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0月23日無錫訊(徐佳) 今年9月,隨著「雲林新韻」政務微信上「雲林好鄰裡」和「公益之星」兩場網絡公開票選的發布和啟動,無錫雲林街道「雲林一家親」社區文化節徐徐拉開帷幕。文化節將通過20餘場活動展現思鄉情濃,讓居民們體會以社區為家,同社區共榮,感受繽紛雲林新生活。
「曾經的安土重遷,維繫的是鄉音鄉愁,如今的家園共建,需要的仍是時光與人心。想來你依舊懷念『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的鄉村光景,但是欣欣向榮的社區新家園,又何嘗不煥發著共生與希望的魅力?」作為2009年成立的年輕街道,擁有大片成規模集中安置小區、轄區外來人口7萬餘人的雲林,對於「如何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熱愛這片土地?」這一問題曾作出過深入的思考。在打造精細化城市治理、完善人性化物業服務等硬體建設過程之外,凝聚紮根雲林的文化精神,融注暖心暖意的和諧氛圍更能喚起每一位居民對「雲林」的認同。
2013年6月,為解決跨轄區混居問題,雲林街道通過社區調研、人口歸戶,在雲林苑撤銷並重建5個社區,按屬地管理原則,進一步加強基層自治建設。隨著建設發展的進程不斷加快,新市民群體的不斷融入,各類民生問題和矛盾也在漸次生成,失獨老人的居家養老怎樣落實?社區文化惠民活動怎樣創新?未成年人假期學習內容怎樣豐富?不良的公共行為怎樣規避?面對安置社區治理日益凸顯的複雜性和根本性,如何在更新理念、理順機制、拓展內涵的發展邏輯中將黨建引領、群眾參與、三社聯動的安置房小區多元共治新格局變為現實,提高「社區即家園」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讓「雲林一家親」的理念和內涵深入人心,成為金秋時節這一場社區文化節的緣起和目標。
翻開活動方案,「雲林一家親」社區文化節整體以樂助、樂學、樂愛、樂活、樂頌五個主題為引領和線索,設計籌劃了20餘場「地氣足」「人氣高」的群文活動,旨在展現和弘揚雲林的社區居民以舉手之勞共創美好、健身悅動回歸生活、終身教育尚學尚文、情暖意長本是一家、鄰裡風採心口相傳的精神風貌,傳遞鄰裡間互知、互敬、互幫、互信、互促的和合理念。
除文藝演出、體育比賽、趣味遊戲等常規形式,公益項目路演、雲林「朗讀者」等活動形式更具特色亮點。
在10月20日的「雲林公益新動力 樂助鄰裡一家親」開幕式現場,來自雲和社會組織孵化中心的11家社會組織通過展位互動、組織展示等環節,現場路演,招賢納士、細數家珍。
八年來,無錫雲林街道的文化遺存開發利用有序,雲林文化新品格提煉成型;120餘位文藝骨幹點燃星火,引領出群文事業發展春潮;大批「雲林工匠」「最美志願者」「學習型家庭」可親可敬,傳揚著身邊人的正能量;雲和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和註冊志願者攜手前行,厚植出志願公益文明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