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發展取得重大進展,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有效地發揮了「一帶一路」重要支點作用,為暢通雙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規模不斷擴大,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2530個。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國港口均佔7席。建設集疏運公路1500公裡以上。貨櫃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20%,重點區域煤炭集港全部改由鐵路和水路運輸。
我國港口物流行業投資前景分析
港口作為水運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過渡點的作用逐漸減弱,作為組織外貿要點的作用日益增強,成為外貿綜合物流鏈中的主要環節。港口的功能也面臨著由最初純粹的貨物裝卸和集散,向裝卸、工業、商業、物流、信息等功能不斷擴大。將港口與航運企業聯繫在一起,只有港航加強合作,才能滿足港口物流的形成與運行,港口與航運企業才能在發展物流中真正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只有這樣,現代物流系統才能得以順利發展。而隨著全球現代物流時代的到來,為適應現代運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船舶大型化對港口自然條件和設備要求的提高,港口建設應在港口基礎設施方面加強建設,包括貨櫃碼頭數量、裝卸運力、碼頭堆場、航道水深等的建設,滿足國際貨櫃船舶大型化、超大型化的需求。
港口經濟作為一個相當複雜的系統,是一個有機的綜合體,是由不同作用的多個因素構成的。而世界各大船務巨頭也爭相對港口進行投資,而港口投資者也向船務發展,從面形成了港口與航運業的繁榮發展,這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港口物流業的發展。通過加強港口與航運企業的合作,發展航線兩端的延伸服務,提高航運、港口兩者的效率和效益,加強與公路、鐵路等部門的合作,建立一條龍的服務網絡,延伸到內陸各地,在內陸設立攬貨機構,深入企業,及時掌握大宗貨源,擴大港口貨源腹地和業務範圍,提高港口的競爭力。
2019年全年,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395083萬噸,同比增長8.8%。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432069萬噸,同比增長4.8%,貨櫃吞吐量26107萬TEU,同比增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