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集團、奧雅納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研發首個大廈水力發電系統

2020-12-13 美通社

香港2014年12月4日電 /美通社/ -- 信和集團、奧雅納與香港理工大學公布首個大廈水力發電系統的研究。系統透過回收本應流失的大廈水頭用作水力發電,初步研究顯示,系統能以環保及低成本方法產電,同時有效減低二氧化碳排放,成果令人鼓舞。

(後中)信和集團黃永光先生很高興與香港理工大學及奧雅納工程顧問合作研發首個大廈水力發電系統;過程並充分體現年輕科研團隊的活力、創意和團隊精神。

 

水力發電裝置安裝於奧海城2期,是新一代的系統,每小時產電100W,其效能較第1代大幅提升6倍。系統內裝有由香港理工大學及水務署合作開發的渦輪,當水流過水管時會驅動渦輪並轉化成電力。產生的電力會儲存於蓄電池內,足以應付一般電梯大堂的照明系統。假設一個電梯大堂安裝了15顆 LED 燈泡,每顆耗電量為6.5W,相等於每個電梯大堂每天節省港幣3.51元或每年節省港幣1,281.15元。每年減碳量約700公斤,相當於種植約30棵樹木。

香港理工大學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可再生能源研究室主任楊洪興教授與信和集團合作,研發有關系統。楊洪興教授認為,水力發電公認是既環保又低成本的發電方法。有關系統優勝之處,是可以回收本應流失的水頭用以發電,因此不會影響大廈食水供應,是一個可取、可持續的方案。

有關項目除了是首個應用於大廈內之水力發電裝置外,亦是商業機構與學術界首個同類型的合作項目。是次研究成果對本港有關提升環保效益的研發項目有深遠影響。

奧雅納工程顧問湯振權博士補充道:「管道內的流水帶有大量能量,而香港擁有一個穩健而精密的水利設施,可好好利用,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產電。香港人均秏電量屬中等,而都市裡高樓大廈的節能潛力很高。大廈水力發電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亦有助減少對化石燃料的倚賴。」

是次研究收集所得的數據,將成為研究下一階段水力發電系統的基礎。各方將合作研發第3代水力發電系統,進一步回收大廈水管中本應流失的水頭,當中包括廢水,增加產電量,同時應用更廣泛。

信和集團執行董事黃永光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香港理工大學及奧雅納工程顧問合作,將創新意念成真,過程中充分體現來自香港及中國內地的年輕科研團隊的創新、創意和團隊精神。集團支持有助青年發展、教育、環保、創新科技及構建更美好社區的理念。我們將繼續與香港以及內地的大學合作,希望可以啟發更多創新的方案,令我們的建築更環保,以及為未來創新。」

黃先生總結道:「如同其他已發展的國家及大城市,香港需要以嶄新思維,快速應對氣候轉變及堆填區等問題。作為良好企業公民,集團一直致力建立更環保的社區。我們於旗下物業實踐一系列環保措施,包括回收及廢物源頭分類,同時推出廚餘管理計劃,將全港首個設於商場的高效能廚餘機提升至每天可處理500公斤廚餘,更與本地學院合作研究以微藻淨化廚餘濾液。我們很高興成功將旗下物業的二氧化碳排放自2008年水平減少24%,已超出我們所定下的目標。我們希望透過是次合作,啟發更多相關範疇的討論和研究,並期待有更多科研項目,為環境帶來更大效益。」

關於信和集團

信和集團是香港主要地產發展商之一,業務性質廣泛,包括發展住宅、寫字樓、工業及商場物業作銷售和投資。集團亦從事酒店投資及管理、會所管理、物業管理、停車場管理,以及環境衛生及保安服務等。信和集團目前聘用約1.1萬人,專業團隊積極建設優質項目及提供殷勤細心的服務,致力超越顧客的期望。

信和集團貫徹良好企業公民精神,多年來積極參與各項關懷社區和環保活動,以及推廣各類型的藝術及文化項目。在企業社會任上致力於4大範疇,包括「信和友心」、「信和綠色」、「信和藝術」及「信和保育」。集團的努力獲得肯定,包括由香港上市公司商會與香港浸會大學公司管治與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合辦之「香港公司管治卓越獎2013」-「持續發展卓越獎」,《亞洲企業管治》亞洲企業管治年度嘉許2013 – Asia’s Icon on Corporate Governance,《亞洲企業管治》「亞洲卓越大獎」2012及2013「較佳環保責任」及「較佳企業社會責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信和置業有限公司(083)自2012年9月起獲選為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成份股。

www.sino.com

關於奧雅納工程顧問

奧雅納是全球眾多知名項目的核心創意力量,業務橫跨建築環境的各個領域和不同行業。我們在39個國家設立了91家分支機搆,擁有逾11,000名設計、工程、規劃和諮詢專業人員,用創意與熱忱在世界各地營建創新的項目。

自1946年公司成立以來,奧雅納一直秉持長遠的價值觀,並由代表員工的信託基金管理。這一特殊的運營模式孕育了我們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獨立的思維方式,鼓勵員工同心協力,追求卓越。這體現在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使我們能夠提出非凡理念,影響決策進程,呈現的成果常常超越客戶所想。

奧雅納員工致力於為客戶尋求更佳方法,提供更優方案。我們塑造更美好的世界。

www.arup.com

關於香港理工大學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可再生能源研究室

楊洪興教授率領香港理工大學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可再生能源研究室的團隊,研究如何在大廈中運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光伏、風力發電、小型水力發電及地源熱泵。

新聞稿由 Wasabi Creation Ltd. 創意無限公關公司代為發出。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41203/8521407272

相關焦點

  • 第四屆全國水力機械及其系統學術會議在蘭州理工大學召開
    第四屆全國水力機械及其系統學術會議在蘭州理工大學召開 國家自然基金委水利學科主任李萬紅講話  9月16日至18日,第四屆全國水力機械及其系統學術會議在蘭州理工大學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業的代表齊聚蘭州理工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該會議是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組織,由中國水利學會泵與泵站專業委員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工程分會泵專業委員會、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流體機械專業委員會、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排灌機械分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水力機械專業委員會、中國動力工程學會水輪機專業委員會主辦。蘭州理工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承辦。
  • 水力發電規範_2020年水力發電規範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工程概況: 在水力發電的過程中,為了實現電能的連續產生需要修建一系列水工建築物。 包括:進水、引水、廠房、排水等,安裝水輪發電機組及其附屬設備的廠房和變電站,總體稱為水電站。 水力發電:利用河流中蘊藏的水能來生產電能。在天然河流上,修建水工建築物,集中水頭,通過一定方式將「載能水」輸送到水輪機中,使:水能→旋轉機械能→帶動發電機組發電→輸電線路→用戶。
  • 香港理工大學攜手華為搞研發
    據新華社香港11月30日電 (謝希語、姜鎮)香港理工大學—華為先進計算系統與網絡光互連聯合實驗室30日在香港理工大學揭牌,這是香港首個以高傳輸容量光通訊及先進計算系統為主要研究領域的實驗室。
  • 香港理工大學與華為成立光通訊系統聯合實驗室
    新華社香港11月30日電(謝希語 姜鎮)香港理工大學—華為先進計算系統與網絡光互連聯合實驗室30日在香港理工大學揭牌,這是香港首個以高傳輸容量光通訊及先進計算系統為主要研究領域的實驗室。
  • 車圈|奔馳和工業集團合作開發混合能源系統 用於水力發電廠
    騰訊汽車訊 據相關媒體報導,奔馳子公司奔馳能源公司和全球工業集團安德裡茨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提供一種混合能源解決方案,該方案將水電機組和基於汽車鋰離子電池系統的固態儲能設備結合在一起
  • 水力發電與環境生態
    當前我國學術界關於水力發電工程建設對環境和生態影響的不同認識,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水力發電工程破壞了環境和生態;②水利高壩大庫大幅度地改變了大自然的景觀;③水力發電已不再是「可以再生的清潔能源」,太陽能、風能、氫能……可以代替它;④水力發電妨礙了文化遺產、世界遺產、自然遺產的保護;⑤某些發達國家近年來已在拆除,甚至炸毀水電站大壩。
  • 全球首個實時運行光伏電站移動應用程式「綠信」正式啟動公測
    」(00686.HK)第一大股東】今日欣然宣布,該集團推出全球首個實時運行的光伏電站移動應用程式 -- 「綠信」,於香港時間5月30日下午5時正式開啟公測,為公眾提供最新的光伏電站資訊。 該集團繼旗下聯合光伏今年2月宣布跨界產業合作的光伏移動互聯金融戰略後,推出首個跨界設計的移動應用程式「綠信」,讓用戶通過 iPhone 或安卓系統的移動裝置,隨時隨地實時查看電站運行畫面及發電量數據、接收最新行業資訊等,提供中文簡體、中文繁體和英文三種語言版本。目前,「綠信」提供四大欄目的內容,包括新聞、電站、投資、發現。
  • 為什麼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比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高?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發電成本對於氣候變化與能源政策來說至關重要,而一份歐盟最新報告對各種發電形式的成本進行了估算。毫無疑問,如果考慮環境成本,可再生能源發電,尤其是風力發電無疑比煤炭發電合算得多。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根據一份新的分析報告,太陽能發電比風力發電甚至比水力發電的成本要高,至少在歐盟是這樣的。
  • 水利水電知識:水力發電的原理與流程
    1、水力發電的原理以具有位能或動能的水衝水輪機,水輪機即開始轉動,若我們將發電機連接到水輪機,則發電機即可開始發電。如果我們將水位提高來衝水輪機,可發現水輪機轉速增加。因此可知水位差愈大則水輪機所得動能愈大,可轉換之電能愈高。這就是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
  • 水力發電中的機械能守恆定律
    電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需能源,通常人們可通過火力、水力、風力等各種形式來發電。你知道水資源發電是如何進行的嗎?機械能守恆定律在水力發電中又是怎麼體現的呢? 在只有重力或彈力的系統內,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動能與勢能之和,即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這叫做機械能守恆定律,它是力學中的一條重要定律,是普遍的能量守恆的一種特殊情況。
  • 2018年水力發電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長江電力引領發展
    就水電設備商而言,目前我國具有一定市場規模的水力發電設備製造企業有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東方電氣(600875)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廣東鴻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等。水力發電站的主要設備包括水輪機、發電機、調速器、勵磁調節系統等,以水輪發電機組為例,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水輪發電機組的製造能力達到10000MW/年,最大單機容量達到800MW,並具備製造單機容量1000MW水輪發電機組的能力,其製造的大型水電機組約佔國內生產的大型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的半壁江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其次,提供的發電設備約佔全國總裝機容量的
  • 香港理工大學希望與內地有更多合作
    香港理工大學科研人員10日表示,在香港參與深空探測、「一箭多星」等國家重大航天項目的基礎上,期待兩地在微型衛星研發領域有更多合作。  香港理工大學當日舉辦發布會,介紹其科研人員參與研發的「開拓一號B」微型衛星裝置與應用,該衛星於今年9月成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飛入太空。
  • 水力發電的原理與基本類型
    江河水流一瀉千裡,蘊藏著巨大能量,把天然水能加以開發利用轉化為電能,就是水力發電。構成水能的兩個基本要素是流量和落差,流量由河流本身決定,直接利用河水的動能利用率會很低,因為不可能在整個河流的截面水布滿水輪機。
  • 海航酒店集團與香港理工大學校企合作籤約儀式順利舉行
    北京2017年2月20日電 /美通社/ -- 2017年2月17日,海航酒店集團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諒解備忘錄籤約儀式在香港順利舉行,標誌著海航酒店集團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又邁出了新的步伐。
  • 香港理工大學跨學科合作成立「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研究範疇跨越多學科合作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由身兼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的滕錦光教授領導,副院長是李向東教授,全院共分五大範疇:(一)城市規劃及管理;(二)城市基建;(三)城市環境;(四)城市發展的數碼科技;(五)大廈能源及環境性能;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轄下共設有二十六個研究小組
  • 水力發電會成為未來環保遊艇的主流能源嗎?
    Baltic 的142英尺 「Canova」號是該公司的第一個項目,其特色是柴電混合動力兼純電動推進系統,該系統設計用於在遊艇航行時進行水力發電,從而無需使用化石燃料的內燃機即可使用所有服務。「Canova」號在早期試航測試時,當航速為16節時,其平均發電能力為27kW,而當航速為20節時,其發電量超過35kW。這些結果和隨後的結果已經超出了Baltic的預期。電池和電動發動機技術的最新發展促成了Baltic水力發電系統的建立,這些領域仍在迅速發展。而這些領域仍在迅速發展。
  • 高端發電裝備勇立「東方」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產品和服務...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紅兵說,今年企業海外訂單佔比約為15%。從最初「一窮二白」的水電設備廠,到成為「六電並舉、五業協同」的全球知名發電設備製造和電站工程總承包企業之一,東方電氣集團的發展也走過了一段漫長的旅程。
  • 中國電建與東芝加強水電、地熱發電、火電等領域的戰略合作
    2018年10月26日,全球能源電力、水資源與環境、基礎設施及房地產領域的綜合性特大型建築集團——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中國電建」)與株式會社東芝(以下稱「東芝」)於「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現場,在中日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水力發電
  • 有關水力發電的小知識
    當水輪機帶動發電機一起轉動時,便可以發出電來,水能就轉化為電能,這就是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水輪機和發電機就是水力發電的最基本設備。有關水力發電的小知識,下面給你簡單介紹一下。一、水能和水流功率在水電站的設計中,為了確定電站的規模,需要知道電站的發電能力。
  • 我國無壩式水力發電技術發明人鞏志科與他的「水電夢」
    當面帶笑容,中等個頭,腰板挺直的鞏志科出現在記者眼前時,對於自己如何將橋梁、隧道和樓房等融入到水力發電行業而跨界創新的故事娓娓道來……   「我從小就喜歡觀察,好奇心強。」身為70後的鞏志科,出生於甘肅貧困的小山村。初中二年級時,他就曾提出把車輪製作成相互隔離的相同腔體,裡面裝上液體,利用汽車自身的重量通過液壓轉換成動力,推動車輪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