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蝕平臺是海蝕崖不斷後退而在崖腳下被保存下來的天然平臺

2020-12-22 美國大神婆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海蝕平臺是海蝕崖不斷後退而在崖腳下被保存下來的天然平臺。南灣東側豬仔嶺腳下的海蝕臺不但平坦,而且在其檯面上經常可以發現很多火山彈及共形成的衝擊坑。每當檯面上的火山彈被衝走後,海浪還會挾帶巖屑繼續磨蝕那些坑坑窩窩,使之形成大大小小的圓桶狀甌穴。海蝕產臺上有時會殘留下一些堅硬的巖石柱體,這就是海蝕柱。豬仔嶺就是一個巨大的海蝕柱,高35米、寬不足30米,長卻有100米左右。

潿洲島的海灘以寬闊平坦的沙質海灘為主,一般寬150~300米,沙礫層厚4~8米,平鋪於玄武巖之上層部岸斷間或有玄武巖出露。潮間帶一般比較寬闊,最寬者可達150米。潮下帶寬約60米,有珊瑚分布 。珊瑚的下面就是礁坪。被波浪打碎的珊瑚殘體很容易與殼沙礫等堆積膠結成海灘巖。潿洲島北港一帶的海灘巖從古瀉湖一直延伸到潮下帶上部,覆蓋於玄武巖之上。

潿洲島北部潮上帶有新老兩道沙堤,南部海蝕崖上有三層海蝕洞,崖腳有兩極海蝕臺,反映了第四紀以來潿洲島一直在間歇地抬升,其幅度可超過20多米。

潿洲島的樹種主要為苦楝、桑、黃葛樹 、樟樹等。新引進樹種主要是木麻黃、臺灣相思、銀合歡和桉類等,主要為木麻黃和臺灣相思構成的防護林。

鱷魚山景區位於南灣西側鱷魚嶺,2009年12月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區。鱷魚山景區內有鱷魚山燈塔、湯翁臺、火山口遺址、龍宮探奇、藏龜洞、賊佬洞、百獸鬧海、海蝕拱橋、月亮灣、珊瑚沉積巖景象、海枯石爛、月亮廣場等景點,還有火山彈衝擊坑、古樹化石、水簾洞、海蝕柱、海蝕墩等地質奇觀。

潿洲島盛塘天主教堂位於潿洲島盛塘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法國巴黎外方傳教士建於1853年,歷時10年建成,主體建築保存較為完好。整座建築主要取材於海底珊瑚沉積巖,運用周密的力學設計建成,是典型的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哥德式教堂,外表高聳的羅馬式尖塔有著"向天一擊"的動勢,造成一種"天國神秘"的幻覺。教堂高13.5米,長56米、寬17米,全用巖石、珊瑚粒及竹木瓦建造,建築面積為1500平方米,教堂內可容納教徒1500人。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連雲港海蝕地貌——獨裁造化 鬼斧神工
    東部海岸附近的小棺材山和北固山、黃窩、高公島和羊山島以及連島和秦山島,巖石節理髮育,受海浪的直接衝擊和空氣壓迫,崖壁基巖遭到強烈的破壞,伴隨著海水的溶蝕和海水攜帶沙礫的撞擊和研磨,形成了高度大致相同的海蝕穴、海蝕洞;怪異嶙峋的海蝕崖、向海傾斜的海蝕平臺和海蝕階地。羊山島海岸附近,最大的海蝕穴直徑達2米,深約1米,可容納5人。這裡的浪蝕溝長約30米,深達6米左右。
  • 中山黃圃海蝕遺址
    它不僅是廣東沿海迄今為止所發現規模最大的海蝕遺址,而且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蝕遺址之一,屬5000年前地殼變化而形成的古海地貌,屬白堊紀紅砂巖礫石地質,其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等在珠江三角洲現存海蝕遺址中,是最完整的地質標本,有著非常獨特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黃圃海蝕遺址揭開了黃圃作為廣東四大古海鎮之一,幾千年滄海桑田的神秘面紗。
  • 海蝕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 有一種風景叫海蝕地貌
    一.美麗中國:海蝕地貌博物館二.有一種風景叫海蝕地貌三.海蝕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四.試題連結讀海蝕崖的形成過程圖,回答下列問題。2015年7月中旬,中山市黃圃鎮海蝕遺址被廣東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這標誌著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將落戶中山黃圃。據了解,黃圃鎮現存的海蝕遺址,是廣東四大古海之一的幾千年滄海桑田的結果,是廣東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海蝕遺址之一。
  • 五彩日出 海蝕奇觀,潿洲島迷人景色引遊客打卡!
    日出時,海平面出現耀眼的光暈,晨光灑向海灘,平臺上一道道的海蝕溝、青苔和海水,在朝陽的照映下,五彩斑斕,十分漂亮,原本藍得讓人心醉的海面此刻也鋪上一層金黃色外衣,甚是壯觀。五彩灘奇特之處不僅在於壯美的海上日出,還有那長達1.5公裡的海岸和數十米的海蝕崖。
  • 海南島的東部,最奇特的海蝕地貌
    它的腳下,就是南海。石頭公園長久以來,受到地殼運動和風化與海水腐蝕的作用,形成了它獨特的海蝕地地貌,海蝕洞穴在海浪的洶湧中迴蕩著轟轟的鳴響;海蝕崖經受著波濤的拍打激起飛灑的浪花;還有那海蝕柱海蝕蘑菇,石頭公園石頭能成為公園,那就說明它有足夠的特點。
  • 浙江同意建立溫州洞頭海島省級地質公園,海蝕地貌景觀突出
    浙江同意建立溫州洞頭海島省級地質公園,海蝕地貌景觀突出 2018-07-0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欣賞火山遺蹟與各種海蝕現象,站在長廊上眺望整個南灣
    在這裡不僅可看到最完整的火山活動遺蹟,還可與燈塔合影,或在長廊上眺望整個南灣,也可以在退潮後在海蝕坑中拾貝。鱷魚山景區內有:鱷魚山燈塔、湯翁臺、火山口遺址、龍宮探奇、藏龜洞、賊佬洞、百獸鬧海、海蝕拱橋、月亮灣、珊瑚沉積巖、海枯石爛、月亮廣場等景點。還有火山彈衝擊坑、古樹化石、水簾洞、海蝕柱、海蝕墩等地質奇觀。遊覽整個景區約需3個多小時。
  • 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成因
    當陸地與海面發生相對升降變化時,這裡的古海岸地貌遺蹟就處於海面的不同高度,便可見到七種地貌類型,分別為:海濱階地、海積平原、海蝕臺、海蝕崖、海蝕柱、海蝕穴、海蝕拱橋。這些地貌歷經漫長的歲月,受地質應力精雕細琢,造型奇特、宏偉大氣,不禁讓人驚嘆大自然神奇之力,可謂神工鬼斧,遠超人力所及,如同神來之筆。
  • 海上仙崖:煙臺長島九丈崖
    九丈崖峭壁燕梭(九丈崖)是景區內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核心的景點,它高約70米,因為千萬年來海蝕的作用,海邊崖壁直立,有些地方大於90度,使崖上崖下形成兩個天地,大有"陰陽割昏曉"的意境九丈崖的山、崖、石、礁、洞千姿百態,各有特點,是旅遊觀光,逐浪趕海的一處難得勝地,同時也是看日落日出的好地方。
  • 平潭:海蝕地貌甲天下 海濱沙灘冠九洲
    在島嶼南面坐落著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崗巖球狀自然風化造型,體積超過樂山大佛4倍的巨天然型石神像——海壇天神,因此,平潭被稱為「海蝕地貌甲天下」。  平潭島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距臺灣僅68海裡,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全島陸域面積370.9平方公裡,海域面積6064平方公裡,素有「千礁百島」之稱。它既是全國第五大島、福建省第一大島,也是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 在大連,有一種風景叫海蝕地貌,連攝影師都驚嘆不已
    海蝕地貌,是指海水運動對沿岸陸地侵蝕破壞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對巖岸岸坡進行機械性的撞擊和衝刷,巖縫中的空氣被海浪壓縮而對巖石產生巨大的壓力,波浪挾帶的碎屑物質對巖岸進行研磨,以及海水對巖石的溶蝕作用等,統稱海蝕作用。海蝕作用有三種:衝蝕作用、磨蝕作用與溶蝕作用。
  • 福建的一座小島,離臺灣最近,被稱為中國的「海蝕地貌博物館」
    這裡被稱為中國的「海蝕地貌博物館」,島上的石頭就是展品,平潭島的港灣區,7級以上大風天數,每年約為125天。地處海灣區的北港村裡,400多戶人家就地取材,用結實的花崗巖建起了一棟棟碉堡一般的石頭房子,能抵禦12級颱風。平潭島沙質細白,海水清澈湛藍,而且面積大,相互連接,背後有蔥鬱的防護林帶,海上有島嶼巖礁。平潭的海蝕地貌甲天下,被專家譽為海蝕地貌博物館。
  • 攀登「破碎堡壘」海蝕柱
    Mayo)的唐派屈克角(Downpatrick Head)佇立著一座名為Dún Briste的海蝕柱,愛爾蘭語的意思是「破碎堡壘」,它與周圍的巖層形成於3億5000萬年前,當時的海水溫度高且海岸線距離更遠。至於這座巖柱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普遍的說法是,1393年從大陸通往巖柱的拱橋在惡略的海況下坍塌了,從而形成了現在的巖柱。
  • 這裡除了旖旎驚豔的海島風光,更有世界一流的海蝕地貌奇觀
    九丈崖位於山東煙臺長島縣境內的長島風景區西北角。距離縣城只有10公裡左右的路程,是遊覽長島時,必不可少的一處景觀。九丈崖,顧名思義,高達九丈的絕壁懸崖,那種高且險峻的外貌給人一種怵目驚人的感覺。也因此成為長島的最具標誌性的景點。
  • 平流尾地質公園海蝕地貌獨特村民自發集資打造福州的天涯海角
    你見過面積一萬平方米的海蝕火山巖平臺嗎? 沿海絕對少有,而且它地處海岸線下,潮水從來沒淹過它! 以這塊海蝕石坪為主體,依託漫長海岸線,將崖壁峭立的海蝕巖洞、海蝕巷道等形態各異的海蝕地貌,打造成一道獨特的濱海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