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後,很多人談「核」色變。一些號稱可防核輻射的用品也開始在網上熱銷。這些用品真能防護核輻射嗎?有關專家對此明確表示,有些所謂防核輻射用品並無科學依據。
防核輻射用品網上熱銷
昨天,記者登錄某大型購物網站,輸入「防核輻射」幾個字,馬上出現了近4000個相關商品,從防核輻射的面具、口罩,到防核輻射的服裝、手鍊,甚至還有用於測試核輻射的檢測器,各種號稱防核輻射的用品應有盡有。
記者看到,近來防核輻射商品的銷售絕對得用「火爆」來形容。如一款防核輻射服,近30天售出278件,而3月11日前成交的只有30件。一款「防核輻射」口罩近一個星期就賣出了822件,較之前的一星期銷售翻了20多倍。記者和幾家經營防輻射服的網店店主聊天,他們都表示從3月15日起,顧客漸多,不少防輻射商品的銷量已經超過平時的一倍以上。
記者發現,很多店家除了特別在商品上註明可防核輻射外,還不惜篇幅介紹福島核事件,商品說明上註明核輻射的危害,提醒購買者核輻射不可不防。
普通用品搭「防核」快車
記者在購物網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這些熱銷商品中有很多明顯的「搭乘」痕跡,不少店主搭「防核」快車,迅速出貨。
記者觀察發現,花樣繁多的所謂防輻射服,大多是孕婦穿的防輻射服。還有一款「防核輻射服」的產品介紹中明確表示,該防護服對低危害化學液體的輕度飛濺,噴淋,以及有害乾燥粉塵起保護作用,適用於一般保潔、維修與維護作業,其中並未提到有防止核輻射的作用。一款「防核輻射口罩」,在其還未來得及更換的產品說明書介紹,其功效是「防塵,防流感病毒。」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一些原本裝飾用的手鍊也打了「防核輻射」的廣告。如一些店家的白水晶鏈、紅石榴石鏈、天然碧璽手鍊,統統在前面加了「防核輻射」的字樣,如果這些手鍊真的有用,那麼核輻射就一點也不可怕了。此外,平時常能買到的活性碳,也被打上了「防核輻射粒子」的標籤。
防磁輻射不等於可防核輻射
這些網上熱銷的防輻射用品果真有用嗎?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原所長、復旦大學教授顧乃谷表示,普通防輻射服只能為人體屏蔽掉部分電磁輻射,對於放射性物質釋放出的射線毫無防護作用。
顧乃谷解釋說,對人體影響最大的核素是碘-131和銫-137,這些放射性物質會不斷向環境中釋放β、γ射線,其能量分別高達0.6百萬電子伏特和0.36百萬電子伏特,所以普通的防輻射服起不到防核輻射的效果。
地震或推高
國際航油價格
昨日國際航協首次就日本大地震給全球航空運輸業所造成的潛在影響做出評估,認為全球航空市場將遭受何種程度的損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日本經濟的復甦情況,同時由於日本煉油廠受地震損毀,近期航空燃油價格或上升。
日本是全球航空運輸業的重要一環。日本航空業的定期航空運量佔全球航空業的6.5%,營運收入佔10%,達到625億美元。災難對日本國內航線市場的衝擊最大,另外在國際航線方面,按與日本航空市場的密切程度,排名前10的國家和地區,首當其衝的是中國,日本航線收入佔到23%;中國臺灣和韓國各佔20%,第三名是泰國佔15%,接下來依次是美國、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另外,法國是歐洲地區受影響最大的國家,日本航線佔到7%。
國際航協(IATA)表示,航空市場將遭受何種程度的損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日本經濟的復甦情況。(記者 沈勇)
相關報導
質檢總局要求做好對日輸華食品放射性監測
記者21日獲悉,國家質檢總局已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對日本輸華食品進行放射性監測,確保日本輸華食品安全。
日本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後,質檢總局深為關切。鑑於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嚴重性和不確定性,質檢總局已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對日輸華食品進行放射性監測,確保日輸華食品安全。
2010年,日本與中國雙邊貨物貿易額達到3030.6億美元,其中我國從日本進口農產品貨值5.93億美元,佔去年我國從日本進口總貨值的0.33%。截至去年底,中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地。
此前,質檢總局已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加強對放射性物質入境的風險分析,切實做好口岸核輻射物質監測工作。
香港貿發局:全球電子業供應鏈將受衝擊
香港貿易發展局21日表示,日本是全球電子產品零部件的重要生產基地,此次地震、海嘯及核電廠輻射洩漏危機,必將影響到全球電子業供應鏈的整體運作。
貿發局在最新一期周訊中指出,全球約20%的重要電子產品均由日本供應,如記憶系統零部件、電子半導體等,有關零部件大部分出口至其他地方進行組裝。此次日本地震危機使得零部件供應出現問題,將會影響到其他地區的生產活動,最終將會影響全球電子業供應鏈的整體運作。
貿發局首席經濟師梁海國表示,由於電子產品及零部件佔香港出口一半以上,相信此次地震對香港整體出口也會造成一定影響,預計有關衝擊會在未來3至6個月內逐步浮現。 (欣華)
- 記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