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個位於三市交界處的縣城,被譽為「天下第一縣」,是堯故鄉

2021-01-08 老西兒侃三晉

運城市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得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華夏民族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更有甚者,在運城垣曲縣發現了「世紀曙猿」,是考古界發現的人類最早用火的實證,被認為是人類起源地,是人類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人類活動跡象。

而位於運城市的一個縣城,它就是運城悠久歷史,深厚底蘊的見證者,它就是絳縣。絳縣位於運城市東北隅,中條山西北麓,它還處於運城、臨汾、晉城三市交界地帶,交通便利,四通八達。

大家可別認為這個處於三市中間地帶的縣城微不足道,因為通常位於省市交界處的地方受困與地理環境,經濟發展都比較緩慢滯後,但是絳縣在春秋時期就是晉國的國都,歷史上著名的春秋晉國國君晉獻公、晉文公、晉靈公的墓都在絳縣,而且據考證,絳縣還是五帝之一帝堯的故鄉,在絳縣周家莊發現的面積高達500萬平米的周家莊遺址,是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最大的人類聚集地。

絳縣的人文歷史追溯起來,甚至可以當中國所有的縣的祖宗,因為絳縣是是先秦歷史典籍中首次出現「縣」這一名稱,有」天下第一縣「的稱號。

悠久的歷史,光輝的起點並沒有讓絳縣的歷史進程一帆風順,歷史上絳縣的區域劃分一直在變動,甚至還有撤銷縣制,劃入其它縣的事情發生,從春秋時期的絳縣到東漢的絳邑縣,再到北魏分為南絳縣和北絳縣,西魏又稱其為「絳郡絳縣」,所屬的行政地也是一再變化。本以為到了近代,絳縣會安穩了,沒想到在1958年11月,絳縣建制撤銷,東部歸翼城縣,西部歸聞喜縣,縣境隸屬同上,到了1961年,絳縣建制才再次恢復。

由於絳縣是人類文明得到發源地,所以這裡文物遺址數不勝數,絳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75處。2004年絳縣橫北村西周墓群的發掘以揭開古倗國地理謎團獲得兩項國家級大獎,繼臨潼兵馬俑之後第二個獲得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一等獎。此外還有周家莊、韓莊等72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以及254處明清古民居,特別是柴家坡古民居群被評為2010年山西省十大考古發現之首。

如果只有文物遺蹟,沒有自然風景,那麼旅遊觀光價值會大打折扣,因為如果那樣,恐怕來的只有考古學家,絳縣的自然風光也是美的不可方物,尤其是東華山森林公園,溪水潺潺、泉水汩汩、山水如畫,美不勝收。

關於東華山還有一個神話傳說呢?據說這裡是小沉香「劈山救母」時,巨斧砍下,山峰開裂,一半留在陝西華陰縣,即名聞天下的西嶽華山,另一半飛越500華裡,落到絳縣境內,則成為 今日之東華山,故西嶽華山東仞,華山西壁均為萬丈懸崖,遙遙相對,如今刀斧劈削印跡尚依稀可見。

東華山山勢奇特雄偉,山奇水美,樹蔥石秀,無山不綠,林草茫茫,一天景各異,一年色不同,絕對是旅遊避暑的絕佳去處。

另外,絳縣的歷史文化古建築也是非常的豐富,位於絳縣衛莊鎮張上村的太陰寺寺內存有中國最大的獨木雕臥佛,更有歷代刊刻大藏經中流傳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大藏經《趙城金藏》,是中國國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被譽為有史以來第一大發心藏經;還有景雲宮、董封戲臺、絳縣文廟等都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近來年,在國家與政府的扶持下,絳縣大力發展科教文衛事業,促進當地人民的就業與勞動保障,大力發展旅遊業,同時開發了生態農業,使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落成於2014年的絳縣東華山滑雪場建設規劃項目為冬季滑雪、夏季滑草和水上樂園,已經成為了當地現代化旅遊的重點項目,不僅為當地人們帶來的生活歡愉,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周邊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文/老西兒侃三晉

相關焦點

  • 山西有個「天下第一縣」,是歷史上第一個縣城,卻源自一個喜劇?
    人們常說: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而運城則是這五千年歷史的優秀代表。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便坐落在運城市內,號稱「天下第一縣」。它是堯文化、晉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曾在此建都,它就是絳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設縣的小城。
  • 山西一「長翅膀」縣城,位於三市交界,更是三省交通動脈,要起飛
    別說了,翼城縣名稱的由來就和鳥的飛行有關,據《翼城縣誌》記載,城在空中飛翔的天空下,山形像鳥飛翔的翅膀一樣,因此得名山形,無名之翼之城,翼城縣名字的由來據說是因為縣城在一座山的下面,山的形狀像鳥一樣展翅飛翔,小小的翼城縣是誰都不能輕視它的,在古代殷時代,它是一個國家,它是唐朝,相傳是帝堯的後裔的封地,悠久的歷史賦予了翼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名勝古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位於城內村南大街西側的關帝廟
  • 昔日是豫東地區小縣城,如今正積極撤縣設市迎來新機遇,令人羨慕
    虞城縣,河南省商丘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東部,豫、魯、皖三省交界處,位於北緯33°43'-34°52'和東經114°49'-116°39'之間,縣境東西寬47.5千米,南北長67.6千米,面積1485平方千米,虞城縣地處中緯度,屬於東部暖溫帶半溼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 山西一「潛力」縣城,隸屬大同,已退出貧困縣,有望「立市」發展
    山西位於我國華北地區,版圖呈現平行四邊形形狀。在各省份中的經濟實力比較靠後,經濟發展較遲緩。然而在最近幾年我國巨大的經濟活力加持下,山西省的社會經濟發展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尤其是隨著高鐵的推進、建設以及開通,山西各大地級市的發展前景也十分不錯。
  • 山東威海榮成市一個鎮,被譽為中國好望角,曾是縣城所在地
    山東威海榮成市一個鎮,被譽為中國好望角,曾是縣城所在地!看看是你家鄉嗎?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如果按鄉鎮劃分,榮成市離韓國最近的鎮就是成山鎮,成山鎮位於膠東半島最東端,是山東省最東端的鎮,成山鎮與韓國(濟州島)的最近距離為94海裡(約174公裡),成山鎮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歷史悠久,秦始皇和漢武帝也在這裡留下了足跡,明代這裡設有衛戍邊,被稱為成山衛。
  • 河北一座「實力」小縣城,距離北京僅220公裡,未來或將撤縣立市
    河北在近年來的發展也是非常耀人眼球的,尤其是在我們談到河北省的時候,首先會想起它的省會城市石家莊,石家莊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其經商環境和投資環境在國內也是數一數二的。另外一個還有「經濟大市」唐山,我們知道唐山在偉人過世的那一年發生了非常大的地震災害,億萬國人為之震驚。
  • 山西一「大福臨門」縣城,天賜5000萬噸石膏礦,或將「撤縣設市」
    文/小螞小蜂看天下(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天空一直都在,是雲來了又去,要揣著一口袋的快樂,滿載而歸。山西省,地處我們國家華北地區的一座低調的省份,這裡的地形地勢呈現出平行四邊形,在我們初高中開始接觸地理學的時候就清楚的知識,這裡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市我們華北地區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在2019年,全省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026億元,雖不及東部發達城市,可是也在不斷地突破。在小夥伴們眼裡,在山西有著很多著名的城市,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長治市。
  • 大同可能「融合」的兩座縣城,若能成功,或將「撤縣立市」
    古代的山西堪稱是中華文明的最核心地帶,無論是政治、經濟或文化方面,山西都是無可爭議的全國排名前茅的省份之一,但在短短的數百年內就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既令人唏噓又讓當地人無可奈何。其實想要改變目前的現狀也不是不可能,甚至說現如今就有許多的類似的例子可以借鑑學習,那就是縣城「融合」或者是說「合併」。
  • 江蘇即將騰飛的縣城,以水晶產業聞名世界,未來或將「撤縣立市」
    說起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位於長江沿岸的江蘇省肯定是榜上有名,權威部門發布的相關經濟數據顯示,江蘇僅低於全國各省經濟總量排名第一的廣東,與其他地方還有較大差距,所以「蘇大強」的名聲好像一點都沒吹,如果整體經濟實力在前列,江蘇省各地區也一定有很高的經濟發展水平,江蘇省各城市如南京、蘇州、
  • 常州這座縣城厲害了,入選百強縣市,將撤縣設區,進入無縣狀態!
    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主要城市在建設的各個方面都非常突出,甚至一些縣鎮和小城鎮也跟隨著經濟發展的趨勢而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黑馬城市的出現也促進了我國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我今天要說的是,常州的一個縣城真是太神奇了,這個縣城已被選為全國排名前100位的縣市之一,可以說發展潛力巨大,我還相信,將來有機會撤縣設區,將進入無縣狀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縣的獨特魅力!
  • 福建或將再添「猛將」,被稱「中國最美麗的山城」,未來有望撤縣設市
    尤其是近年來「撤縣設市」政策的實行,更是讓很多城市為了爭奪這一名額,而拼命舉薦著自己。如果能將境內的縣城升格為縣級市,對於這個城市的發展來說,是非常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的,而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現如今在福建境內的龍巖市。
  • 安徽六安的一個小縣,人口68萬,被譽為「中國第二大將軍縣」
    金寨縣,率屬於安徽六安,位於皖西邊陲、大別山腹地,地處三省七縣二區結合部。西、南兩面與河南省、湖北省毗鄰,總面積3814平方公裡,轄23個鄉鎮、1個現代產業園區,219個行政村,10個社區,總人口68萬,是安徽省面積最大、山庫區人口最多的縣。
  • 山西晉中市這個縣,緊靠陽泉市,擁有「中國十大名村」大寨
    在「農業學大寨」之前,還有「工業學大慶」,大家都知道大慶是一個地名,而大寨其實也是一個地名——大寨村(大寨鎮),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今天我想簡單了解一下昔陽縣和大寨,昔陽縣位於晉中市東北部,地處山西省和河北省交界處,地理位置獨特,昔陽縣位於晉察冀的界山太行山西麓,與河北省接壤,卻隔著一座重山。
  • 山西陽泉一個縣,是山西第二個擁有高鐵動車的城市
    山西省陽泉市有3區、2縣,這3個區的名字取得很「隨意」,城區、郊區、礦區。還有盂縣和平定縣兩個縣。從地理位置上看,城區、郊區、礦區以及平定縣城,它們都聚集在一塊。只有盂縣縣城距離市區較遠,在市區北部約20公裡處,顯得有點「孤零零」的。
  • 南陽一縣城前途光明,被三座「新一線」城市圍繞,成功入圍百強縣
    這個縣城就是內鄉縣,內鄉縣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境內。近年來,南陽市一直處在發展商生期,綜合實力也處於全省前列。在南陽的帶動下,南陽市內鄉縣也開始快速發展,並在近年來成為了一座極富潛力的縣城。在地理上,內鄉縣處於武漢、鄭州以及西安三座新一線城市的交界處,再輔以便利的交通條件,內鄉縣明顯具備了人口引流條件。而內鄉縣自身的旅遊資源也很豐富,這也是國慶期間大部分都願意前往內鄉縣的主要原因。
  • 陝西「迷你」地級市,還不及周邊縣城大,與西安關係緊密
    這個地方就是陝西的銅川市。銅川市是陝西的一個省轄地級市,下轄只3區1縣,佔地面積只有3800平方公裡,人口80多萬人,可見其規模是比較小的。它的轄域面積是陝西省中最小的,略小於鹹陽。銅川甚至連周邊縣城大都沒有,怪不得很多人都稱銅川市是陝西的「迷你型」的地級市了。
  • 陝西最宜居的三個縣,漢中、寶雞各一個,還有一個「西安後花園」
    但恰恰是給人以隴上高原的西北地區,很多縣城並不是黃土、窯洞,當地人不需要嚮往江南,因為這些地方自己就是塞上江南。陝西位於西北內陸腹地,西出就是甘肅省,在地理環境上陝西給人的印象就是「黃土高原」,看起來對人類很不友好,但是陝西作為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核心發祥地之一,還有14個朝代在陝西建都,包括4個大一統王朝建都西安,陝西若沒有一個宜居的環境,如何能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長盛不衰。
  • 文化山西:黃河三大古渡、長城六口、太行八陘各是什麼
    相傳大禹治水時,休息於柏樹之下俯察河勢,並乘船東下,鑿開三門,導河入海。後人將此樹稱為神柏,並建廟以祀,其地則稱「大禹渡」。大禹渡位於秦晉豫三省交界處,系山西南大門,歷史上是經濟文化發達之地,水陸交通要衝,是歷代驛道和鹽運的必經要道。【茅津渡】茅津渡在今山西省平陸縣城南。
  • 山西晉城的一個縣,縣城到底在哪?三個地圖竟然給出了三個答案!
    上篇文章在寫晉城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澤州縣的縣城在哪?小編查看了百度地圖、搜狗地圖和谷歌衛星地圖,三個地圖竟然給出了三個完全不同的答案。看完,小編懵了……趕緊查資料,原來澤州縣政府駐地長期位於晉城市區,並不在自己管轄的澤州縣境內,導致澤州縣長期處於有縣無城的尷尬境地。直到2018年11月19日,澤州縣政府才正式揭牌搬遷到所轄的金村鎮,澤州縣終於告別了有縣無城的歷史。
  • 煙臺棲霞有個地方叫「百吉莊」,位於三個縣級市的交界處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棲霞市的蘇家店鎮境內,名叫「百吉莊」。百吉莊村的位置比較特殊,也位於棲霞、龍口、招遠三個縣級市的交界處,此前已經給大家介紹了龍口的顏家溝、招遠的樂土夼,再加上此次的棲霞百吉莊,三個縣級市交界處的村莊,算是都看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