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德公司:蔡英文拒「九二共識」 臺海危機風險陡增

2020-12-25 環球網

美國軍方智庫蘭德公司近日發表《對華衝突風險再評估》報告書,列舉中美近年來可能發生衝突的原因,在臺灣篇中指出,隨著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發生臺海危機的風險陡增。

報告認為,依照中國軍隊目前的現代化進程,美國協防臺灣的難度愈來愈大,臺海一旦有事,中國可能會先使用「網絡戰」等軟殺傷手段先癱瘓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預警系統,並搶先用地對地飛彈攻擊美軍在亞太區域的重要軍事資產,進而兩國衝突可能在經濟、金融領域螺旋上升,最終爆發全面戰爭。

臺灣《旺報》報導,蘭德公司是在10月3日發表受美國軍方委託而撰寫的16頁《對華衝突風險再評估》報告,這是2011年蘭德公司相關報告的續集。

報告在「臺灣可能成為中美衝突原因」的篇章中指出,自2016年1月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兩岸關係日益緊張;蔡英文拒絕承認包含一中政策的「九二共識」,引發中國大陸不滿;中國大陸因此凍結兩岸官方來往、減少陸客赴臺旅遊、讓幾個「邦交國」與臺灣斷交,並不斷派遣轟炸機繞臺顯示其增長的軍事力量,而只要兩岸對「九二共識」的分歧依然存在,兩岸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就持續存在。

美在亞太區軍事資產可能被攻擊

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如果對臺發動攻擊可以有多種手段,包括封鎖臺灣港口,及轟炸臺灣特定目標;而美國反制的核心目標是避免中國大陸強制佔領臺灣全局,包括阻止中國獲得臺海的海、空控制權,並防範中國實施對地飛彈攻擊所造成的影響,而要達到這兩大目標,美軍只能對大陸本土目標發動攻擊;中國對此也相當了解,因此可以預期中國會搶先攻擊美軍在該區域的軍事資產。

報導中表示,武裝衝突對臺灣軍事、經濟、社會造成的損害無可避免,且隨著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進程,美國完成協防臺灣任務的能力正受到侵蝕;中國已經部署足以威脅美國空軍基地、航空母艦等力量的投射平臺,及同時威脅臺灣本土防衛的能力,「這也造成美軍直接防衛臺灣變得極具挑戰性,在未來幾年也會變得越加困難」。

網絡戰 經濟戰螺旋上升 甚至可能全面衝突

報告稱,解放軍還可能會通過網絡戰對美軍進行軟殺傷,此舉不但會干擾美軍的情報搜集,且一旦臺海有事,解放軍首先就會攻擊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早期預警系統,太平洋司令部必須加強相關網絡力量加以防範。

報告說,中美網絡戰一旦開啟,中國就會攻擊美國的衛星、通信、計算機、智能監控及太平洋地區的指揮自動化系統(C4ISR),美國當然也會予以反擊,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美中網絡戰對抗的螺旋升級,將對美中股票、貨幣、信貸和貿易市場帶來巨大衝擊;儘管沒有生命損失,但對雙方的經濟損失將會相當巨大,美中在因臺灣問題開啟的網絡戰中將沒有贏家,且可能因此導致美中全面軍事衝突。

臺媒:武統言論、時間表頻頻出現皆因蔡英文政策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武統」的言論、時間表等頻頻出現,臺灣「中央日報」網絡版發表評論認為,這都是因為兩岸關係自民進黨執政後的一年零五個月來,發生了重大的逆向變化,蔡英文當局應務實審慎處理兩岸關係,以免陷臺灣於萬劫不復。

文章說,今年7月間,熟悉臺灣政情的美聯社前駐臺記者溫逸德(Peter Enav)撰文指出,大陸對臺灣發動軍事攻擊的三大條件(政治作用無效,只能靠軍事手段;有充份的軍事準備;國際阻礙不大)已經成熟,將會在2018年下半年實施以武力統一臺灣。他認為,縱使國民黨於2020年取得執政權,但改變不了大陸分析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已經喪失,除非臺灣的政黨輪替能讓和平統一的希望重燃。

10月1日,一向編輯嚴謹的香港《亞洲周刊》刊出了「臺灣面對武統變局」的封面報導,指出完成兩岸統一是大陸的重大任務,時間點應該落在中共建黨一百周年的2021年。報導也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和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的觀點說,中共十九大在十月下旬結束後,其對臺政策會加強推動兩岸統一。

10月3日,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院」的中國事務專家易思安(Ian Easton)在其新書中指出,大陸軍方已經擬定好在2020年以武力攻佔臺灣的方案,先針對一千個目標發射大量飛彈,再向十四個灘頭發動攻擊,最後是以四十萬部隊登陸展開地面作戰。

10月5日,臺灣《中國時報》引述大陸學者鄧聿文說,大陸可能於2019年提出大陸版本的兩岸和平協議,以促兩岸政治談判;如果民進黨當局拒絕,即證明其「臺獨」意圖,那麼大陸將更有理由依據《反分裂國家法》以「非和平方式」來處理兩岸關係。

上引「武統」臺灣的時間較集中在2018年至2021年間,這段時間涵蓋了2018年臺灣的地方選舉、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2020年臺灣大選、2021年中共建黨一百周年,每一件事都攸關兩岸關係大局。也就是說,如果臺灣的執政者仍沿著否定「九二共識」及持續「去中國化」以推進「臺獨」,那麼兩岸當局之間的關係只會愈趨緊張對立。

而當和平統一失去希望時,武力統一便成為不得不然的選項。這是在臺灣執政的蔡英文、民進黨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

相關焦點

  • 美報告:蔡英文拒「九二共識」陡增臺海風險 美軍難以協防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臺媒稱,美國軍方智庫蘭德公司近日發表《對華衝突風險再評估》報告書,列舉中美近年來可能發生衝突的原因,在臺灣篇中指出,隨著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發生臺海危機的風險陡增。報告認為,依照解放軍目前的現代化進程,美國協防臺灣的難度愈來愈大,臺海一旦有事,中國大陸可能會先使用「網絡戰」等軟殺傷手段先癱瘓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預警系統,並搶先用地對地飛彈攻擊美軍在亞太區域的重要軍事資產。據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0月7日報導,蘭德公司3日發表受美國軍方委託而撰寫的《對華衝突風險再評估》報告,這是2011年蘭德公司相關報告的續集。
  • 馬英九質問蔡英文:為何承受戰爭風險,也不願接受「九二共識」?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臺北8月22日電(記者 吳濟海 傅雙琪)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22日表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廢棄兩岸政治互信與共同政治基礎,對外關係向美傾斜,「聯美抗陸」使得臺灣捲入「大國鬥爭
  • 陸學者:蔡英文上臺兩年 讓臺海危機爆發可能性大為增長
    ,使得臺海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據香港中評社5月18日報導,陳先才16日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舉行的一場「臺灣政局走向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表示,自民進黨2016年5月20日在臺灣地區上臺執政以來,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導致海峽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基礎不復存在,兩岸關係發展呈現持續下行發展的態勢,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勢頭和進程面臨嚴峻的挑戰,臺海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大為增長。
  • 蔡英文有算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成本?
    蔡英文有算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成本?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針對兩岸互動問題表示,「不能為談判而談判,也不能夠為了談判,去接受不能接受的條件或政治前提」。這是在為她自己上任後兩岸制度化協商中斷,進行自我辯護。至於她所謂的不能接受的條件,指的就是「九二共識」。
  • 蔡英文連任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國臺辦再作四點回應
    以下為相關內容實錄:中新社記者:蔡英文在勝選之後提出所謂「和平、對等、民主、對話」是兩岸重啟良性互動、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馬曉光: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支持縱容「臺獨」分裂活動,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挾洋自重,不斷拋出充斥「兩國論」的分裂言論,肆意攻擊大陸,煽動兩岸敵意,升高兩岸對抗,這是導致兩岸關係惡化、協商對話中斷、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的根本原因
  • 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問題很嚴重
    在辯論中,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承認1992年香港會談的歷史事實,僅是「相互諒解、求同存異」,而且她認為「『九二共識』只是一個選項,不是唯一的選項」,等於她並不接受「九二共識」,卻一廂情願地期盼兩岸坐下來談,自認為「只要誠意溝通,相信兩岸關係可維持穩定」。
  • 蔡英文上臺兩年兩岸關係大倒退 臺海危機可能性大增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環球時報記者盧長銀】5月20日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兩周年的日子,或許是因為實在沒有政績可言,蔡英文當天並沒有按慣例發表政策性演講,而是選擇在網上與網友進行簡單互動。
  • 國臺辦回應蔡英文言論:撼山易 撼「九二共識」難
    原標題:國臺辦回應蔡英文言論:撼山易,撼「九二共識」難!針對蔡英文勝選後提出所謂「『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對話是兩岸重啟良性互動,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的言論,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在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上作出回應。
  • 轟蔡英文罔顧兩岸 陳先才:臺海危機爆發可能性大增
    中國臺灣網5月20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時逢蔡英文執政滿兩周年,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陳先才表示,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甚至不斷做出損壞兩岸關係的動作,而與此同時,美方又大打臺灣牌,這兩岸關係面臨嚴峻的挑戰,臺海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大為增長。
  • 專家:蔡英文以「民意」拒絕「九二共識」十分荒謬
    華廣網7月30日刊載江蘇省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文章指出,蔡英文所謂的不支持「九二共識」的民意是受到民進黨、綠營長年操弄、裹脅的結果。沒有民進黨、綠營的刻意操弄,島內不會有如此的「民意」。民進黨對少數反對「九二共識」的「民意」應負主要責任。蔡英文依這種「民意」對待、處理兩岸關係,無疑是兩岸關係、臺灣前途的悲哀。
  • 蔡英文首度明確拒絕「九二共識」,國臺辦回應
    蔡英文明確拒絕「九二共識」  據中國臺灣網7月22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一直對「九二共識」採取模糊避談態度。不過,日前她在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資深副主編萊利·韋茅斯(Lally Weymouth)採訪時,首度清楚拒絕「九二共識」,稱「要求臺灣政府違反民意,去接受對方設限,可能性不大。」
  • 泰國華人華僑反對蔡英文迴避「九二共識」
    人民網曼谷5月24日電 (記者楊謳) 泰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總會5月23日舉行「反對蔡英文迴避『九二共識』」座談會。嚴正抗議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於5.20上任講話中,刻意迴避「九二共識」。與會泰國華人華僑表示,將攜手共同應對民進黨當局,遏制「臺獨」。
  • 馬英九蔡英文衝刺階段激辯「九二共識」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在6日舉行的臺灣「大選」最後一場電視政見發表會上,馬英九和蔡英文就「九二共識」等兩岸議題展開激辯。馬英九再次批評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將使臺灣變成高風險地區,人民無法安心。
  • 蔡英文明拒「九二共識」?她敢!
    ­  有媒體就此觀察論斷:「蔡英文首度正式拒絕九二共識」。 蔡英文的發言人黃重諺卻感覺「冤枉」,他認為,並非外界所解讀的是拒絕「九二共識」;有關「九二共識」,在蔡英文就職演說中有很清楚的說明——這話真真是視天下有正常閱讀能力的人為盲瞽,「5·20」講話何曾就重申「九二共識」著墨半個字?­  壓力­  對普通人來講,說你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往往源於調笑和臆測。
  • 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
    蔡英文說:民進黨再「執政」時,可以不接受「九二共識」。屆時,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早已實現了直航、陸客來臺,也可能已實現了臺灣加入WHO等;到了那個時候,民進黨究竟只是「不接受」九二共識,抑或也「不接受」直航、陸客來臺及臺灣加入WHO?     民進黨正在重建其兩岸論述。最重要的是:整個論述必須趕在國民黨的前頭,而不能被國民黨甩在後頭。
  • 蔡英文就職演說架構曝光 關於九二共識是這麼處理的
    鳳凰衛視5月12日《鳳凰焦點關注》,以下為文字實錄:李科夫:很快蔡英文即將接替馬英九成為臺灣的最高領導人,而在就職當天蔡英文的演說大家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內容,其實臺灣媒體透露蔡英文的就職演說由五人組成的專案小組負責就職演說的架構已經大致的完成了,將分為第三次政黨輪替的意義、臺灣地區面臨的挑戰、兩岸關係、國際處境等四大區塊
  • 早讀|馬英九質問蔡英文:寧可承受戰爭風險,也不接受「九二共識」?
    ▌馬英九:「聯美抗陸」是臺灣瀕臨險境的禍因※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22日表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廢棄兩岸政治互信與共同政治基礎,對外關係向美傾斜,「聯美抗陸」使得臺灣捲入「大國鬥爭」,這些正是讓臺灣瀕臨險境的禍因。
  • 「九二共識」至關重要,不容忽視!
    編輯:淺陌審核:樂一臺灣前領導人馬英九與現任領導人蔡英文日前爭執不斷,二人各執己見,鬧得不可開交。馬英九更是指責蔡英文背棄「九二共識」,導致如今臺灣局勢的緊張,致使兩岸關係已成劍拔弩張之勢。誠然,「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的地位不容忽視,只有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能得以良性發展。「九二共識」至關重要,萬萬不可忽視蔡英文抨擊馬英九的言論「不合時宜」,只是一味地「附和大陸」。由此可見,蔡英文完全意識不到「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只是自顧自地謀求所謂的政治利益。如果不承認「九二共識」的重要性,那麼兩岸關係只會漸行漸遠。
  • 蔡英文:各政黨都不要再講「九二共識」 馬英九:她說的不對
    馬英九說,臺灣各政黨一致承認「九二共識」是最好結果。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5日)聲稱,期待臺灣所有政黨都不要再講「九二共識」。對此,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表示,各政黨應該一致承認「九二共識」,這是最好的結果。
  • 馬英九嗆蔡英文:臺灣各政黨一致承認「九二共識」是最好結果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5日)聲稱,期待臺灣所有政黨都不要再講「九二共識」。對此,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表示,各政黨應該一致承認「九二共識」,這是最好的結果。據臺灣《聯合報》5日報導,蔡英文今天與駐臺的外國媒體茶敘,期間她對媒體宣稱,臺灣面對國際社會,應該要送出一致、清楚的訊息。期待臺灣所有政黨,都應該清楚說出民眾的「心聲」,不要打折扣,不要再講「九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