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僅2位!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餘同普榮獲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

2020-12-13 瀟湘晨報

三湘都市報5月12日訊(通訊員 任彬彬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近日,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揭曉,因在強雷射驅動粒子加速、超短X/γ射線和正電子源等領域取得的傑出成就,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餘同普榮獲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據悉,全國僅2位中青年科學家獲此殊榮。

餘同普於2017年入選 「湖湘青年英才科技創新人才計劃」 ,同年獲得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主要從事強雷射等離子體物理和非線性光學研究。近年來,餘同普帶領雷射等離子體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填充有近臨界密度等離子體的雙錐靶方案、首次建立了穩定質子加速的「三界面」模型、首次發現了微型靶中的類betatron振蕩現象,相關成果未來將應用於材料無損檢測、輻射醫療、成像、反恐和國防等領域。

依託「天河」超級計算機,餘同普團隊長期從事強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研究。餘同普及團隊近年來提出的多離子組分靶方案得到英國盧瑟福實驗室、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和馬克思·波恩研究所、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等七組實驗結果的證實,並被廣泛採用於後續質子加速研究。其在國際頂級雜誌《物理評論快報》《自然·通訊》和《科學·進展》等發表高質量論文100餘篇,有關成果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傑哈·莫羅(Gérard Mourou)等關注。

據悉,王大珩光學獎的前身是1996年設立的中國光學學會科技獎,之後通過中國科技部批准更名為王大珩光學獎。王大珩光學獎至今已設立24年,先後評選出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獲獎者25名,學生光學獎獲獎者261名。許多獲獎人員成為學有成就的科學家,貢獻突出,其中多人擔任科技部門、科研單位、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相關負責人,多名科學家當選為「兩院」院士。

【來源:三湘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國防科大餘同普教授榮獲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
    華聲在線5月12日訊(通訊員 任彬彬 陳婷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記者今天從省科技廳獲悉,在日前揭曉的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評選中,因在強雷射驅動粒子加速、超短X/γ射線和正電子源等領域取得傑出成就,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餘同普榮獲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
  • 湖南青年科技創新人才餘同普榮獲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
    紅網時刻5月12日訊(記者 何青 通訊員 任彬彬 陳婷)近日,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揭曉,因在強雷射驅動粒子加速、超短X/γ射線和正電子源等領域取得的傑出成就,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餘同普榮獲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全國僅2位中青年科學家獲此殊榮。
  • 深圳大學又一在讀博士生榮獲王大珩光學獎
    近日,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以網絡視頻形式成功召開,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7級博士生張峰榮獲本屆「王大珩光學獎-學生光學獎」。張峰同學2017年入深大攻讀博士學位,在深圳大學教授徐世祥和張晗的指導下從事二維材料非線性光學和超快光譜性質研究。其研究的內容為二維材料在強雷射作用下引發的的光學非線性和光生產物,如自由載流子、激子、等離激元動力學及其調控特性,這對於構建相關光電子器件,如鎖模雷射器、光電探測器、太陽能電池和發光器件具有重要意義。
  • 深圳大學在讀博士生張峰榮獲王大珩光學獎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4月1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近日,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以網絡視頻形式召開,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7級博士生張峰榮獲本屆「王大珩光學獎-學生光學獎」。據悉,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共評選出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獲得者2名、高校學生光學獎獲得者30名。
  • 深大在讀博士生榮獲王大珩光學獎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馬璇)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日前以網絡視頻形式舉行,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7級博士生張峰榮獲本屆「王大珩光學獎-學生光學獎」。這是深大在校博士生第二次獲得該獎項,此前,該校博士生葛顏綺曾獲得2018年第十五屆「王大珩光學獎-高校學生光學獎」。
  • 南開大學博士生再獲王大珩光學獎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日前,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揭曉。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2016級光學專業博士生謝博陽榮獲本屆「王大珩光學獎——高校學生光學獎」。至今,南開大學已連續16次獲得該獎項。
  • 電子科大博士生再獲王大珩光學獎!從33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
    近日,中國光學學會(COS)公布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評選結果。在學生光學獎的評選中,電子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蔣亞東教授指導的博士生袁震從來自31所高校的33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榜上有名。△2019年第十六屆王大珩光學獎學生光學獎獲獎者名單袁震同學在蔣亞東教授的悉心指導下,自2012年起一直從事敏感薄膜與傳感器技術研究。
  • 【姑蘇晚報】王大珩:中國光學之父(組圖)
    1937年七七事變後,王大珩進入南京國民政府兵工署彈道研究所,從事彈道測量工作。1938年,王大珩在漢口考取了第三屆庚子賠款留英公費生,進入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攻讀應用光學。 1941年轉入雪菲爾大學,在世界著名玻璃學家W.E.S.特納(Turner)教授指導下專攻光學玻璃。後進入伯明罕昌司(chance)玻璃公司任研究員,從事光學玻璃研究工作。
  • 清華大學7位教師9位校友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清華新聞網10月21日電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包括10名特別獎。清華大學有7位教師9位校友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位教師2位校友榮獲特別獎。
  • 交大2位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交大2位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二完成人)、國際燃燒學會傑出研究獎、伯納德·劉易斯獎、亞太燃燒會議青年研究員獎等。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現任第38屆國際燃燒會議分會共同主席、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等社會兼職。
  • 中北大學祁貴生教授榮獲「第十二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創新獎」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2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胡慧萍 趙慧鵬)9月15日,在北京召開的2020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上,第十二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隆重頒發。本屆共評選出成就獎5名、創新獎14名、青年獎30名。
  • 中國光學學會:會聚光學人才 建設科技力量
    1979年12月10日,中國光學學會在北京政協禮堂正式成立。「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任第一屆理事長。從小孔成像到中國光學學會成立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錄光學知識的國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墨翟(公元前408—376年)及弟子所著的《墨經》中,就記載著有關光的直線傳播和光在鏡布反射等現象。
  • 第十六屆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17日上午,第十六屆(2020)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第十六屆(2020)光華龍騰獎·抗擊疫情特別獎獲獎人合影  第十六屆(2020)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獲獎者合影  曹畢飛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首飾設計負責人  陳慧聰 泉州市範特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 中北大學張治民教授獲第八屆「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近日,第八屆「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中北大學張治民教授榮獲特等獎。本次評審共評出22位獲獎者,其中,特等獎1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1名。這是中北大學首次獲得該獎項。
  • 11位清華校友入選「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名單 16位校友在「最美...
    馬偉明(1996屆博,電機系)馬偉明,男,漢族,中共黨員,1960年4月生,江蘇揚中人,1978年10月入伍,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第一、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一、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榮獲首屆中華人口獎特別榮譽獎。
  • 全國第7!我國又一重量級名單公布,山東大學5位教授赫然在列!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網公布了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名單,山東大學2人獲獎。在2016年以來中國青年科技獎的三次評選中,山東大學共有5人獲獎,獲獎人數位列全國高校第七。本期推送,一起去領略這5位教授的風採吧。
  • 「第8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學技術交流大會」(AOPC 2019)順利閉幕
    第8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學技術交流會(AOPC2019)於2019年7月7日-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 盤點中國光學大師們的事跡
    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等7個主幹學科均已建成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光學、光學工程、物理電子學等核心學科成為國防特色學科,光學工程成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如今,學校光電技術特色明顯,擁有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別大學科技園、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光電產業科技創新平臺,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共建協同創新聯盟,開啟高校與行業發展的新模式。
  • 湖南大學教授榮獲2019年教育部青年科學獎 全國僅10位
    紅網時刻12月24日訊(通訊員 李妍蓉)12月20日,2019年全國高校科技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為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獲獎代表頒獎。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雙印教授榮獲「青年科學獎」,該校土木工程學院李念平教授、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金灘教授分別牽頭完成的兩項成果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