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021-03-05 考研政治徐濤

 點擊上方「考研政治徐濤」 可以訂閱噢!

每天看看史綱時間軸及重大會議匯總(收藏背誦版)

新的一周,有沒有做了上周複習的周報,有沒有定好這周要幹什麼?

【單選】中國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在利潤分配上採取的政策是(  )

A.統籌兼顧                   

B.勞資兩利

C.公私兼顧                   

D.四馬分肥

 ☟☟『做完再看答案』☟☟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公私合營企業充分體現了「統籌兼顧」、「勞資兩利」、「公私兼顧」的方針,在利潤上實行國家所得稅、企業公積金、工人福利費和資本家紅利各佔1/4的「四馬分肥」政策。選項A、B、C都只是公私合營企業多體現的方針,而非利潤分配政策,故D正確。

【考點回顧】

1.國家資本主義

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是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種形式和國營社會主義經濟聯繫著的,並受工人監督的資本主義經濟。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有加工訂貨、統購包銷、經銷代銷,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就是公私合營。

2.公私合營

國家對資本家原有的生產資料進行清理估價,以核實私股股額;在合營期間,每年發給資本家5%的股息,這就叫定股定息。全行業公私合營後,這些企業基本上已經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

3.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經驗

第一,我們對於資產階級,是用贖買和國家資本主義的方法,有償地而不是無償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變資產階級的所有制。

第二,在改造他們的同時,給予他們必要的工作安排。

第三,不剝奪資產階級的選舉權,並且對於他們中間積極擁護社會主義改造而在這個改造事業中有所貢獻的代表人物給以恰當的政治安排。

· end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歷史性轉變。在這一偉大進程中,人民民主統一戰線自覺服從服務於人民民主專政的鞏固、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貫徹執行,成功地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 【統戰史話】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上)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歷史性轉變。在這一偉大進程中,人民民主統一戰線自覺服從服務於人民民主專政的鞏固、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貫徹執行,成功地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 統戰史話 | 【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李維漢的報告題目是《關於利用、限制和改組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若干問題》。毛澤東審閱時作了不少修改,其中一個重要修改,是把題目中的「改組」改為「改造」,並在會上首次提出了中國共產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戰略藍圖,就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時間內,基本上完成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而使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成為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利用、限制、改造方針的...
    這條總路線的內容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地實現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的提出,標誌著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實行,標誌著我國有計劃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始。
  • 如何理解資本主義工商業中改造中的贖買與公私合營的區別與聯繫
    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中學生對對「贖買政策」和「公私合營」搞不明白,容易混淆,對於怎麼贖買也很困惑。
  •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初步建立
    農業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的實行,直接推動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進程。1953年6月,中央兩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進行討論,確定經過國家資本主義改造資本主義工業的方針。隨後又決定對私營商業不採取單純「排擠」的辦法,也採取國家資本主義的方針。
  •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依然存在
    社會主義制度是生產資料公有制,資本主義是生產資料私有制。這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
  • 「三大改造」奠定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制度和經濟基礎
    這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在當時的中國,隨著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逐步成為國內主要矛盾,而解決這一矛盾,中國社會必然要實現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土改完成後,中國共產黨對新中國經濟建設構建初步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具備了現實條件。
  •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時間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基本改造完成,是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性質是這一時期我國的社會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是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過渡性社會形態。特點是在經濟上存在著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 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與此同時,開始了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後的農村及時地開展互助合作運動;在調整工商業過程中,採取對私營工商業加工訂貨、經銷代銷等方式,廣泛發展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等,為全面向社會主義過渡奠定了基礎。
  • 論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必然性和歷史意義
    二是這期間國家在調整工商業過程中採用加工訂貨、經銷代銷、統購包銷、公私合營等多種形式把相當一部分私營工商業納入到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在整頓金融秩序、抑制通貨膨脹過程中實現了全部私營金融業的公私合營,在已經進行了土改的廣大農村開展了相當範圍的互助合作,所有這些措施都一定程度上體現和反映出了社會主義改造的根本性質和內在要求,使國民經濟中的社會主義因素不斷增加。
  • 三大改造是怎樣進行的,它的完成又有什麼標誌性意義?
    讓我們一起重溫這段歷史,看看三大改造是怎樣進行的,它的完成又有什麼標誌性的意義。農業、手工業的合作化1953年,隨著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公布、黨和國家開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的主要任務、十把生產資料私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 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隨後,毛主席在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講話中又指出:一九四九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 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
    、社會主義與民主》我們在討論正在消失投資機會的理論時,曾作過一個保留,主張有這麼一種可能性,即人類的經濟需要到某個時候可能得到充分的滿足,那時就不會再有推動人的生產努力進一步提高的動力。本質上屬於一個進化過程的資本主義就會萎縮衰退。此時,企業家將無事可做。他們將發現自己處於與完全確保永久和平的社會中將軍們同樣的地位。利潤以及與利潤亦步亦趨的利率都會趨向於零。靠利潤和利息為生的資產者階層將趨於消失。工商業的管理將成為日常行政管理的事情,而管理人員將不可避免地具有官僚主義的特性。一種非常清醒的社會主義將幾乎自動地出現。人的精力將離開工商業。
  •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別?
    資本主義指資本屬於個人所擁有的經濟制度,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私有制是資本主義最主要的內容,沒有私有制就不能稱為資本主義。梅裡厄姆——伯斯特詞典裡對資本主義的定義是:一個由個人或公司擁有資本財產的經濟系統,經由個人的決定進行投資,而非經由國家的控制,以及價格生產銷售產品都由自由市場所決定。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核心。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而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
    國民黨取得政權後,既沒有兌現它所許諾的「平均地權」,也沒實現它所聲稱的「發展民族工商業」,倒是依附於帝國主義、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資本和「四大家族」聚斂了大量財富,使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對國民黨政權的完全失望,使中國的普通民眾和知識界堅定地站在了中國共產黨一邊。民主黨派紛紛明確表態支持中國共產黨改造舊中國、開闢新道路的政治、經濟主張。
  • 什麼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什麼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顯然,社會主義的中國當然應該要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哲學來闡釋什麼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什麼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01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小編認為,要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必須首先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要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就必須首先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
  • 什麼是社會主義道路,什麼是資本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體系,應當避免用西方哲學的話語體系來評判中國實踐、闡釋中國社會主義道路、解答中國問題。比如「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和「什麼是社會主義道路」等社會主義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體系應該,也可以來評判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踐、闡釋西方資本主義道路,解答資本主義國家的問題。
  • 什麼是社會主義文明,什麼是資本主義文明
    百度百科: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都是人類進步的社會歷史產物。它們的性質對立,但在當代同處於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大形態,他們具有共同的「社會存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需要經過一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用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擺脫對物的依賴性,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創造條件。
  • 資本主義必然滅亡 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叩其兩端,在大時代中把握「兩個必然」的趨勢  我們說,社會主義不是《封神演義》中的申公豹,非要無端地在人類社會中無事生非,非要無來由地同資本主義爭奪世界。其實,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自己呼喚出來的代替者或繼承者。換句話說,也就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無法在資本主義制度範圍內得到根本解決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