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 18 : 43 來源: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
01
Q:請問中山大學今年在河南省的招生計劃是多少?
A:2020年招生計劃——招生總計劃比去年增加5名。
中山大學紮根中國大地、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了「三校區五校園」的辦學格局和文理醫工農藝全面發展的學科格局,不斷開創人才培養新局面。
2020年,中山大學面向河南省計劃招生230名,比2019年增加5名。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校區五校園」以統一代碼(10558)在河南省進行招生。2020年河南省分專業招生計劃以及往年錄取分數,考生及家長可以登錄「中山大學本科招生網」(http://admission.sysu.edu.cn)或「中大招生」小程序查看,還可查看2020中山大學本科招生指南(https://book.yunzhan365.com/qtey/sgzu/mobile/index.html)。
02
Q:請問中山大學今年在河南省的招生政策有變化麼?
A:2020年本科招生錄取新規則——服從調劑不退檔,專業錄取無級差。
中山大學視生源情況確定投檔比例,在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一般按照不超過河南省公布的招生計劃數的105%調檔,已投檔至中大的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體檢合格且服從專業調劑的情況下,均不退檔。
學校在調檔時認可政策性加分(根據教育部規定,在高校專項、高水平藝術團和運動隊的招生投檔錄取中不認可政策性加分)。專業錄取時,對進檔考生按分數優先的原則,根據考生實際高考成績(不含政策性加分)進行專業錄取,不設分數級差。實際高考成績(不含政策性加分)相同且招生計劃餘額不足時,優先錄取含政策性加分的考生。
如果考生所有填報的專業志願都無法滿足且服從調劑時,學校對考生進行專業調劑。調劑時醫學類、護理學、農學專業只錄取填報有該類志願的考生。學校也會參考考生填報的專業志願,儘可能將其錄取到與其志願相近的專業。
03
Q:請問中山大學今年有新增的專業面向河南學子招生麼?具體是學什麼的?
A:中大新增三個專業面向河南學子招生——遙感科學與技術,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農學。
2020年中大新增三個專業招生,包括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的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土木工程學院的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專業,農學院的農學專業。
遙感科學與技術主要是在測繪科學、航空航天科學、計算機科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地球科學、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及其他學科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主要培養能在測繪、國土、林業、農業、海洋、資源、環境、交通、規劃和國防等領域從事傳感器的集成與設計、遙感數據獲取與處理、遙感數據建模與反演、攝影測量與遙感系統集成的研發與推廣,以及有關空間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數位化測繪和遙感信息服務等方面的生產、開發、科研和管理工作,並具有創新能力的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專業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學科齊全的優勢,打破土木工程與相關學科、行業的界限,面向現代「大土木」工程的建造、管理與維護,突出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特徵,落實學科與專業、德育與智育、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本科生培養與研究生培養、科研與教學「五個融合」的人才培養理念,探索符合新時代需要的工科人才培養模式。
農學專業立足深圳,全力發展新農科,主要目標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實現藏糧於技,藏糧於地,開展現代農業科學研究」,融合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工程技術,以培育良種的追求,培育大胸懷、寬視野、富創新的農業科學精英。農學專業在部分省份以提前批或本科單列代碼招生,入校後不得轉專業。
04
Q:請問中山大學今年有哪些王牌專業面向河南學子招生?
A:第四輪全國學科水平評估,中山大學有14個學科被評為A類:工商管理(A+)、生態學(A+)、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今年除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其他12個學科均面向河南學子招生。
3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哲學、經濟學、金融學、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學、漢語言文學、英語、新聞學、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海洋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心理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工程與核技術、環境科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藥學、法醫學、護理學、工商管理、會計學、行政管理、圖書館學、旅遊管理。在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中,中山大學有34個專業入選,入選數量僅次於北大、浙大,位居全國第三。今年除了化學、海洋科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其他31個專業均面向河南學子招生。
05
Q:請問河南學子在志願填報期間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聯繫河南招宣組的老師?
A:1、可以登錄「中山大學本科招生官網」或關注「中大招生」小程序查看中山大學河南招宣組的聯繫方式。
2、手機微信掃碼加入「中山大學河南考生諮詢群」,如有任何志願填報的疑問,歡迎隨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