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岡珀茨模型,科學家計算出人類壽命極限為124歲,準不?
一個人的壽命,指的是他從出生到去世這個階段的時間長短。而壽命極限,則是壽命的最大值,通俗點講就是一個人最多能活的歲數。生命何其珍貴,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所以追求長壽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很平常自然的事情。
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不同歷史時期的人類平均壽命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就拿中國來說,由於原始社會缺乏科學技術,那時候的人應對自然災害能力弱,生活條件也差,再加上野獸的襲擊,人們的平均壽命僅為14歲左右;18世紀初,人類的平均壽命增長到35歲;而在醫療科技發達,人們生活富足的現時代,人類平均壽命達到了77歲。
從中可知,長期以來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呈現出增長的趨勢,而且這種趨勢不會反彈,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達到某個界限。不單單是中國人,世界各國人都是一樣的,畢竟有一個詞叫做「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上全人類的平均壽命在不斷延長,人類壽命極限問題就出來了。一個人最多能活多少歲?科學家結合三種計算方式,得出了人類壽命的極限值。
方式一,根據哺乳動物的成長發育規律計算其最長壽命,再參照此結果估算出人類的壽命極限。1961年,美國學者海爾弗利從一個實驗中發現,哺乳動物在成長過程中,其胚胎細胞的分裂和發育遵循一定的規律,每隔相同時間分裂一次,直至衰老死亡。胚胎細胞分裂的總次數乘以發育周期,即為哺乳動物的最長壽命,以此來估算人類的壽命極限。畢竟人類也是哺乳動物的一種,這是此方式的基本依據。
方式二,根據人體細胞的分裂及發育周期進行計算。此當時跟方式一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直接用人類自身的細胞代替了哺乳動物的胚胎細胞。還是以上規律,人體細胞的分裂次數和發育周期相乘,就可以得出人類的壽命極限值。
方式三,利用岡珀茨模型進行計算。岡珀茨模型的作用是用於描述種群的消亡規律,最初是由岡珀茨提出的。該模型有一個複雜的方程式,可以演算出包括人類在內的種群的極限壽命。此模型準確度相對較高,得出人類的壽命極限值是124歲。
當然了,無論哪種方法,推算出的人類壽命極限值都是純理論而已。要計算出一個確定的壽命上限是不可能的,因為壽命在生理學上已不再是一個固定常數,至於它能否無限延伸還有待科學研究。作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締造者,人類長久以來不斷地打破著生命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