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兒
記得電視劇《如懿傳》裡的如懿跟與弘曆從最初的青梅竹馬,到最後的相看兩厭。從最初的我會護你一生周全,到最後如懿所受到的傷害都是弘曆給予的。那時候,我便想:或許我們大多數人的婚姻亦是如此,無論戀愛時有多麼的相愛與難捨難分,一旦步入了婚姻之後,便會發現。婚姻裡不再擁有愛情,有的只是瑣碎的家務事,與狼狽不堪的自己。
錢鍾書《圍城》裡有一段我們眾所周知的話語:婚姻像一座城,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出去。這段話足矣說明婚姻的本質,許多人的婚姻都是在將就,不要去羨慕他人的婚姻,都只是表面而已,我們大多數人的婚姻足矣維繫下去,依靠的不是婚姻裡殘剩不多的感情,而是孩子與父母,以及我們的權衡利弊。
年輕那會兒:我總是不服氣地想:人和人都是一樣的,可是隨著我多吃了一碗米飯,又多吃了一碗米飯,我終於明白,人和人真的不一樣。也造就了我們每個人婚姻的去向。
曾經工作的時候,認識一位女性朋友,她個男友是異地,她是石家莊的,男友是甘肅的,兩個人的戀愛遭遇了女方家庭的強烈反對,幾乎每個父母都不會讓自己女兒遠嫁的,因為身為父母他們多吃了幾碗飯,多走了很多彎路。得出了很多經驗,她們不想讓自己的女兒與自己一樣,走彎路,可是我們總是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沒有哪個人,天生喜歡被人勸的。尤其是年輕人,她們更不會去相信老人家的話語,總認為自己會與眾不同,總是要去撞南牆,然而並不知道,在婚姻裡,一旦撞了南牆,很難回頭。
朋友當時為了可以和男友在一起,什麼辦法都嘗試過了,絕食等等,最後未婚先孕,逼迫父母同意了這門婚事,依稀記得,朋友對我說:爸媽最終妥協了,只說了一句話,你自己選擇的路,以後後悔了,不要埋怨我們當父母的,沒有阻止過你。
現在他們結婚十年了,可是他們的感情早就被生活磨滅的沒有了,一直都不明白,當初義無反顧,奮不顧身要在一起的兩個人,大抵還是沒有熬過時間的考驗,和生活的考驗。年輕時。總認為婚姻是兩個人,婚後才明白,婚姻是你一個人去融入一個新的家庭,和環境。戀愛時人還有所遮掩,婚後便不會,我們開始暴露自己的缺點,當所謂的夫妻兩個人,把彼此當成了親人以後,折磨會隨著時間日益劇增。
人生來是自私的,這是無法改變的。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誰也不想總是一味地付出,而沒有回報,婚姻裡更是如此。當付出與回報不平等時,便有了埋怨,當埋怨越來越多時,便有了矛盾,最後會大爆發,有的會離婚,有的不會。
其實。誰都知道婚姻好像跟誰結婚都會後悔,我們都會羨慕別人,中年時的夫妻感情是最難熬的。隨著孩子的長大,漸漸老去的父母。工作的壓力,都在無形中施加壓力。讓我們喘不過氣。
永遠都是到了老年以後,被磨滅了菱角,也知道生命不多時,才真正懂的珍惜身邊的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