991海灣戰爭爆發後,中國從伊拉克、敘利亞就撤回了1.5萬名勞務人員。 1990年後,出境務工的人數增長迅速。2002這一年,合法出境務工的中國人已有21萬。2010年後每年出境的人數保持在四、五十萬以上。
根據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合作司提供的數據,2016年,中國派往境外的務工人員為49.4萬,到年底還留在國外的各類務工者為100萬左右。中國累計派出的勞務人員已有850萬。 然而,上述的各項數據只是通過合法渠道的人員統計,實際上,通過蛇頭、黑中介等方式出去謀生的「黑勞工」更是難以計數。世界銀行在一份報告中就提到,中國的海外務工人數可能將近1000萬,印度則在1400萬左右。 中國人打工多去日韓,印度人喜歡中東 1990年以後,中國出境勞工數增長迅速,受海灣戰爭的影響,打工者的出行軌跡也得以改變。去中東、北非打工的比例減少,更多人選擇臨近的日、韓、新加坡以及北美發達地區。 2015年,日本外務省發布數據稱,在日工作的108萬名外國人中有34萬來自中國。韓國媒體也表示,韓國將近100萬的境外勞工裡,三分之一是中國人,這其中吉林延邊的朝鮮族人佔了很大一部分 2016年,世界銀行發布了一份《全球移民和匯款概括》報告,報告稱當前全球的海外務工人數超過2.5億,他們在2015年寄回各自祖國的匯款一共為6010億美元。其中寄回印度的有720億美元,寄回中國的有640億美元,遍布全球的菲傭則寄回了240億美元。 由於印度的海外勞工人數比中國多,人均寄款上,印度比中國少1500美元。
中印兩國匯款的來源也有所不同。報告顯示,中國的匯款主要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加拿大。印度收到的匯款則多來自中東以及鄰國的巴基斯坦。 這樣的來源在國內一些招聘信息上也得到了部分印證。某國際勞務信息網站裡的一項出國勞務需求排行榜,人氣最高的8條信息中有6條是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的招聘需求。這也說明,美日韓加新是中國打工者偏愛之地。 「打洋工」工資較高,但陷阱也多 出國務工的工資雖然普遍較國內高,但並不是人人能掙。首先,合法的打工籤證就是一個難題。當前,各國都採取了緊縮的移民政策, 美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工作籤證就更苛刻。 前幾年,「澳大利亞用工荒,百萬年薪招搬磚」的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其實這只是一種宣傳口號。且不說薪水並沒那麼高,招的也不是搬磚如此簡單的工種,而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瓦匠,且還要具備一定英語讀寫的能力。試想,在中國具備英語讀寫能力的瓦匠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為了限制海外勞工,韓國在 2006年就取消了打工籤證通道,外國人想要工作,要麼是在讀的留學生,可以有限制地打工兼職,要麼就需要韓國大公司的入職邀請。在韓的中國勞工有三、四十萬,多數都達不到這一標準,而是處於「黑工」的狀態。
非洲動亂的局勢讓中國工人常陷險境 亞非拉等國家的勞務政策沒那麼嚴厲,尤其是中東、非洲也是很多中國人外出打工的目的地。但這些地區局勢混亂、戰火紛飛且法制也不成熟。蘇丹、埃及、奈及利亞、南非等地常常有中國工人被襲甚至被綁架殺害的事件。在俄羅斯,中國人經常遭遇當地黑社會「光頭黨」的敲詐。 另外,出境打工還得面臨語言、環境、飲食、文化等諸多問題。去中東和非洲的中國勞工最多的是建築工,一年平均收入十幾萬,但工作環境異常艱苦, 365天裡可能有200天得在強高溫下工作。像杜拜等發達區域還聚集了不少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行業競爭壓力大,工資水平並沒有那麼高。 多數去海外務工的中國人通過勞務中介公司。但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很多壓根沒有資質的勞務公司,這些「黑中介」常常在收取了幾千甚至好幾萬元中介費後不見人影。國家對國際勞務合作的經營有嚴格控制,廣東省只有8家合法的對外勞務合作經營單位。因此,如果實在想出境務工,一定要擦亮眼睛,找正規的合法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