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是騰訊的第一個海外市場。騰訊在泰國大起大落,一波三折,今天就講講騰訊在泰國的故事。
泰國QQ的起源
2004年,我在泰國曼谷的一家網吧,看到一個熟悉的logo,QQ的胖企鵝標誌,也叫QQ,但是不是中文,是泰語。當時QQ在中國還沒有一統江湖,國內只有年輕人使用QQ,白領主要還是用MSN。我很驚訝能在泰國看到QQ,網上很難查到泰國QQ和騰訊的關係,我一度懷疑,泰國這個是盜版QQ。後來我在騰訊問過很多人,沒有人知道泰國QQ是怎麼回事。 再後來,我才了解到,泰語版QQ是騰訊在海外市場的第一個嘗試,是和泰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巨頭Sanook合作的。 為什麼騰訊的第一個海外市場是泰國?首先,泰國的文化和中華文化比較接近。歷史上中泰民間往來比較多,明朝末年福建和廣東的下南洋運動,泰國也是主要目的地。泰國歷史上曾經有個王朝鄭王朝,國王鄭信是華人。泰國歷任首相有多位是華人,最有名的就是他信家族,出了兩個首相他信和他的妹妹英拉。泰國華人雖然只有900萬,佔人口14%,但卻控制了泰國主要的經濟命脈。泰國年輕人非常喜歡香港臺灣的中國文化,粵語歌和港劇在泰國非常流行,港臺明星在泰國也是家喻戶曉。 其次,泰國Sanook的主要股東和騰訊的大股東都是同一家——南非的Naspers,這家神秘的南非傳媒巨頭眼光獨特,早早就布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的網際網路公司,而且投對了中國、印度、泰國等很多國家的核心網際網路公司。這家公司和騰訊的故事非常精彩,我後面有機會再給大家詳細介紹。正是在Naspers介紹和撮合下,騰訊和Sanook走到一起探討合作的機會。 先講一下Sanook的背景,這家公司成立於2000年1月,是泰國最大的門戶網站,它在泰國的地位和2000年新浪在中國地位一樣的。當時全球網際網路大潮興起,中國的第一批網際網路門戶新浪搜狐網易都是在98年成立的,泰國的網際網路略晚於中國,在2000年出現第一批網際網路公司,而Sanook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全面複製Yahoo的商業模式運作。
圖1 泰國門戶網站Sanook首頁
致命失誤
在即時通訊興起後,大概是02年或者03年,在Naspers的撮合下,Sanook和騰訊,合作推出泰國的即時通訊工具泰語QQ。騰訊當時還沒有上市,是一個小公司,還沒有完全佔據中國市場,顧不得海外市場,當時也無暇多想,草草籤了一個合作協議。但是馬化騰在合作模式的選擇上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採用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的形式為Sanook構建了一套獨立的即時通訊平臺,雖然品牌還是用的QQ,但是伺服器是獨立的,換句話說,泰國QQ和中國QQ是互相獨立的,用戶之間是不能聯繫和發消息的。這和MSN,甚至ICQ都是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在MSN和ICQ上,任何國家的用戶都可以跨國通信和溝通,網際網路打破了國家界限,讓通訊更加容易,但騰訊卻走錯了泰國這步棋。 這不得不說和騰訊早期的經營思想有關。騰訊今天,QQ和微信名揚天下,大家都知道騰訊是以即時通訊平臺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但是騰訊早期的業務方向可不是這樣。馬化騰98年創立騰訊的時候,還有沒有QQ這個產品,當時的主營業務是系統集成,為尋呼臺建立網上尋呼系統,也就是為企業客戶定製開發軟體和解決方案。這種商業模式可以提供穩定的現金流,直到QQ的出現。QQ的用戶增長太快,對伺服器和帶寬的投入非常大,騰訊的現金流已經負擔不起,所以馬化騰一度想低價賣掉QQ,但是沒人看得懂,也沒有人願意買。幸虧風險投資IDG及時出手,解了騰訊燃眉之急。 但是在泰國,沒有移動增值業務商業模式,泰國QQ該怎麼搞,騰訊沒有想清楚,同時也缺乏對國際業務的眼光,所以最後採用了獨立平臺模式,由Sanook獨立負責泰語QQ的運營。 Sanook很認真的運營QQ,但是QQ畢竟只是他們的業務之一,甚至還不是主營業務。他們缺乏對即時通訊市場的理解和對用戶體驗的把握,版本更新慢,所以泰語QQ雖然一度快速興起,甚至用戶一度突破千萬級,但始終沒有成為泰國年輕人的主流產品。到智慧型手機時代,微信LINE等手機即時通訊APP興起後,泰語QQ逐漸衰落下去。
峰迴路轉
但是騰訊沒有忘記泰國,也沒有忘記泰語QQ這個「私生子」。當騰訊在中國市場一統江湖之後,再次將眼光投向西南角落的泰國。痛定思痛,總結經驗,當微信上線以後,泰國再次成為微信的重點市場之一,騰訊和Sanook再次合作,這一次,不在採用泰語QQ的獨立平臺模式,一上來就是全球互通模式,都是連接統一的微信平臺。 微信在2011年推出後,不但在中國大陸快速普及,而且在東南亞國家也引爆流行,2012和2013年在泰國甚至數次排到社交APP下載第一名。騰訊和Sanook開始加大對微信的推廣,在Sanook的官網原來的QQ頻道頁面,直接換成微信下載頁面。 同時也加大的廣告推廣,2013年請到泰國當紅的頭號性感女明星Patchrapa Chaichua代言,投放了視頻廣告推廣微信的語音聊天功能。2014年一口氣在泰國推出了四支廣告,分為成佛篇、猛男篇、特務篇、記憶篇組成,廣告運用反喻的手法推廣,主題是「世界上這四種人不需要用微信」。典型的泰式幽默,讓人對微信的各種功能印象深刻 。
圖2 微信泰國明星推廣
在微信快速滲透東南亞市場的同時,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騰訊還有一款殺手級的應用也引爆了東南亞,那就是JOOX。騰訊2014年針對東南亞年輕人喜歡在線音樂的需求,在香港推出JOOX,這款應用和國內的QQ音樂一樣提供正版在線流媒體音樂,只不過QQ音樂是針對中國大陸用戶,而JOOX是針對香港和東南亞用戶。 JOOX上線後,迅速成為香港、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在線音樂市場的第一名。這一次,騰訊在泰國擺脫了泰語QQ市場不利的陰影,出現了兩個明星級的產品,市場形勢一片大好。 此外,微信支付在泰國商戶的普及速度也很快,但是目前主要還是針對中國遊客提供支付服務,在泰國本地人中使用還不多。2016年泰國央行對微信支付發出警告,稱微信支付在泰業務並未獲得授權,並提醒商家謹慎使用。但實際上微信支付風控技術完善,並未出現風險,反而為商戶帶來更多的中國客戶,所以泰國央行的警告並沒有影響微信支付的普及。
騰訊撿了一個大便宜
在泰國市場的整體戰略上,騰訊也改變了過去的打法。採用投資和併購當地公司形式進入當地市場。過去騰訊和Sanook都是Naspers投資的公司,相當於兄弟公司,雙方合作涉及到利益等多種問題,騰訊開始考慮投資控股Sanook。還好Naspers也覺得Sanook在泰國增長不盡如人意,也希望騰訊能夠加大對泰國的投入,很願意將手中的股份轉讓給騰訊。 雙方一拍即合,2010年8月騰訊以1050萬美元收購Sanook 49.92%股份,這個價格真是白菜價了,沒想到Sanook是泰國最大的門戶網站,估值這麼低,在國內很多還沒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估值都動輒上百億美元。所以騰訊在泰國撿了一個大便宜。 2016年騰訊再接再厲,收購了Sanook剩下的一半股份,把它變成自己的全資子公司,然後正式更名為騰訊(泰國)公司,Sanook由原來的「私生子」正式變成騰訊的「親兒子」。這一次騰訊可以傾盡所有資源來加大泰國市場的投入了。
圖3.騰訊泰國公司
微信和JOOX兩個明星產品齊頭並進,騰訊在泰國也理順了股權架構,看起來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了,泰國市場應該輕鬆被騰訊收入囊中了。沒想到半途殺出來個程咬金,新一個新的競爭對手出現了。
再度失手
2011年時手機即時通訊軟體的元年,這一年全球各地出現了多款類似APP,各有特點,在產品功能上和微信略有差異,在地域分布上和微信也沒有直接競爭。但是有一款日本的即時通訊APP和騰訊功能類似,海外市場分布也重合,形成了激烈競爭,那就是LINE。 在微信是2011年1月在中國上線,五個月後,2011年6月,LINE在日本上線。兩家產品功能類似,都是以即時通訊為主,都有朋友圈,都可以發送表情貼圖,後期都增加了支付,以及叫外賣叫網約車等生活服務。更悲催的是,兩家在東南亞市場高度重合,形成了激烈競爭。LINE的背景以及和微信在全球市場的競爭,我以後再詳細介紹,這裡先繼續講泰國市場微信面對LINE的競爭。 2011年底和2012年初,兩家都登陸泰國市場,微信起先憑藉Sanook的用戶優勢,一度領先,上線2個月後,在泰國即獲得100萬用戶,從2012年初到2013年底,微信一直是社交下載排名第一,保持了將近兩年的領先地位。但是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LINE獲得泰國年輕用戶的喜愛,超越微信,一直到2017年底,這四年LINE在泰國市場遙遙領先微信,成為泰國社交APP不可撼動的第一名。微信到2017年已經在泰國社交APP跌出前五的位置,再度失去泰國市場。 為什麼微信佔據天時地利仍然打不過LINE?首先,從文化上來講,泰國是一個非常哈日的國家,對日本品牌的接受程度遠高於中國品牌,這一點和臺灣有點類似,LINE最先超越微信的兩個海外市場就是泰國和臺灣。其次,LINE的表情貼圖做的比微信好,深受泰國年輕人喜愛。第三,微信這次全球化始終堅持產品功能的統一,對各國本土化功能的需求反應較慢,也影響了用戶的黏性。 值得慶幸的是,在泰國在線音樂市場,JOOX還牢牢地佔據市場第一的位置,讓騰訊在泰國還不至於一敗塗地。
《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往期精彩文章
騰訊海外生死局(反思騰訊海外戰略)
中年的微信,油膩的騰訊
遊戲出海:將中國想像力帶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