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晉的新劇《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在北京衛視與東方衛視同步播出中。
由於這部戲的名字非常具有爛片的性質,並沒有打算看,再說本劇已經播出好幾天了,豆瓣上連個評分也沒有。每日追劇的朋友強烈給我安利此劇,羅晉憑藉此劇成功上位,成為她的新晉男神。因為這個原因,我去刷了幾集,倒談不上有多好,但最起碼這部劇讓人有看下去的欲望,這在爛片扎堆批量生產的國產劇裡就算不錯了。
雖然百度百科上寫著本劇是以緝毒為背景,講述了臥底警察靳遠和隊友們一起搗毀犯罪集團的故事,也就是劇名中「破冰者」所包含的意思。但「真愛謊言」才是主旨,身為臥底,只能隱藏自己的真情,用謊言來面對愛人,是為「真愛謊言」,所以本劇實質上是一部以緝毒為背景的愛情劇。當你弄明白了導演與編劇的意圖,就會對本劇某些專業性降低要求,在低要求的期待下,發現這部戲還不錯。
本劇的開篇非常吸引人,潘之琳飾演的北漂女青年譚逗逗在公司收到一個包裹,寄件人是七年前的男友靳遠。逗逗還沒有來得及打開包裹,警察就趕到公司,從包裹中查獲了冰毒,並以此逮捕了逗逗。在回警局的路上,發生車禍,逗逗趁亂逃走,並按照包裹上的地址,坐火車趕往海濱市,去尋找靳遠,問個究竟。
另一邊,在海濱市,靳遠已經成為當地最大的一家拍賣行觀澄的老闆,他是當地的名人,也是被警察注意到的嫌疑人。
毒包裹是誰郵寄的?目的是什麼?靳遠的身份到底是什麼,是黑還是白?
第一集短短幾分鐘,本劇就拋出了好幾個謎團,引起了人的好奇心,想要看一下。
羅晉飾演的靳遠是本劇最大的亮點。雖然羅晉偶爾也演類似霸道總裁的角色,但大多以「暖」為主,沒有教主那種油膩,也沒有塘主那種邪魅,大多也暖萌為主。在這部戲裡,羅晉的角色更多元一點,拍賣行的老闆,毒梟的幫手,臥底警察,還是女主角七年來念念不忘的前男友,這麼多種身份混合在一起,角色演繹起來並不容易,每種身份的變化,面對不同的人,必然需要不同的表現手法,羅晉拿捏的真不錯。尤其本劇中,羅晉用的是原聲,真是好聽呀,對我這種對於聲音沒有抵抗力的人來說,不看畫面,單聽羅晉的聲音就很享受。
編劇在採訪中說,「我曾經在談演員階段為了'騙'到演員,給男主加了一些戲,結果拍的時候,羅晉自己把那些我為了'騙'他加的戲刪了。這就是懂戲的人啊。你以為你霸佔了銀屏觀眾就會喜歡你啊?不是的!在應該的時間應該的情節出現,才是有效的。否則可能是反作用,對整個戲都是反作用。」
人人都在給自己加戲的時候,羅晉竟然給自己刪戲,可以說是真的為戲著想了。
編劇說這段話意在誇獎羅晉,但我也想到了另一個問題,編劇既然知道「在應該的時間應該的情節出現,才是有效的」,主角都把不必要的戲給刪了,為啥配角還那麼戲精,有那麼多無效,不明所以的戲份?難道主角刪的戲都加給配角,來拉長本劇長度了?
除了有注水情節以外,本劇最讓人著急的就是女主的智商,大部分時間,我都不太能理解她的做法。因為毒包裹的事情,女主逗逗被警察逮捕,在去警局的路上,逗逗趁亂逃跑了!這件事情很明顯不是女主做的,只要調查就能明白,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要從警車上逃跑,這樣嫌疑不會更大嗎?關鍵是一個都市小白領,居然從好幾個警察手中逃走了。
編劇也是煞費苦心,讓逗逗逃走,才能去海濱市找男主,這樣兩人才能相遇。
最蹊蹺的是,逗逗坐火車的時候要去洗手間,她把手機放在座位,背著書包去了洗手間。記住,不是落下的,是放在座位上的,正常人誰會幹這事?又不是沒坐過火車,東西看著還有可能丟,這樣光明正大放在座位上不是腦子有病嗎?
跟蹤逗逗的警察喬梁趁這個空檔,拿起逗逗的手機(注意她的手機沒有密碼),通過了自己的微信好友驗證。編劇肯定竊喜,自己下了好大一盤棋。
逗逗後來被靳遠囚禁,沒收了手機。逗逗偷偷用少陽的平板登錄自己的微信,我特別想告訴編劇,換一個新設備登微信是登不上去的,你需要簡訊驗證或是好友驗證的,在這種情況下,逗逗根本不可能登上自己的微信,根本不會看到喬梁的留言,這樣也就不會有她逃跑,被警察救的戲份……編劇還是要有點常識的~
更神奇的是,女主譚逗逗作為一個自詡為地下室青年的女白領,逃跑功力與追蹤能力堪稱頂級。一開始從警車上逃跑,警察喬梁為此從北京追到了海濱市;然後女主成功地跟蹤男主(一個頂級警察臥底),並且成功潛入男主家裡(他家是獨棟別墅,沒有任何防盜措施),站在窗簾後面,就躲過了男主的眼神,他可是在窗簾前站了好幾分鐘,都沒有發現女主,更不要說女主又輕而易舉地從男主囚禁她的地方順利跑出去……反正,女主有著強大的主角光環,只要是她想幹的事情,其他角色都可以暫時閉上眼睛,智商下線,讓女主順利通過的。反正這是一部愛情劇……
雖然本劇到處都是bug,但是把嘰嘰喳喳的女主屏蔽掉,單看羅晉飾演的靳遠與傅孟柏飾演的一口臺灣腔的少陽,兩人大哥與小弟的關係,張晨光飾演的學過心理學的大毒梟蔡炳坤,還是很有意思的。
最後,建議編劇去看看《無間道》與《黎明之前》這種臥底戲。作為臥底,長期處於分裂之中,內心的痛苦是別人難以理解的,並不是電視劇中表現出來的那樣,常常一臉萬事皆在掌握中,永遠冷靜鎮定,所以《無間道》中的梁朝偉要去看心理醫生,《黎明之前》的吳秀波常常喝酒來緩解壓力,這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