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意思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最後說了一句你可以相信童話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什麼,很多人可能是雲裡霧裡聽不懂,小編經過多方求證思考,得到了下面結論:
其實張東升這個角色我覺得刻畫的很好,他最開始殺人是為了挽留愛人,但是發現愛人出軌又選擇了殺掉她。
看到普普溼漉漉的站在他門外時,他忍不住起了護雛之心,但最後出於自保的自私,也沒能留住普普。張東升最後說的一句話是「你可以相信童話。」
我第一遍看的時候以為這是半句話,後面還有什麼話沒說完,但是仔細看了張東升的動作,他是說完了這句話才舉起武器,正常人說遺言會說一半跑出去挨槍子嗎?
所以這句話就是張東升的全部遺言。「童話」指的是笛卡爾的故事,童話結局是笛卡爾跟公主確實是兩情相悅,而被國王強行拆散。
黑暗結局是「公主根本不愛笛卡爾,笛卡爾死於背叛」。張東升在劇中就是一個從童話結局到黑暗結局的過渡,以為是嶽父嶽母阻礙了自己和愛人,最後發現愛人出軌。
他自尋死路其實是對自己的「滅口」,攬下了所有罪責,成全了朱朝陽的「童話」結局。但是他成全朱朝陽是出於好心嗎?我覺得不是。
就像張東升對嚴良說的:「我會讓你們活下去,活的像我一樣」他發現了朱朝陽跟自己一樣是心懷惡意,為了所愛不擇手段的人,其實是在告訴朱朝陽:殺人可以帶來幸福,惡意不會有代價,你可以用手編造童話。張東升被擊斃,朱朝陽得以洗脫嫌疑,然而內心深處的惡意,依然在「隱秘的角落」裡生根發芽,他會成為下一個張東升。補充一個小細節,一刷的小夥伴應該也對這個鏡頭感覺很疑惑:
這是張東升的手,仔細看指甲縫有黑色的機油。他是故意不洗這隻手的。
有人說後期的張東升怎麼一改前期的心思縝密,其實他依然是,從水產廠出來後他就開始設局,讓警方合理的懷疑上自己。
包括指甲縫的機油、抽屜裡的藥盒。在陽臺做出要跳樓的樣子我覺得不是真的尋死,而是在「適應死亡」,為最終船戲背鍋做準備。
葉警官在水產廠失火後其實懷疑上了朱朝陽,在警局對朱朝陽說「希望你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去少年宮找張東升也是詢問朱朝陽有沒有表現「異樣」。
如果不是張東升主動露出馬腳,葉警官很可能還會繼續查下去。
朱朝陽用謊言編織了一個美麗童話
《隱秘的角落》超前付費點播迎來了大結局,三天時間追完一部12集的網劇,讓人直呼過癮。
(一)
從《十日遊戲》到《隱秘的角落》,讓國產劇集終於可以擲地有聲地為自己正名了。
大結局或許會令人許多觀眾失望,認為爛尾了,過於正向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或許錯怪了這部劇。
《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壞小孩》作者紫金陳便發聲力挺。
1、《隱秘的角落》改編得很好,整體質量比《無證之罪》高;
2、大家懂的原因,網劇結局進行了大幅度改編;
3、真相併不是看到的這樣,結局用了很多隱喻。
很多觀眾認為最後兩集有些崩塌,邏輯上出現斷層,為此紫金陳也進行了簡單分析,紫金陳說道,最後一個鏡頭刪了窗戶外的鏡頭等等。
當然這樣的結局處理,的確是有著某種特殊的原因,才會回歸到主旋律上,「致敬童年」字幕的打出,曬出主創的童年照等等。
與原作相比更加正向美好了許多,實則不然,只是留給了觀眾開放式的結局。
(二)
作為結局如果把這些隱喻另做解讀分析,那麼我們便會理解導演、編劇的高明之處。
大家以為看到的是真相,殊不知我們都被童話欺騙了。
笛卡爾的故事在劇中不止一次地講述,關於童話的詞彙也一次次的出現,甚至還有很多超現實的鏡頭,這些無疑都在佐證著這個故事背後的真相,既可以讓該劇安全上線,又可以通過細節隱喻來展示更多真相。
該劇的開頭,是開場動畫三個小人被追,最後只剩下一個躲在黑暗裡。
這個開頭動畫已經暗示了該劇的結局,並且在最後又出現了灰太狼和小雞的動畫,又再次暗示了結局。
但是這樣的結局無疑太過殘酷,不能直接表達,只能通過動畫與超現實的手法進行表達。
最後躲在黑暗裡的也就只能是朱朝陽了。
為什麼只有他躲在黑暗裡呢?
因為他至始至終無法抹去自己身上的罪責,並且越陷越深,終於還是成為了第二個張東升!
1、朱晶晶事件的真相
這一事件是讓他落入罪惡深淵的導火索。
「你們有沒有,特別害怕失去的東西,有時候為了這些東西,我們會做我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張東升的一番話無疑就是朱朝陽自己的真實寫照。
張東升嶽父嶽母事件是計劃好的,那麼朱晶晶事件顯然是一場意外,但是卻又是必然的。
「她快要摔下去了」和「她摔下去了」兩句臺詞兩個字的缺失,以及最後那黑掉的畫面,背後的哭聲,加上普普寫給朱朝陽的信中說道的,沒有將事件的真相告訴任何人,足以佐證朱朝陽才是背後那個說謊的人。
2、周遭環境的步步緊逼
王瑤的威逼,讓朱朝陽心理上蒙受了巨大的陰影,整個家庭遭受著重創。
父親對朱朝陽的懷疑,讓他開始學會欺騙。
王立的出現打亂了朱朝陽的計劃。
這一切又直接導致了朱朝陽開啟了下一步計劃。
從為了朋友到為了自己。
朱朝陽未複製照相機裡的真相,並且知道了張東升對自己妻子的事件,引導著張東升將罪惡之手伸向了嚴良和普普。
在最後的船上,朱朝陽沒有救嚴良,正如朱朝陽沒有救妹妹朱晶晶一樣。
出現在學校禮堂的嚴良是不存在的,是超現實的表達,而老陳口中的普普和欣欣配對成功也只是個美麗的童話。
最後朱朝陽再次撒了謊。
而張東升通過自己的死來掩蓋了朱朝陽的真相,因為他說出了「他想讓他們活得像他一樣」。
也就是第二個張東升。
(三)
越害怕失去什麼,就會越掩蓋什麼,就會做不願意做的事。
朱朝陽的撒謊顯然是從這個家庭開始的。
父母離婚的謊言,從小就讓他知道了什麼才是真相。
母親為了她更是有了新歡卻不結婚。
父親為了妻子的弟弟更是誘導著朱朝陽撒謊,當然此時的朱朝陽已經將撒謊當成了一種習慣。
這是父母的遺傳,這是環境的所迫。
朱朝陽沒有告訴父親朱晶晶事件的真相,而父親也沒有戳穿這個謊言,互相在隱瞞著。
而普普、嚴良的出現又讓他有了新的寄託,又有了撒謊的理由。
朱朝陽是被環境所迫,性格上日漸扭曲,最終習慣了用謊言來編織童話。
朱朝陽的惡不是從嚴良、普普的到來而產生的,而是從他們的到來被激化的。
正如張東升一樣,一旦開了個頭,就再也回不了頭了。
朱朝陽是小時的張東升,而張東升是長大了的朱朝陽。
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共同的遭遇,甚至惺惺相惜。
最終朱朝陽還是成為了第二個張東升,是張東升成就了他,也是周遭的環境成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