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初學者如何挑選吉他?
一.手感。
應選擇手感舒適的琴,使初學者上手更輕鬆。(很多大師彈了一輩子吉他,可想功夫之深,可即使是大師,也會對手感的追求做到近乎苛刻,何況手無縛琴之力的初級入門選手)好的手感具體包括琴頸筆直、弦距(琴弦與指板的距離)儘可能小且不打品(指彈吉他大師tommy的弦距常常調到和電吉他差不多,按起來非常輕鬆)、旋鈕阻尼均勻平滑、品絲兩頭打磨細緻光滑不會在換把位時有割手的感覺。
二.音準。
作為一個樂器(而不是玩具或裝飾擺設)音準是最基本的要求。
測量方法一:也許得找個老司機幫你)用電子調音器把六根弦空弦音調準,然後用均勻的力量按住各個不同把位上的任意音,用電子調音器測量這個音是否準確(比如一弦空弦音調準了,但此時一弦七品或十品的音不準,就說明這把琴音準有問題)。
方法二:或者彈響任意一根空弦,再彈這根弦12品的泛音,這兩個音的音高差越小說明音準越準(也說明琴的做工越好)。
初學者長期彈奏音準不準的樂器對培養樂感是極為不利的。
三.價格。
根據個人的一些經驗,國產的吉他裡面能符合手感基本舒適、音準基本準確的最低要求的吉他,應該也要在rmb1000元以上,所以幾百塊的吉他最好不要考慮。如果確實手頭緊只有五六百塊預算,建議你再攢攢錢,等你有一千出頭了,一次買個符合入門要求的「吉他」,而非燒火棍。
四.什麼是合板、面單、全單?
合板吉他是木吉他最低的一個的檔次。這類吉他的面板、背側板採用木質較硬的三合板或五合板,木頭是「死」的,對震動不敏感,合板吉他的聲音也不會有什麼發展和變化,因為「合板」沒有生命。
面單吉他是指面板是單層實木材料製作,而背側板還是合板。聲音比全合板琴好一些。
全單吉他是指面、背、側板全部用單層實木材料製作,聲音自然比前兩種要好很多。單層實木比起合板是有生命的,因為木質在顯微鏡下也有「毛孔」,震動和傳導聲音的性能更好,當然也會對溫溼度的變化更敏感,對你演奏時的控制更敏感,給演奏者有更多的反饋。演奏級別的吉他通常都是全單材質。
這三種吉他的價格自然是遞進的,該如何選擇,我覺得主要看個人經濟預算。如果有錢買好一點的就不要買差一點的。尤其對初學者一把品質好一點的琴一定對你有積極的幫助。
五.初學是不是該先買把便宜的?
買多少錢的琴不取決於你目前的水平,而取決於你對彈吉他有多大的訴求,當然也包括有多少銀子。
有機會我會再總結一個入門吉他品牌及型號的推薦。
ps:新手選琴的要點就三個:1.手感舒服;2.音準要準;3.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儘量買個貴的。
【 貳】怎樣自學好吉他?
在長期的吉他教學與演奏中我悟出一件事,只有具備良好的【自學能力】才能不斷進步成為真正的高手。
在我眼中良好的自學能力包括:
對吉他及周邊文化的濃厚【興趣】;
對未知領域不斷探索的【好奇心】;
對認定的事情【勤奮和執著】;
重視並有規劃地練習【基本功】基本功是學吉他永恆的主題,是日常練習必不可少的環節。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裡說的基本功除了身體方面的機能,也包括抽象層面的和聲感、節奏感、旋律感等,都有方法可以針對性訓練。基本功的教材很多,推薦一本陝西人陳雲強的《吉他哈農》
善於在實踐中運用和思考【樂理知識】離開實踐的理論都是空洞無用的。樂理知識一言難盡,吉他這個樂器是和聲樂器,所以學好{和聲學}是非常重要的。(據說許巍早年在部隊當兵時,和聲學都是自己買書自學的)網上的和聲學教材很多,建議買一些這幾年新出版的,給流行音樂編寫的樂理教材。如蔡文展的《超簡單的樂理學習》圖解版。
附圖:
多聽歌多獲取【資訊】提高審美水平和音樂意識
建立社交【圈子】結交有益的朋友;
有意識地【積累和分析】好樂句、好段子、好歌詞、好的編曲創意等;準備個本子記錄你的學習收穫。
【多思考】學琴應該手腦並用。比如彈完一段音樂,問自己哪裡不夠完美?哪個動作比較含糊?怎樣改善?這裡和弦為什麼在這個把位,可不可以調整到其他位置?二品橫按的Bm指型移動到七品變成了什麼和弦?這樣的學習是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
【高效率】聽說過一天練十二小時的,沒見過。但說實話這一定不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可以四小時把今天的內容練熟,為什麼非要花十二小時?不要做一個「看上去很努力」的吉他手。
創建舒適的練琴【時間和場地】;
蚊子不多的季節在戶外練習,或者帶上釣魚摺疊椅去河邊練琴
經常用演出、交流、錄音、錄像等方式【自我檢驗】學習成效;我常用手機app{唱吧}錄一些東西。我發現一首歌你唱的不熟練,但是錄上幾遍自然就熟了,完了之後聽自己的錄音也能找到很多毛病。
把練琴【養成生活習慣】,像每天早晨起床本能地刷牙洗臉一樣,某個時間段就是留給練琴的;
設定【目標】,比如一個禮拜練熟一首曲子,並且練到能用手機拍攝成視頻的熟練程度,把視頻上傳到社交網絡,或者分享給好朋友。再比如年底的公司年會上要上臺表演一首歌曲,還有三個月的時間,每個月練熟三首歌,等到演出前一周選擇效果最好最熟練的一首上臺表演,並讓同事錄下來。再比如,想專業從事音樂行業的初學者,給自己設定目標,一年時間精通50首歌,然後去餐廳或者酒吧駐唱鍛鍊自己。有了目標,學習效率自然提高了。列出學習計劃時常自省。
不斷【嘗試創作】,用音樂表達感情和想法、記錄生活;長期的積累和學習,你的收穫應該在體內轉化成才華輸出給你的聽眾,不要一味地copy,因為藝術的最大魅力在於創造力。
【敬畏音樂藝術】有長期甚至用一生學習音樂的信念。
最後,很關鍵的是要儘快構建你的【吉他學習知識體系】
我的簡單體系供大家參考
基本功日常(身體能力)
樂理先行(理論邏輯)
學習各種風格音樂(感性認識)
堅持嘗試創作(釋放才華)
結語: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老師、教材、網上的某個視頻教學都是你學琴路上的一個個加油站、指路標。能讓你不斷向前的根本動力是你的一顆不斷探索的心和一套有效的自學方法。學琴這件事(其實任何事都一樣)你不能過多的依賴任何外界的人和事。
關於如何選擇吉他和吉他學習的問題,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