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政山村通過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發生了喜人的變化。 張曉生 攝
走進普寧市池尾街道貴政山村,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躍然呈現在眼前:寬敞平坦的貴湖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旁邊大池塘圍砌石欄杆,水質清澈,清風拂來,微波瀲灩,景色宜人;文化公園的長廊大紅燈籠高掛,一個大大的茶葉陶罐雕塑矗立在公園中間,格外醒目……
這幅畫卷的背後,是貴政山村傾力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該村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緊抓住創文創衛這一難得機遇,大力改善生態環境和民生,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村容村貌發生了喜人的變化。去年,該村被評為普寧市2019年度「十大美麗鄉村」之一。
完善基礎設施 打造民心工程
行走在貴政山村九家口片至老寨後平整的水泥路上,村民紀大媽開心地說: 「村裡這幾年變化很大!以前這段路是泥土路,一到下雨天道路就泥濘難走,垃圾也隨處可見。近兩年村裡加強基礎建設和整治環境,使這段路實現水泥化,村民們現在出行方便多了。」
「只有把基礎設施都建好,才能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質,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貴政山村黨支部書記紀曉周說。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貴政山村通過廣泛發動鄉賢捐資、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等方式,實施了一系列民心工程,多方籌資建設文化公園、貴湖路景觀工程、小商品市場等,有效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了廣大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2018年以來,該村深入開展創文創衛工作,建設九家口片至老寨後水泥路,將河下潭片集體豬舍改造成小公園,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和雨汙分流工程建設,還著手興建貴政山小學,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和民生,贏得了村民一致好評。
加強環境整治 改善村容村貌
乾淨整潔的硬底化水泥路面,新栽種的綠化樹挺拔聳立,周圍民屋的外牆上繪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畫……走進貴政山村河下潭片新建成的小公園,很難想像這裡以前是一片雜亂不堪的集體豬舍。
「近年來,我們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導向,以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改善為主攻方向,著力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優化人居環境,改善村莊整體面貌。」紀曉周告訴記者。據介紹,去年以來,貴政山村按照上級工作部署, 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及雨汙分流等項目作為實施鄉村振興工作的基礎工程,狠抓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新農村建設。該村在做細涉及拆遷農戶工作的基礎上,對村內的露天廁所、豬牛欄、違章建築以及危舊房進行拆除,並投入資金70多萬元,將河下潭片集體豬舍改造成小公園,為村民增添一處休閒的好去處,尤其是小公園周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繪牆一亮相,就受到了眾多村民點讚,不少人還拍照發到朋友圈,「整潔美觀又大氣,讓村莊煥發新風採!」有村民這樣說。在此基礎上,該村積極推進雨汙分流工程建設,工程已於去年9月竣工,全村新增建管網總長8447米,村內所有化糞池接入管網後進入市政排汙管網。此外,該村還經常對村頭地角、村道兩旁、排水溝渠、房前屋後、公共場所等衛生死角進行全面清理;組織成立保潔隊伍,定時上門收集垃圾,做到全村垃圾不落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確保鄉村環境衛生乾淨清潔。
重視教育發展 培育文明鄉風
在貴政山村小學新校區施工現場,記者見到新校區建設已經規模初具,主樓和兩座附樓粉刷一新,不久這裡將成為可容納1600名學生的「新家」。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貴政山村歷來重視發展教育事業,積極爭取上級黨政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加大對該村教育的資金傾斜和扶持力度,廣泛發動村民、鄉賢和社會各界踴躍捐資,不斷提升村學校的硬體設施設備水平,有力促進了學校規範化建設。為進一步改善該村的辦學條件,該村於2018年9月啟動了村學校新校區的建設,計劃投入1800萬元,建成可容納1600名學生同時就讀的「新家」。「去年,我村在外鄉賢紀少明的兒子紀家灝參加高考被錄取至復旦大學,鄉親們倡議以此為契機,在村裡樹立光榮榜,以後凡是本村學子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的,都將其名字寫上光榮榜,以此弘揚興學育人、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的良好氛圍。」 紀曉周說。
與此同時,貴政山村大力開展「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道德教育;以村學校為載體,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和家庭美德建設,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環保的生活方式;在村裡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健康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明素質。
「接下來,我們將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更好發揮地域優勢,堅持因地制宜,計劃在完成村學校新校區建設和舊小學搬遷工作,將舊小學打造成電子商務創業園,發展電子商務產業,提供平臺帶動村民創業就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紀曉周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