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產生的原因
蕁麻疹是一種由免疫系統,在過激反應下所產生的疾病。當外界的過敏原入侵人體,就會使B細胞產生IgE抗體,此時IgE與靶細胞有高度的親和力,可以牢固地吸附在肥大細胞、嗜鹼粒細胞表面。變應原再次進入致敏的機體,與IgE抗體結合,脫顆粒,導致組胺過量的產生,以上就是蕁麻疹的發病機制。
蕁麻疹現有的治療方式
1. 抗組胺藥物 如氯雷他定片、左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酮替芬等
2. 腎上腺素 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時選用
3. 糖皮質激素 嚴重急性蕁麻疹、呼吸道累及、過敏性休克選用
4. 局部外用 爐甘石洗劑、1%薄荷酚洗劑。
蕁麻疹這類的過敏性疾病,目前在藥物上僅僅能做的,只是控制症狀,還無法完全根治疾病,主要是用抗組胺類藥物來阻斷過敏流程的發生,一旦停止服用抗組胺藥物,症狀還是依然會席捲而來。
有研究人員對比數據發現,那些在生活中做護理工作患者,比那些沒有做工作的患者,的治癒率更高,而且在許多康復的蕁麻疹患者中,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日常的護理中,下足了功夫。由此可發現,日常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做好預防與護理的工作。下面為大家分享日常護理的5個要點
日常護理5要點
1. 注意飲食
夏季由於天氣炎熱,一些刺激性大的食物要少吃,吃多了有可能會引|發過敏,尤其是海鮮要特別注意。可以多食用一些清淡、具有降火作用的食物。常見會引起過敏的飲食包括:海鮮、食物添加劑、堅果、芒果、草莓、含酒精飲料或菜餚;另外包括蛋、牛乳、香菇、竹筍,也是可能會致敏的食物。
2. 減少外部刺激
氣溫過冷和過熱或者紫外線過強等因素都會刺激到患處皮膚,就會導致病情加重。蕁麻疹患者在平時一定要注意防曬,天冷時注意適當增加衣物,防止感冒和蕁麻疹的病情惡化。
在平時儘量少接觸化學物質,如洗潔精、洗衣粉等等,洗碗做家務時戴上手套為好,而且要避免抓撓患處,以免增加皮損面積。
3. 防止皮膚乾燥
一旦皮膚過於乾燥,患處皮膚瘙癢的症狀就會加重。同時過度疲勞和睡眠不足等都會引起皮膚變得乾燥和粗糙,皮膚的血液循環功能會減弱,那麼病情就會加重。
蕁麻疹患者洗澡時,不要使用水溫過高的水,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用品,洗完澡可以適量使用溫和的潤膚用品。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給皮膚補充足夠的水分。
4. 注意衛生
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
5. 補充益生菌
在蕁麻疹發作時,是因為過敏原進入體內,使免疫蛋白IgE數量激增所導致的,然而利敏舒益生菌可使這類細胞恢復水平狀態,從根源上調節免疫系統的平衡,改善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