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主動去上學,家長要做到3點,孩子開心還能主動收拾書包

2020-12-15 騰訊網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不少家長臨近開學都非常發愁,暑假沒有抓好孩子的學習習慣,玩了兩個月,馬上開學了,孩子的心收不回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也日益明顯。孩子不願意學習,更不想聽家長的話,打開書本學習一下。家長更是管不了整天玩手機的小學生,明明知道開學後會是一個什麼狀態,無可奈何。更有的家長會說,不能提到開學兩個字。一個是孩子自己都很牴觸。一個是家長的焦慮,如此學習狀態,究竟該如何迎接開學?不想被老師批評,又不能在短期內培養好學習的正確態度,家長真是難。

對於小學生來說,最好的一個狀態就是知道如何自己去收心,開學了我該以一個什麼心態來面對,不需要家長反覆強調,我自己就能做到的一個學習狀態。開學後的班會上,我總是喜歡問學生:你們是否期待上學?你們是否想見同學和老師?不少學生會回答,還是在暑假在家玩爽,開學太難了,又要寫作業。不過見到老師和同學還是開心的,所以學生們對學習的大部分直觀感受都來自同學情誼和師生情誼,他們本身不會對學習這件事抱有主觀的積極態度。那麼開學前想讓孩子主動去上學,家長該怎麼做呢?如果你能做到這3點,說不定孩子就能自己收拾書包去上學了。

1、讓孩子感受老師的在意

我們家長喜歡在開學前和孩子說,你不好好學習,你不寫作業,等開學了,看老師怎麼收拾你,反正我管不了你了,讓老師管你。或者對剛剛入學的新生描繪老師的嚴厲,不聽話老師會怎麼懲罰,從負面的情緒上向孩子傳達老師是否在意你。其實對於師生之間,來自老師的信任是孩子對學校最基本的嚮往,大部分孩子對學校的牴觸,均來自老師是否關注我,愛護我,所以想讓孩子痛痛快快上學,不妨和孩子多說說:老師也是很想念你的,而不是等著你去上學,老師要懲罰你。

讓孩子感受老師的在意,其實是讓孩子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有一種安全感。懂得有問題去找老師解決,也敢於提出自己的訴求。開學意味著結束暑假生活,開始進入另一種學習狀態,改變心態不光需要家長的重複與強調,更應該讓學生看到老師的誠意,所以在開學前,家長可以先和老師溝通一下,請老師給孩子發一段語音或者寫上幾句開學祝福,讓孩子對學校有一個美好的期待。

2、讓學生感受學校學習的趣味

學習雖然是一個辛苦的過程,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家長和老師給孩子帶來的學習體驗更多的應該是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我說我們的學生對學校生活更多的回憶是同學之間的故事,而不是上的某堂課裡老師講的某個知識點?因為學生們在一起,共同學習,不是被家長強迫的,而是一個主動的狀態,我要去學校,找我的好哥們好朋友玩。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對同學情誼的建設,而不是在開學前,和孩子說,少和誰一起玩,這學期你就應該老老實實學習。

作為語文老師,我也常和家長強調,儘量引導孩子對學校和學習產生興趣,而不是厭惡。在暑假中,孩子聽夠了家長的嘮叨,就想換一個環境,基於這個想法,倒也能讓孩子有一種想開學的衝動,但是這是從另一個學習環境逃到學校中去,並不解決什麼問題。不管是老師也好,還是家長,都不能在開學前做「遙控器」,遙控指揮孩子該幹什麼,不該做什麼,而是和孩子建立一個契約,讓孩子承擔他的學習自認,比去被動地執行家長的口令要有意義。

3、讓學生在開學這件事上體會到成就

我們家長在反覆強調,暑假學習過程,孩子是失敗的,期待著開學後老師來糾正和管理孩子的學習,這讓孩子從未在開學這件事上體會到成就。也就是開學後,我要到學校是去改正錯誤的,而不是展開新的學習的。我們的學生從沒有在開學這件事上建立過成就感,也就不會對開學有什麼期待。所以,家長和老師應該在開學前為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肯定孩子在暑假的學習過程,為他們鋪墊開學後的學習計劃,這樣孩子就能在開學這件事上有所期待,也就是他自己找到了自信。

開學前讓孩子主動上學,實際上是我們的家長從孩子的心理、行為、學習意識上對孩子進行一個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在意,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在開學這件事上體會到成就,家長只要做到這3點,就能讓孩子主動收拾書包去上學。關於開學前的準備,家長朋友們都遇到過哪些困惑?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讓孩子主動去上學,家長要做到3點,孩子開心還能主動收拾書包
    開學後的班會上,我總是喜歡問學生:你們是否期待上學?你們是否想見同學和老師?不少學生會回答,還是在暑假在家玩爽,開學太難了,又要寫作業。不過見到老師和同學還是開心的,所以學生們對學習的大部分直觀感受都來自同學情誼和師生情誼,他們本身不會對學習這件事抱有主觀的積極態度。那麼開學前想讓孩子主動去上學,家長該怎麼做呢?如果你能做到這3點,說不定孩子就能自己收拾書包去上學了。
  • 會主動學習的孩子,家長都做到了這五點
    回顧一下我們帶孩子的過程,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我們是這樣子的:孩子三歲的時候,你追著他認字;孩子四歲的時候,你追著他念詩;熬到孩子六歲上學,你還得追著他寫作業;··· ···與其說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不如說是在考驗家長的堅定心志。
  • 閱芽家長會|要開學啦!小朋友能主動收拾自己的物品嗎?
    興奮之餘有沒有觀察一下,孩子有沒有自己收拾小書包和上學用品呢?很多家長總是說孩子還小,從來沒有想過要教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每次都是自己順手幫孩子收拾。有時候家長在收拾的時候,孩子會過來幫忙,但是因為覺得孩子礙手礙腳的,所以家長總是告訴孩子,說你還太小,不會收拾,到一邊去玩吧。
  • 主動學習的孩子,家長都做到了這5點
    主動學習,靠的是孩子的自覺性,想讓孩子主動學習,家長也要做好以下5點:1、不過分督促孩子孩子的學習壓力本身就很大,在學校經過了一整天的緊張學習,回到家還要被父母嘮叨,可能剛開始孩子還會聽話,但是習慣了父母的督促後就會越來越不自覺。
  • 孩子不主動學習英語?做到這3點讓孩子自覺學習英語
    但現在不少小朋友對英語沒有興趣,也不會主動學習英語。那麼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英語呢?可以從以下3方面去思考,做好以下3點,讓孩子愛上學英語。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要掌握一門語言,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很重要,學習英語也不例外。只有在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中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語。那如何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呢?
  • 如何讓孩子主動寫作業?家長做到這3點,提高孩子成績很容易!
    看來,強逼孩子寫作業,不如培養孩子主動寫作業更好。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主動寫作業呢?2、放手的過程中,給到孩子足夠的支持寫作業需要形成一個好習慣,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最好能讓孩子知道在什麼時候完成作業那是最好的。如果發現孩子玩到8、9點時才想起要寫作業,那這樣的行為顯然是不好的。
  • 從逼著孩子做到孩子主動做,可能只需要你的一句話
    孩子愛學習、不拖延、按時完成作業、自己會收拾房間、為人彬彬有禮、動手能力強……不用家長花費太多心思,還樂於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快樂與憂愁,我想沒有人會拒絕這樣一個孩子。其實如果你仔細一想就會發現,這樣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會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不用家長催促,所以培養起來格外省心,沒有強迫,親子關係也更加和諧。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來」,一切從主動收拾玩具開始
    01早上,孩子起床後,準備去上幼兒園。由於時間比較緊張,生怕孩子上學遲到的我,忍不住想要去幫助孩子穿衣服。然而當我拿出孩子衣服的時候,腦海中忽然閃現出「我的核心素養育兒目標」—— 一定要讓孩子自主發展,所以必須要讓孩子自己來。
  • 孩子上學後 家長必須要做到的四點注意
    孩子上小學了,這是每個家庭的大事、喜事。我們每個家長都在為孩子讀書忙碌著,準備著,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新的起跑線上穩步前進。同時,家長們也都困惑著,擔心著,孩子能適應小學生活嗎?我們家長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呢?
  • 孩子上學丟三落四家長怎麼辦?孩子忘記帶東西要不要送
    孩子為什麼丟三落四  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學生,有些爸爸媽媽習慣於「幫忙」:每天按時查看家長群,幫孩子確認作業的具體內容,然後盯著孩子逐項完成,再盯著或者乾脆親自動手幫孩子收拾好書包、紅領巾、小黃帽,還有其他臨時要帶的各類物品。父母的主動包辦代替,客觀上造成了孩子的被動,很容易給孩子造成一種誤解,即「收拾書包不是我的事」,使之形成依賴心理。
  • 孩子性格懦弱,上學容易被排擠,家長要做到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
    寶媽劉芳(化名)說自己的孩子小明,性格有一些軟,有一次家裡來了客人,原本在客廳看著電視的小明,好像遇到什麼可怕的事情一樣,馬上灰溜溜地跑進自己的房間,叫他出來打招呼都不願意。後來小明上學了,老師經常反映孩子在學校有被同學排擠的情況。
  • 孩子性格懦弱,上學容易被排擠,家長要做到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
    ,上學容易被排擠?家長要做到這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①磨礪孩子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過:&34;其實,這句話很有道理,父母要懂得磨礪孩子,讓他們多多鍛鍊身體,如練習跆拳道等。這樣孩子不僅有堅強的內心,還有強健的體格。
  • 家長該替孩子背書包?一位媽媽回答:試過才知道,並非「溺愛」
    起初,她也不會主動幫孩子背書包,認為這是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有一次她幫孩子背了一下,沒想到小小的書包竟然是如此的重,當她一路背回家之後,自己也點輕微的腰酸背痛了。可想而知,自己的孩子每天背完這樣的書包有多累。面對家長該不該替孩子背書包的問題,李女士不得不感慨,孩子的書包只有自己背過才知道,幫孩子背書包並不是&34;。
  • 會主動學習的孩子,父母都做到了這5點!所有家長都值得一看
    要構成傑出的習氣,條件就是要按照正確的需求去做。 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氣,不在於家長每天敦促,而是需求孩子每天做到。 沒有哪個孩子打小就懂得要怎樣學習,學多久,他需要父母給他立好規則。 比方每天回家後寫好作業再玩,而不要拖光臨睡前;每天半小時閱覽;每天上課條件前預習新內容,等等。
  • 一招讓孩子起床被動變主動,99%家長都不會!
    究其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作為家長的你呀,太勤快了,聽過一句話沒有?「懶家長造就勤孩子,那麼勤家長呢,自然就會造就懶孩子」,什麼事情家長都給孩子包辦了,那孩子的這種主動的能力何時才能夠得到鍛鍊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招,讓孩子對起床這件事情,自己去著急。
  • 孩子的「自律性」如何培養?做到這3點很重要,聰明家長要學會
    聰明家長要學會做到這3點。首先,家長以身作則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律的家長能教出自律的孩子,而懶散的家長的孩子也必然懶散。在教育孩子少看電視的時候,家長是否也停下了手中玩耍的手機?如果家長朋友反省完這些,發現自己都沒有做到,那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呢?所以要想孩子自律,家長一定要首先讓自己自律起來。家長一定要對自己狠起來,堅決將這些壞習慣改正。
  • 第一次上學,家長為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就能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已經是一年級的學生了,在學習自立和生活獨立的習慣行為上,是要區別幼兒園的,自己收拾書包、自知冷暖加衣,是不需要老師的提醒家長要明確這樣一件事:孩子上了小學,你可能要關注的是孩子的課堂聽講效率、學習行為習慣、是否尊重老師愛護同學、有問題敢不敢去求助,而不是孩子在學校能不能喝水?老師是否會提醒孩子午睡?孩子不能吹空調,老師會不會照顧不到……為孩子做好3個準備,才能讓接下來的小學生活不吃虧。
  • 第一次上學,家長為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就能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是可以理解的。與其擔心,不如提前先做好3個準備,才能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小學和幼兒園還不一樣,在小學階段,學科老師不會像幼兒園老師對學生採取的是主動關心的行為,而是有問題向老師提出來,性格內向的學生不敢提問,表達訴求,這就需要老師們去仔細觀察,了解一年級新生們的特點。
  • 孩子玩具扔一地,從不主動收拾?教你如何讓孩子養成收拾的好習慣
    孩子玩具扔一地,從不主動收拾?教你如何讓孩子養成收拾的好習慣前不久,閨蜜跟我吐槽她家兒子:周末鄰居家孩子來我家玩,兩個孩子玩得不亦樂乎,我趁機偷個懶,刷了會兒手機。,小時候每個寶寶都非常喜歡玩玩具,但是好像每個寶寶都只是喜歡玩玩具,很少有寶寶自己玩了玩具還會主動收拾的。
  • 想讓孩子主動寫作業,家長做好這3點,孩子學習自覺性大大提高
    不喜歡寫作業,寫作業的時候拖拖塔塔,總是東張西望,類似的陋習成為了許多孩子的「習慣」,面對這些不愛寫作業,學習不主動的孩子,家長們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解決。所以,家長們錯誤的陪伴方式,也是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會開小差、效率低的原因。3、對學習的知識掌握程度低寫作業的時候磨磨蹭蹭,始終寫不完,與孩子對該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不用心,寫作業的時候需要用到這些知識時,自然就無法辨識相關的知識,導致寫作業的時候磨磨唧唧,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