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不易的204億,電影行業的「2020抗寒啟示錄」

2021-01-21 娛樂獨角獸

文 | 周銳

旗開得勝!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21年1月3日21時,元旦檔總票房達到了12.82億,打破2018年12.71億元的元旦檔票房紀錄。最終報收12.99億票房的元旦檔,創下了華語影史新高,其中元旦當天票房破6億,創下新年首日票房紀錄。2021年的電影市場迎來了「開門紅」。

而讓人振奮的消息並不只這一個。2021年1月1日,貓眼發布了《2020中國電影數據洞察》(以下簡稱《洞察》),通過數據解讀電影行業的2020年。《洞察》顯示,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累計達到204.17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票房產量恢復到去年三成。而綜合全球票房市場的情況,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已經超過北美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這個數字與前兩年動輒五六百億的年度票房紀錄相比,似乎不值一提,但是放在黑天鵝衝擊、行業停擺178天的大背景下,2020年年度票房突破200億對於整個電影市場而言都是一個振奮的消息,這是產業鏈上下遊各環協同合作、有志一同才達到的成果。

同時,電影行業復工半年後,各項數據都在表明,中國的電影市場已有序恢復。《洞察》顯示,2020年年度觀影人次達到5.42億,相較去年下降70.8%,年度場均人次為9.3人,相較去年下降4.3人。雖然年度同比下滑,但是如果將視角聚焦到12月,今年12月觀影人次、放映場次已經達到去年同期90%左右,場均人次達到去年的101%,電影放映數量、平均票房也基本與去年持平。這意味著,到如今,電影市場綜合復甦程度已經超過了九成。

不難感受到,雖然2020年電影行業經歷了各種艱辛與寒冷,但是行業最終挺了過去,寒冬將盡,春暖花開。2021年電影行業將尋找到更明媚溫暖的未來。

稀缺性成主導、歷史戰爭題材扛大旗,2020年票房市場的「新法則」

站在2021年伊始,回望過去的一年,所有人都能感知到2020年的曲折與特殊。這一年電影市場在外部不可抗力下偏離了原本的運行軌跡,而新的軌道裡電影市場孕育出了新的規則與趨勢。

縱觀2020年的票房市場,以7月20日電影院復工為起點,會發現檔期效應在今年的特殊環境下有所減弱,電影市場被頭部熱門電影推動著前行,熱門電影帶動熱門檔期形成觀影人潮,而不是熱門檔期造就爆款電影。

貓眼《洞察》顯示,今年暑期檔(7月20日-8月31日)、國慶檔(10月1日-10月8日)、賀歲檔(11月27日-12月31日)票房分別達到36.16億、39.66億、36.91億,佔全年票房佔比均超過20%,國慶檔更是成為史上第二高票房的國慶檔。而單月票房中,今年10月的票房達到全年最高,單月票房達到63.6億。

背後的原因不難理解。暑期檔處在復工初期,此時國產新片尤其是大製作新片尚未發力,電影市場靠進口電影與重映電影支撐,直到8月21日國產歷史戰爭大片《八佰》作為「開道先鋒」,票房市場才燃起第一波熱度,而該片也成為年度票房冠軍,累計票房達到31.09億。

10月初國慶檔《奪冠》《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三部國產大片掀起了觀影熱潮,國產市場電影內容密度達到全年最高;月底另一部歷史戰爭大片《金剛川》上映,為電影市場是輸送新血。在國產大片的持續上映下,10月票房恢復到了去年同期的82%,助推10月票房成為全年最高。

在這個情況下,很容易察覺到兩個趨勢。一方面,電影市場對國產大片的依賴性空前提高,進口片起到的更多的是為市場補充內容題材、提供多元選擇的作用。

在與《洞察》同期發布的《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榜》(以下簡稱《洞察榜》)顯示,《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星際穿越》等進口重映片在復工初期極為冷淡的情況下,吸引了944.8萬人次觀影。今年《多力特的奇幻冒險》《1917》等電影在復工初期為市場提供助力。

但是此後上映的頭部進口片如《信條》、真人版《花木蘭》、DC電影《神奇女俠1984》等票房成績皆不算亮眼。

另一方面,特殊時期下,票房市場的關鍵影響因素出現了變化,比起此前的口碑為王,觀眾對於稀缺題材、娛樂性內容更加需求,但這必將只是特殊時期的短期特點。

《洞察》顯示,復工以來,多部影片在宣傳期以「第一部XX片」、「首部XX片」為賣點進行宣傳。因為電影院休業近半年以來,觀眾對於電影的內容需求急速提高,近乎所有的題材都成為了稀缺題材。如黑馬愛情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是2020年上映的第一部愛情片,11月收割紅利的《除暴》是2020年首部警匪片。

而這種情況下,票房市場上各類型電影都有了釋放空間,雖然依舊存在類型相同、受眾相近導致後入場的影片票房不及預期的情況,但是市場上出現了更多中小體量的類型片黑馬。

在電影內容題材上,票房市場也出現了明顯的傾向。首先,公眾對歷史戰爭大片展現了明顯的偏好。貓眼《洞察》顯示,《八佰》《金剛川》合力貢獻了42.3億票房,佔全年票房1/5。《八佰》的一鳴驚人,有力地證明了歷史戰爭題材的票房扛旗能力。

同時,頭部大片也顯示出相當的長尾變現能力,優質內容觀眾會進行多次觀影。《洞察榜》顯示,《八佰》是2020年觀眾「二刷」「多刷」佔比最高的電影。

其次,特殊時期的壓抑氛圍,年輕觀眾對於喜劇、愛情等娛樂性較強的類型題材接受度更高。如國慶檔的最大贏家《我和我的家鄉》,以拼盤式類型片提供了喜劇、愛情等多種內容,累計票房達到了28.29億。

今年復工後先後上映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喜寶》《如果聲音不記得》三部愛情電影,票房均突破了1億。而《洞察榜》顯示,愛情片《蕎麥瘋長》是20-24歲觀眾人次佔比最高的電影。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響,觀眾觀影需求在壓抑後出現爆發,多部國產大片的推動下,影院復工後更多人進入影院。《洞察》顯示,復工後更多此前低頻、中頻觀影人群進入影院,低頻觀影用戶觀影行為大幅增加,市場上出現報復性觀影潮,增量市場進一步擴大。

特殊情況下,票房市場有了新的走向,行業無法預測這股新趨勢是否會在往後產生持續性的影響,但是它給了行業一些啟示,無論是國產電影頭部效應增強、進口片市佔率下滑,還是多元類型片頻出黑馬,這背後的核心邏輯,仍舊是觀眾只為想要的內容買單。而所謂的「想要」甚至不完全依靠口碑,最重要的是如何理解觀眾需求,並回饋優質的內容。

電影發行分段、線上營銷成關鍵,貓眼如何助力行業釋放能量?

而電影產業上下遊各環環環相連,票房市場需求發生了變化,電影下遊發行、宣發自然也有了新的運行規則。

2020年電影市場最為突出的一點是,特殊時期下,片方發行策略、宣發方式與院線放映模式都出現了變化。《洞察》顯示,2020年《奪冠》《姜子牙》《一點就到家》《金剛川》《除暴》《緊急救援》《送你一朵小紅花》等多部熱門影片都採取了密鑰分段發布模式,這一方面是有意杜絕防止票房偷漏瞞報的行為。

而更主要的是,發行方對於影片的上映規劃更加精細。據了解,而僅聖誕檔至元旦檔上映的7部熱門影片便有5種起片時間,且無一是0點,如《奪冠》《除暴》等是上映當天18時起片。相比此前片方打造零點場、釋放口碑,今年多樣化的起片時間,是為了避免對黃金場次的集中爭奪。

根據市場的具體情況,院線方放映方式也進行了調整。《洞察》顯示,截止至2020年底,全國影院復工率已達到94.3%,自復工以來,影院在經營上減少工作日、非黃金場的放映,控制成本,而觀眾的觀影習慣也發生了改變,大部分做出了偏向黃金場觀影的互相選擇,觀影行為也更加趨向周末。

更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黑天鵝的影響,電影行業傳統的線下宣發模式受到衝擊,線上營銷成為電影宣發的主力。《洞察》顯示,今年電影營銷更加注重社交媒體營銷與短視頻營銷。

如貓眼旗下「貓眼娛樂」、「貓眼電影」、「貓眼大明星」等線上媒體矩陣,在微博、B站、抖音、快手及各大社交媒體平臺,通過圖文、直播、短視頻、話題等各種形式,為電影預熱,大幅提高檔期熱度,吸引更多用戶認識更多優秀影片,從而進入影院。《八佰》《姜子牙》等頭部大片,映前宣傳就多次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產生相關熱門話題,並策劃了相關主題COS大賽或互動活動。

而短視頻營銷則成為了線上營銷的標配,片方將傳統物料「一魚多吃」,通過短視頻傳播充分曝光影片賣點。貓眼電影就將《我和我的家鄉》首支預告拆分成7支短視頻在抖音渠道發布。

而今年,在貓眼和抖音實現電影想看數據打通後,短視頻宣發的效果被進一步放大,據了解,今年12月,貓眼抖音小程序想看數來源迅速增加,這顯然對電影想看人數、輿論熱度、內容傳播覆蓋等起到了良性作用,讓電影內容觸達更多用戶。

可以感受到,貓眼的這份《洞察》對電影票房市場、觀眾市場乃至產業下遊發行宣發等進行了精確的洞察,並梳理總結,這無疑能為2021年的片方發行與院線排片決策提供精確數據參考。

實際上,2020年伊始,貓眼就在持續升級自身服務能力,試圖在電影行業線下發行遭遇衝擊的情況下,融合各維度數據,實現信息可視化,減少宣發過程裡不必要的成本消耗,為行業良性發展提供保障。

貓眼實時進行各影片票房數據監測,一定程度上量化了電影市場容量,使各部影片票房走勢與輿論熱度可視化與實體化,上遊片方可以通過實時數據了解電影用戶觸達、票房轉化、熱度發酵等變化,下遊院線可以靈活調整排期策略,控制成本,這無疑為整個電影行業提供了數據指導。到現在,貓眼的數據服務體系在電影行業的作用已經不可或缺。

2020年已經過去,2021年電影行業還需要持續發力,但我們需要意識到,衝刺票房KPI不應該是唯一的目標,共同讓市場進入健康、可持續的運行狀態甚至找到新的潛在成長點才是行業真正應該追尋的。擁有完備資料庫、專業數據工具體系以及成熟數據分析能力的貓眼,顯然做好了準備。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電影票房204.17億,影視操盤手如何砥礪前行?
    國家電影局31日晚發布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城市院線觀影人次5.48億。
  • 半年完成200億!電影行業2020年艱難收官靜待2021春暖花開
    2020年最後一天,電影行業迎來好消息!根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12月30日23時05分15秒,2020年度含預售實時總票房突破200億元,總觀影人次達5.41億,累計場次達5654萬。受票房突破200億大關消息影響,12月31日,影視股盤中集體拉升,東方財富顯示,截至收盤,影視概念板塊整體上漲1.61%,其中,橫店影視、金逸影視漲停,文投控股、上海電影、唐德影視漲超5%,中國電影、萬達電影、慈文傳媒等紛紛走強。《八佰》奪全球票房冠軍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電影行業遭受重創。
  • 2020主旋律電影啟示錄
    作者|魏妮卡 編輯|李春暉 2020年就要結束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大事還在以趕KPI的勁頭不斷發生。電影領域,當電影行業卯足了勁衝刺200億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牽頭髮布了《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宣告2020年全球電影票房約恢復去年兩成。
  • 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超200億!《八佰》31億排名第一|熱點
    #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超200億! 《八佰》31億排名第一 國家電影局1月1日發布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均為國產影片。
  • 12/26組訊 | 電視劇《解放營》、電影《異形啟示錄》、都
    2020-12-27 01:00:20 來源: 跨境櫻桃小丸子 舉報
  • 2020年度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TOP10)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城市院線觀影人次5.48億。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531部,影片總產量為650部。全年新增銀幕5794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75581塊。
  • 劇場版《鬼滅之刃》票房突破204億日元
    近日,據日本媒體報導,劇場版動畫電影《鬼滅之刃 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已在日本上映24天,累計票房超過204億日元(約13億元人民幣),累計觀影人次達1537萬。 該片刷新了日本影史最快破百億票房大關,此前該紀錄的保持者是的經典影片(2001年),票房破百億用時25天。
  • 2020中國電影總票房200多億,今年一月將有37部影片集中上映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南報導根據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2020中國電影全年總票房204.17億,約合31億美元,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票房市場。同時,記者查閱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20年賀歲檔總票房達到41.6億。
  • 電影行業2019年回顧與2020年展望:疫情下的電影行業
    1、疫情下的中國電影市場:黑天鵝事件或將加速行業出清新冠肺炎對於電影行業的影響主要在:電影院放映停擺,在拍電影的拍攝工作延 期,已定檔影片推遲上映,加劇後續檔期競爭程度。2) 電影行業的上遊出品製作方: 對於已經開工的影視製作方來說,根據橫店影視城官微,2020 年 1 月 27 日,橫店影視 文化產業實驗區管理委員會、東陽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下發通知,關閉拍攝場景、暫停 防控期間的劇組拍攝活動,當時橫店在拍劇組 20
  • 中國電影2020年度票房突破200億 《八佰》以31億元票房位居排行榜...
    根據中國電影票房App數據,截至12月31日上午,2020年中國電影年度票房突破200億(人民幣,下同)大關,國產影片《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位列年度票房榜前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內地院線與全球電影市場一同在上半年遭遇驟停。直至7月,由於此間疫情控制得力,影院得以重啟。
  • 全年票房將達200億 電影行業持續復甦
    自7月20日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僅用了4個月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這也使得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
  • 電影《教父啟示錄》:對於命運的思索,以及如何破解這番宿命
    《教父啟示錄》著重刻畫角色的性格與行動,人物成為探索整部片主體精神最重要的元素,藉由主角們,也就是家族成員彼此價值觀的衝突與角力,構築出義大利卡拉布裡亞,那座古老山區沉鬱的氛圍和人情。劇情架構分成三個部分,並以家族成員路易吉之死和李奧之死為切點,這對叔侄的死亡,推進了家族傳統的迭變,以及藏於家族中不得不的妥協和矛盾。整部電影從開始就是一種積累的壓抑,手持攝影機偶爾輕微地晃動,山雨欲來之勢令人心驚。
  • 《鬼滅之刃》劇場版,24天突破204億,為居日本史第五名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最近,《鬼滅之刃》憑藉著劇場版《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又火了一把,上映僅僅24天,票房突破204億日元,暫時位居日本影史第五名。
  •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票房突破204億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票房突破204億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204.17億成全球第一大,中國電影市場「快速反應」價值凸顯
    文/龐宏波如願突破200億。今年,對於全球電影市場來說都是堪稱災難性的一年。在最極端的遭遇下,中國電影市場最終還是如願突破了200億總票房,達到了204.17億。根據燈塔研究院和微博電影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來看,中國電影市場約合31億美元的總票房也遠超北美電影市場的21億美元,成功登頂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實際上,在這樣一個極其特殊的電影年份,很多數據都略顯「失真」。例如票房增速、觀影人次、上座率,一系列數據因為疫情的「亂入」徹底失衡,和疫情之前全年進行對比,實際上是存在不公平的地方。
  • 2020年院線電影票房正式突破100億元
    截至10月3日13時,2020年院線電影票房正式突破100億元。據燈塔專業版的數據顯示,今年院線電影總場次為2648萬,觀影總人次為2.71億。2020國慶檔,廣州影院裡的熱鬧景象 在今年已經上映的新片中,票房排名前三的是《八佰》《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目前票房分別為30.66億、7.69億、6.66億。其中,《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作為國慶檔新片剛剛上映3天就能獲得這一成績,可見國慶檔電影市場相當火爆。
  • 一部含淚的電影《小鞋子》教會我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介紹電影《小鞋子》於在伊朗上映,並獲得了很多獎項,豆瓣得分為9.2分,當成年人看這部電影時,他們被電影中動人的情節感動得流淚,孩子們應該懂得珍惜他們來之不易的生活。電影中的這一幕與成年人為夢想和家庭奔波的方式非常相似。從微小的片段中,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生活真實地反映在這部電影成功中,為了使影片更貼近生活,導演還用隱藏式攝像機拍攝了一些微表情的演員,在那個年代這張照片真的很吸引人。
  • 3天近13億!2021元旦檔電影票房為何能創新紀錄?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4日電 在2020年度全國票房突破200億之後,2021年的電影市場再迎來「開門紅」。  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2021年元旦假期(1月1日-3日)全國電影總票房達12.9億,創下歷史新高。
  • 影視行業:2020年遭遇股價、業績雙殺,新年期待雨過天晴
    2020年影視行業成疫情重災區,尤其是電影產業鏈可謂哀鴻遍野。行業公司不僅遭遇股價、業績雙殺,而且經歷2018年以來,政策對天價明星片酬、影視題材引導等嚴監管,行業發展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至暗時刻,定增、上市,影視公司依然不乏亮眼表現。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復工以來,電影票房出現多個小高潮,跨年檔更是創下歷史最好成績,重現影視繁榮。
  • 《現代啟示錄》mistake成穿幫王(圖)
    《現代啟示錄》海報  你知道www.moviemistakes.com嗎?這是美國一個專門給電影找碴的專業網站。它一直致力於為經典電影找碴——發現其中的穿幫鏡頭。根據其近日最新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啟示錄》一片創下391處錯誤的紀錄,至今無可望其項背,毫無爭議地贏得了「史上最牛穿幫王」的稱號,而其他位列穿幫前三十的電影則包括了一系列令人炫目的名單——《指環王》系列、《星戰》、《超人》系列、《綠野仙蹤》、《加勒比海盜》、《鐵達尼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