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江南梅雨季節,邂逅詩意如畫的江南水香

2020-12-17 騰訊網

6月江南梅雨季節,邂逅詩意如畫的江南水香

6日起,江南正式進入了梅雨季節

雨,如約而至

儘管水霧茫茫,

但梅雨季獨有的水墨詩意也別具一格。

1.《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節選)

宋 ·賀鑄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閒愁都幾許?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2.《約客》

宋 ·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3.《鷓鴣天》

宋·晏幾道

陌上蒙蒙殘絮飛,杜鵑花裡杜鵑啼。

年年底事不歸去,怨月愁煙長為誰。

梅雨細,曉風微,倚樓人聽欲沾衣。

故園三度群花謝,曼倩天涯猶未歸。

4.《漁家傲 》

宋·歐陽修

五月薰風才一信,初荷出水清香嫩。

乳燕學飛簾額峻,誰借問?東鄰期約嘗佳醞。

漏短日長人乍困,裙腰減盡柔肌損。

一撮眉尖千疊恨,慵整頓,黃梅雨細多閒悶。

5.《梅雨》

唐·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黃梅。

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茅茨疏易溼,雲霧密難開。

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

溼漉漉的梅雨季節

也是最美的江南雨季

在雨聲、蛙叫裡

等待盛夏來臨!

相關焦點

  • 關注2014梅雨: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印象裡江南一帶甚是多雨,當江南梅雨時節時,整個江南被籠罩在綿綿細雨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江南在字面意義為江之南面,在狹義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中下遊以南的吳語區。廣義江南涵蓋長江中下遊流域以南,南嶺、武夷山脈以北。我們一起來關注下2014江南梅雨季節吧。
  • 梅雨,鐫刻在江南上的一首詩
    ——楊慎《送人之吳楚》每年五六月份,江南便會迎來一年一度的梅雨季節《埤雅》上就說:江湘二浙,四五月間,但更多人願意將「梅雨」之「梅」寄託於,恰逢江南梅子黃熟,使其充滿美感與詩意有人說,梅雨是樸素的它是春天過後的素淨,沒有喜氣,卻也安靜從容
  • 組圖:江南的梅雨季節來臨 無錫近日遭「雨災」
    組圖:江南的梅雨季節來臨無錫近日遭「雨災」 2002年6月23日22:31  人民網
  • 江南進入梅雨季節 較常年偏早7天 梅雨季節如何防潮呢
    江南進入梅雨季節 較常年偏早7天 梅雨季節如何防潮呢來自網絡資料圖:打著雨傘的市民在街頭經過。泱波 攝中新網客戶端6月5日電 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監測,參照《梅雨監測指標》國家標準,可以確認江南區梅雨於6月1日正式開始,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早7天。進入梅雨期後,江南一帶降水強度增強,強對流天氣活躍,大部地區累計雨量有50~100毫米,其中江西婺源(185.3毫米)等21站累計降水量超過100毫米,浙江開化(231.8毫米)等3站超過200毫米。
  • 話說梅雨 江南地區進入梅雨期
    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2019年江南地區雨日、雨量達到入梅標準,可以確認於6月5日進入梅雨期。  對於江南地區來說,梅雨季可以說是一年中的「大事情」。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中旬,梅雨主要出現在我國江淮流域到韓國、日本列島一帶。此時,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由於長時間時雨時晴高溫高溼風弱天氣,使得家中器物容易發黴,民間亦稱為「黴雨」。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梅雨季節氣候特點表現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時數少、高溼多雲以及風力較小。
  • 安徽江南地區進入梅雨季節 皖南雨後美景遍地
    從6月20日開始,安徽省江南地區進入了梅雨季節,當地普遍出現了大到暴雨的降水過程。不過今明兩天江南地區的雨水會有所減弱,但從25日開始,我省又要迎來一次明顯的降水過程。昨日是夏至,受雨水的影響,我省各地普遍感覺涼爽。
  • 如何讓梅雨時節的「溼意」回歸詩意
    現在已是五月底,長江中下遊地區又即將進入一年一度比拼內衣數量的季節,這到底是「梅雨」還是「黴雨」?其實梅雨時節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季節。自古江南多才俊,青山綠水,多少文人墨客曾在這裡駐足、流連,江南煙雨陪伴他們度過漫長的寂寞歲月,留下眾多梅雨詩詞。雖說也要不少人苦惱於梅雨,甚至吐槽梅雨季的種種不便,但在中國歷代詩文中,文人墨客對梅雨更多的是喜愛和讚美。什麼衣物發黴、腸胃疾病、疲倦乏力,似乎都不是事。在詩人的眼裡,它是優美的,充滿情懷,極富詩意。
  • 「官宣」江南入梅!南京今天下的是梅雨嗎?
    6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的芒種節氣,國家氣候中心當天上午正式發布:江南區梅雨已於6月1日正式開始,較常年偏早7天。江南入梅,是如何確定的?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監測,參照《梅雨監測指標》國家標準(GB/T 33671-2017),對梅雨氣象要素和大氣環流系統綜合分析研判,結果表明:6月1日開始,江南區雨日指標達到入梅標準;區域日平均降水量達到2毫米;同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於18°N以北,監測區氣溫也超過22℃。國內外動力數值模式預測顯示,上述監測指標在6月6-10日仍將穩定維持。
  • 江南地區進入了梅雨季節 皖南多地遭遇大到暴雨
    從6月20日開始,我省江南地區進入了梅雨季節,當地也普遍出現了大到暴雨的降水過程。據氣象部門預計,今明兩天江南地區的雨水會有所減弱,但從25日開始,我省又要有一次明顯的降水過程。  昨日是24節氣中的夏至,受到雨水的影響,當日我省僅有亳州地區的最高氣溫超過了30℃,其餘地區最高氣溫普遍在25~28℃之間。
  • 江南梅雨時節
    「黃梅時節家家雨」夏初的江南已然成了真正的水鄉,陰雨連天,飄浮在空中的總是密布的烏雲,時不時的雨落地上濺起水花。梅雨時節的江南婉約唯美,令人的心都跟著柔軟。幾年前去南京的時候,深刻地體驗了一把江南煙雨。
  • 梅雨溼衣,亦詩意
    梅雨,也有人稱之為「黴雨」,因其時空氣溼度較大且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埤雅》上就說:江湘二浙,四五月間,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柱礎皆汗,蒸鬱成雨,謂之梅雨,沾衣敗汙。不過更多人還是願意將其稱為「梅雨」,不僅因此時恰逢江南梅子黃熟,更因「梅」之一字充滿美感與詩意。也即因此,「梅雨」也成為了人們關於江南詩意想像中一個重要的意象。既有詩意,自然有詩。「不待雨來先地溼,並無雲處亦天低。」
  • 生活地理:江淮梅雨的地理成因、分布與詩意
    梅雨持續時間比較長,一般從6月上旬入梅,到7月中旬出梅,持續時間一個月左右,由於降水多、光照少、空氣溼度小,家中衣物、器物容易發黴,因此,也叫做「黴雨」。梅雨的形成原因在中國,梅雨多出現在江淮地區的夏季,和夏季風的活動有關。
  • 古詩詞裡的梅雨季節,原來還可以這麼美
    六月下旬,我所在的江南已經進入了梅雨季節,陰雨密布,偶爾暴雨如注。如果你也和我一樣,身在江南,那一定懂得江南梅雨的纏綿悱惻,也知悉江南雨景的水墨詩意。古時梅雨稱為黃梅雨,漢代就已有記錄黃梅雨的諺語;晉代更是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而到了唐宋時期,一些美麗的詩句,便更好的記載了梅雨季節。詩人多借景抒情,今天我們不去剖析詩人背後的情,只看江南梅雨季節的美。《有約》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黃梅時節家家雨」,或許是最膾炙人口的一句梅雨詩吧。
  • 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每年梅雨季節時間一般在幾月份
    梅雨  一、2017梅雨的時間 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2017年梅雨季節在6—7月份。  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每年6月下旬開始到7月上旬便是梅雨季節,這時候天空連日陰沉,並且降水連綿不斷,古有諺語「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便是梅雨季節高溫溼大的特點,不僅如此,我國華南沿海城市還會受到颱風侵襲,天氣溼度加大,衣物、家具等更容易受黴、受潮。
  • 江南梅雨季節天氣潮熱風溼病人慎防病情反覆
    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風溼病人在梅雨季節需慎防病情反覆。  「江南地區,一到梅雨季節,天氣潮熱,有人喜歡整夜吹風扇,或空調溫度調得很低,久而久之,人之陽氣受損,機體抵抗力相對減弱。溼熱之邪乘人陰盛陽虛之時挾風內侵,造成人體正氣虛弱,氣血痺阻,脈絡不暢,血行障礙,易致風溼病多發或加重。
  • 2018年梅雨季節是幾月合肥入梅了嗎?梅雨季節如何防黴除潮
    今天合肥在端午假期後迎來一輪強降雨,這次降雨跨度較大,本周斷斷續續一直有降雨,19-20日,江淮、江南部分地區將有大到暴雨,若未來持續多雨,長江中下遊地區或將進入「梅雨季」,大家需提前預防。這樣的天氣讓人出行受到影響,那麼什麼是梅雨?合肥入梅了嗎?梅雨季節如何防黴?
  • 江南梅雨時節,不只有溼,更有詩
    六七月之際,江南正值梅雨時節,陰雨連綿,天上的雲經常濃得化不開。這段時間又恰好是梅子變黃成熟的時候,所以古人就把這種天氣現象稱為梅雨。江南多才子,梅雨也就成了中國古代詩詞中的一個常用的意象,用來表達憂愁和思念。現在,雖然有人戲稱梅雨為「黴雨」,但更多人還是很喜歡梅雨的。
  • 邂逅一場江南行,品味詩意慢生活
    從小生長在北方的人,對江南有一種魂牽夢繞的嚮往。尤其是丹桂飄香的秋天最為迷人,她令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也讓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淡薄而高遠,奔放卻不失柔情。時至濃情金秋,在石家莊藍城的滿懷誠意邀約下,我有幸親赴一場「江南的約定」,切身感知這縈繞多年的水墨夢境。我們第一站是嵊州。這裡不僅是宋衛平先生的家鄉,也是越劇的故鄉。相傳1906年光緒年間,越劇在離宋衛平先生家不遠的東王村誕生。但隨著喜歡越劇的女子越來越多,發展到現在越劇小鎮內的施家岙村,才真正形成女子越劇,為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成為中國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之一。
  • 今年江南梅雨季啟幕偏早
    中國氣象記者崔國輝報導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顯示,江南地區梅雨已於6月1日正式開始,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早7天。入梅後,江南一帶降水強度增強,強對流天氣活躍,需防範強降水引發的次生災害。
  • 江南進入梅雨期,網友熱議:梅雨季節賊迷幻,要下不下,想下不下,溼溼...
    虎撲6月6日訊 近日,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監測,可以確認江南區梅雨於6月1日正式開始,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早7天。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詳細內容如下:【#江南進入梅雨期# 較常年偏早7天】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監測,參照《梅雨監測指標》國家標準,可以確認江南區梅雨於6月1日正式開始,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早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