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小米邀請函的意思是,晶片信手拈來?」
12月23日上午,不少科技博主曬出小米11發布會的邀請函,其中內嵌一顆高通驍龍888晶片實物。
圖片來源:微博
「真的是驍龍888真實晶片,不是模型。」不少大V在欣喜之餘,更多的是驚訝。
微博截圖
高通坐地起價?
觀察者網梳理多位大V披露的信息發現,這枚內嵌驍龍888的邀請函一共100份,被稱作「史上最貴的小米邀請函」。
隨後,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證實上述消息,並稱邀請函限量100張的原因就是「成本太貴」,但他並未透露驍龍888的具體價格。
微博截圖
這枚採用5nm製程併集成驍龍X60 5G基帶的驍龍888晶片售價到底有多貴呢?
今年6月,國外科技媒體「wccftech」爆料,驍龍865的下一代(當時被稱作「驍龍875」)的售價(包含驍龍X60 5G基帶)將提高100美元,達到250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600元)。
報導截圖
而業內人士認為,5nm單顆晶片成本價相比7nm並未提高太多。
推特上一位長期關注臺積電、英特爾的退休工程師9月份預估,雖然臺積電5nm晶圓單片代工銷售價相比7nm提升80%,但由於電晶體密度增加,5nm單片晶圓可以切割出的晶片更多。
因此,換算到單顆晶片的代工價格,5nm比7nm只提高5美元。
推特截圖
事實上,過去一年來,讓高通受到關注更多的不是漲價,而是降價。
早在今年1月,高通就曾因5G手機換機需求低於預期,對剛發布1個月的中端5G晶片驍龍765G進行首次降價,降價幅度高達30%,這一舉動被視作是向聯發科等廠商掀起的「價格戰」。
遺憾的是,降價的效果並不明顯。
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4月的報告顯示,一季度,高通SoC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環比下降5個百分點,首次被華為海思超越,排名下降至第二。
隨後,驍龍865將在三季度降價30%的消息便不脛而走。
觀察者網查詢電商平臺發現,目前驍龍865已開始現身2500元以下的中低端機型市場,與剛發布時的旗艦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
電商平臺截圖
在業內看來,由於高通5G晶片定價過高、產品力不足,加上新冠疫情影響消費等多個因素,手機廠商不得不通過降價走量的方式清理庫存。
不過,目前的市場環境對高通來說,可謂是「天賜良機」。
由於麒麟晶片已「斷供」並面臨絕版、聯發科和三星5nm旗艦晶片仍未上市,高通最新的5G旗艦目前在市場上並無強勁的競爭對手,若「坐地起價」也在市場預料之中。
為進一步佔據中國市場份額,高通還一反常態將最新的5G SoC命名為「888」。
微博截圖
「晶片信手拈來?」
「看來貨是真的多」、「小米11發布會邀請函這意思是,晶片信手拈來?」微博上的科技博主在討論小米邀請函內嵌驍龍888時直言。
微博截圖
「我們敢用驍龍888晶片來做小米11發布會邀請函,其實就是表達兩點意見:1.真首發,而且是全球首發;2.真有貨。」雷軍在微博中正面回應了這個問題。
雷軍微博截圖
隨著小米11發布會日益臨近,雷軍不斷加大在微博的宣傳力度。
「全球首發就是一種實力。」雷軍發文稱,在2017年8月25日一個會上,高通介紹,「沒有小米,就沒有驍龍800和旗艦機。驍龍800系列從誕生開始累計,小米佔了高通中國區出貨量的66%。」
在驍龍888的發布會上,雷軍還被高通高管親切地稱為「老朋友」。
當時,雷軍對高通晶片的讚賞毫不吝嗇:驍龍888是高通迄今為止性能最強悍的移動平臺,在AI、遊戲和影像方面都帶來突破與創新,小米11將是首批搭載驍龍888移動平臺的終端之一。
驍龍888發布會
除了強調自己是首發,雷軍還拿出搭載驍龍888的小米11在GeekBench5平臺上的跑分數據:
單核跑分比友商9000高出13%,多核跑分比友商9000高出4.9%。
微博截圖
由於麒麟9000無法繼續生產,華為Mate40系列目前仍需搶購。
而今天最新發布的華為 Nova8系列,搭載的還是麒麟985晶片。
華為商城截圖
隨著中國和歐洲出貨快速增長,今年三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擊敗蘋果,時隔六年重返全球第三。
對此,雷軍難掩激動。他在個人公眾號發文:「過去十年,從一碗小米粥到最年輕的世界500強,小米在極其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逆流而上,取得一系列驕人的成績,為此我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Canalys數據顯示,三季度,小米手機中國市場出貨同比增長19%排第四,為前五大廠商中唯一正增長的企業;在歐洲,小米出貨量同比增長91%排第三;在印度雖然排第一,但出貨僅增長9%。
數據來源:Canalys
在小米手機出貨增長的同時,華為手機出貨開始受到晶片「斷供」打擊。
Canalys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速分別為1%、8%和-18%,三季度出現2014年以來的首次下跌。
而自從去年穀歌「斷供」後,華為開始在歐洲市場持續收縮。根據Canalys數據,華為今年二、三季度在歐洲出貨分別同比下降17%、31%,跌出前三。
「小米憑藉激進的打法從華為手中奪取了市場,包括在各地區大量投入熟悉本地市場運營的專業人才,以贏得分銷商和運營商的信任。而第三季度的出貨也存在一定對稱性,小米出貨增加1450萬,華為則損失了1510萬臺。」Canalys分析師賈沫在評論歐洲市場時表示。
數據來源:Canalys
今年三季度,小米智慧型手機收入476億元,同比增長47.5%,佔比進一步擴大至65%。
隨著智慧型手機業務的突然增長,小米在資本市場也表現亮眼。
2018年7月,雷軍曾在小米上市慶功宴上表示,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
但小米股價在短暫衝高20港元後,一路低走,長期在10港元左右徘徊,直至今年5月開始飆升。
自今年3月疫情低點以來,小米集團股價漲幅高達236%,今天,小米再度收漲7.59%,市值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
每股31.9港元的價格,距離IPO的招股價17港元也已接近翻倍。
小米集團股價走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