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批公務員遭裁員 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

2020-12-19 網易教育

去年12月起至今年2月,平均每月增加了252,000個工作崗位,但這一增長速度可說是緩慢。

來源:大耳朵英語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的工作崗位大幅下降,不僅僅在住房金融相關的領域,所有的行業領域都大量地減少了工作崗位。之所以近日的就業數據並不難看,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概念是「勞動參與率」——美國有越來越多的失業者被排除出了失業率統計。


The economy

經濟

Unequal pain

不平等的痛

The public sector is still hobbling the economy。

政府部門還在拖經濟的後腿。

THE fates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and the presidency of Barack Obama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and both of them hit a bump in April. The economy added 252,000 jobs each month between December and February, but that rate seems to be slowing. Payrolls rose by just 154,000 in March and by only 115,000 in April. Unemployment dropped in April, from 8.2% to 8.1%, but for the wrong reason: an exodus of some 342,000 workers from the labour force, as people gave up looking for work. On May 8th Mr Obama sent Congress a 「to-do list」, asking it for tax incentives and mortgage refinancing in the hope of boosting private job creation. Yet for much of the past two years the biggest source of job losses has been the public sector。

巴拉克·歐巴馬是否能夠連任與美國經濟的命運緊緊相連,而這兩者在四月間都碰到了小小波折。從去年12月起至今年2月,平均每月增加了252,000個工作崗位,但這一增長速度可說是緩慢。今年3月,工資總支出上漲了154,000美元,而4月份僅上漲了115,000美元。失業率在四月份從8.2%降至8.1%,但原因並不光彩:大約342,000位勞動者中的一大批離開了勞動力市場,因為他們放棄了尋找工作。5月8日,歐巴馬總統遞給國會一張「清單」,希望藉以刺激稅收和減免貸款來促進私營企業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然而,在過去的兩年裡,政府機構才是裁員最多的地方。

Government payrolls typically swell in economic recoveries, by 5.9% on average during the first 34 months after a recession has ended, 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Bureau of Labour Statistics. Not this time, however: from June of 2009 government employment dropped by 2.7% (see chart). The 2.5m overall rise in employment since the downturn’s end corresponds to 3.1m new private jobs, less 600,000 lost government ones。

根據勞動統計局提供的數據,自經濟大蕭條結束至接下來經濟復甦階段的34個月,政府工資總支出明顯增多了,平均每月增長5.9%。然而,這次不同:2009年6月以來,政府的僱傭率下降了2.7%(見圖表)。本次蕭條結束,總共新增250萬個工作崗位,私營企業提供了310個工作崗位,而政府減少了不到60萬個工作崗位。

The bloodletting has been concentrated at local level. Despite a drop of 52,000 over the past year, federal government employment is unchanged since mid-2009. The states, by contrast, have shed roughly 100,000 workers over that period, while local governments have cut over 500,000 jobs, most of them in education。

政府才是失業率居高不下的關鍵。且不論去年裁員了52,000人,聯邦政府每年新僱員人數自2009年起一直沒有改變。而各州政府在這一時期解僱了10萬人,地方政府削減了超過50萬個工作崗位,而這些崗位大部分來自教育部門。

Budget constraints are to blame. Most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are not allowed to borrow to cover shortfalls. So when tax revenues plummet, as they did during and after the recession, spending must fall in concert. Local governments, which rely heavily on property taxes to fund local schools, have been particularly hard hit by the prolonged slump in house values. Consequently, employment in public education is down by 266,000 since 2009. A 「right-sizing」 of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was certainly in order after the boom. Yet cuts in teaching staff may be unsustainable, since large classes are unpopular; and though it is too early to assess the cost to pupils, they could also prove damaging in the longer term。

預算管制是問題所在。大部分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不允許借貸來彌補財政短缺的。因此,當稅收驟然下降時,正如他們在經濟蕭條階段和恢復階段所使用的方法,支出必須隨之縮減。地方政府很大程度上依靠房產稅收撥款給學校,當房價長期低迷時,地方政府就會受到嚴重打擊。因此,2009年至今,公立教育部門的工作崗位減少了226,000個。經濟復甦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自然會回到人手合適的狀態。然而,教育職位的縮減可能不會持久,因為大班授課的方式是不受歡迎的;雖然現在評估對學生的這一投資還太早,但若長此以往,弊端會顯現出來。

Things might have been worse. The 2009 stimulus package included roughly $140 billion in support for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spread over two-and-a-half years. That figure covered between 30% and 40% of state shortfalls in the 2009-11 fiscal years, according to the Centre on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 a think-tank based in Washington, DC. Now, though, the stimulus tap has run dry. Wors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s increasingly a drag on state and local budgets, as Washington cuts its own spending。

事情也許會更糟。2009年的刺激計劃包括1400億撥款用於支持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已經實施了2年半。居位於華盛頓政府一智囊團預算與公共財產中心提供的數據,撥款彌補了09-11財政年州政府30%-40%的財政短缺。但是目前撥款已所剩無幾。更糟的是,聯邦政府受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位於華盛頓的聯邦政府也在縮減開支。

The lean times should, however, end soon. Over half of the 50 states are forecast to end the current fiscal year with more money than expected, thanks to fatter tax collections as the economy recovers. Several price indices point to stabilising house values, which should buoy up property-tax revenues and education budgets。

依賴階段依賴階段應儘快結束。由於經濟復甦帶來了更豐厚的稅收,50個州超過半數預計在本財政年結束時收入會超過預算所得。一些價格指數顯示房價會更加穩定,這也保證了豐厚的地產稅收和教育預算。

It may take time, though. State government payrolls rose by 1,000 in April, but local government employment dropped yet again, by 12,000. Government may soon contribute to recovery alongside the private sector; but perhaps not soon enough for Mr Obama。

但是,這可能需要時間。4月,州政府總工資支出上漲了1,000美元,而地方政府總工資支出再次下降,金額為12,000美元。政府可能很快能和私營企業一道為經濟復甦做貢獻,但也許對於歐巴馬總統來說這速度還是不夠快。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論壇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善世分享:美國裁員超10萬,失業率再創新高!靈活用工如何破局?
    27家大公司裁員超10萬人  蘋果關閉全球近100家店  失業率再創新高    據善世獲悉,由於新冠疫情的衝擊,今年1至9月,小公司普遍關門、破產,美國至少27家大公司進行了裁員,裁員總人數超過10萬人,連國際大廠蘋果公司也宣布臨時關閉全球近100家店。
  • 疫情還沒控制,川普又遭當頭一棒,專家:失業將長期困擾美國
    在3月的時候,美國曾出臺了一項價值2.2萬億美元的經濟紓困法案,在這份法案中就提到,會為失業者提供補貼直至7月底。可是期限越來越近,美國民眾的失業率卻依舊居高不下,加上疫情的持續惡化,給就業市場再度潑了一盆冷水。一些經濟專家對目前美國的走勢很不看好,認為美國現在已經有百萬人失去工作崗位,而且暫時的停工可能會發展成為永久失業。
  • 清研智庫:疫情下的美國經濟迷局|美國經濟|智庫|失業率|經濟衰退
    新冠大流行,導致美國經濟衰退,但也出現了很多讓人不理解的經濟現象,當要理解涉及房價、銀行存款、利率和失業之間的關係時,就會出現許多脫節。高失業率和房價您可能會認為,隨著美國的失業率在衰退期間飆升,這將給房價帶來壓力,迫使一些業主拖欠還款,令購房者洩氣。到目前為止,還不明顯。
  • 2020美國失業率峰值或達25% 堪比大蕭條時期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5月14日電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根據投資銀行高盛12日公布的報告,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失業率峰值或將達到25%,這一數據相當於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的最高失業率。
  • 【疫情快訊】漢堡王設計「新疫情餐廳」;美國失業率大幅下降;預測...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模型預測,在2021年1月將有總計41萬美國人死於新冠肺炎。如今全美已經有超過18萬人因為新冠死亡,數字還在持續上漲。另一個IHME模型也預測至明年一月份死亡率將會翻倍,如果民眾持續違反疫情規定和防護措施,死亡數將有可能達到62萬人。
  • 「好人理察」屍骨未寒,美國重要造船廠不斷裁員,引發大罷工
    就在前幾天,燒了4天4夜的美國兩棲攻擊艦「好人理察」號的大火總算被撲滅。不過就在「好人理察」屍骨未寒之際,美國核心造船廠之一的巴斯造船廠,就出事了,員工大規模罷工。據美國緬因州電視臺的消息顯示,美國海軍的核心造船廠之一,巴斯造船廠(BATH Iron Works)正在進行大量的裁員計劃。而導火索則是最近愈演愈烈的罷工行動,已經持續了3周時間。
  • 海外財經媒體焦點:芝加哥聯儲料美國4月失業率高達34%
    全球經濟方面,芝加哥聯儲料美國4月失業率高達34%;白宮正在討論逐步解散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抗疫砸錢不手軟,美國財政部第二季將創紀錄舉債近3萬億美元。公司動態方面,愛彼迎將裁員25%,預計今年收入將不到去年的一半;迪士尼財季利潤下滑,主題樂園部門受疫情重創;WeWork聯合創始人諾伊曼把軟銀告上法庭;蘋果利用美聯儲緊急計劃低息發債,為回購股票和派息籌資。
  • 英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 老闆:態度比學歷重要
    核心提示:英國年輕人的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11月16日英國官方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英國工人的就業人數比前年減少了31萬人,而外籍員工的就業人數則上升了18萬人。
  • 就業遭10面最差,低薪行業最受傷,大多數美國人一年無法恢復就業
    今天(5月8日),戰後最糟糕的美國就業報告即將出爐。目前市場預測,美國4月非農就業人口減少約2200萬人,一個月內幾乎抹去了10年創造的就業崗位。失業率可能會飆升至16%,5月份可能繼續上升。美國低薪行業裁員更為嚴重,美國4月份的平均每周工作時間出現下滑。
  • 美國百餘所學校倒閉 斯坦福等名校也開始裁員
    原標題:美國現「學校倒閉裁員潮」,百餘所學校關閉、超百萬教職工被裁史丹福大學等美國名校也開始裁員。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下,許多學校在財務問題上面臨巨大困難。據統計,截至目前,美國已有100多所私立學校永久關閉,超過100萬名教職員工被裁員。此外,最近一周,美國多地的中小學開始實地複課,但卻接連傳出有學生和教職員工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這再次引發了美國關於秋季學期實地複課的爭議。
  • 平均失業率兩位數!美國失業率飆升帶動信用卡與企業違約潮
    在美國,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導致的失業率飆升問題正在不斷外溢。 自疫情爆發以來,上千萬美國人失去工作,前所未有的隔離措施導致3月中以來有創紀錄的2650萬美國人申請失業救濟。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計,第二季經濟年率將萎縮近40%,即使到了2021年,平均失業率也將在10%以上。
  • 美國2月非農人口增長27.3萬 遠超市場預期
    美國1月失業率3.6%,前值3.5%,預期3.5%。儘管美國勞工部周五發布的備受關注的月度就業報告將不會完全反映新冠疫情的影響,因為它從2月下旬才開始在美國蔓延,但迄今沒有跡象表明這種流行病已損害了美國勞動力市場。當前,美國的裁員人數仍然很少,小企業和服務業繼續保持強勁的招聘勢頭。
  • 美聯儲官員Daly:目標是確保失業率不會居高不下
    來源:金融界網站舊金山聯儲銀行行長Mary Daly被問到美國失業率會達到多高時稱:「說它是30%也好,10%也罷,都是很高的數字。這些數字是照公共衛生官員告訴我們的最佳疫情防控措施去做帶來的結果。」美聯儲的應對方法是盡一切力量確保短期內支持美國人民,為經濟走出疫情做好準備,從長遠來看,在疫情結束後實現正增長」。
  • 【圖說非農】美國11月失業率降至6.7%,可能不是個好消息!?
    周五(12月4日),美國勞工部最新報告顯示,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4.5萬,預期增長46.9萬,前值增加63.8萬。失業率降至6.7%,預期6.8%,前值6.9%。
  • 外報:美國大批難民擔憂遭遣返 群起湧進加拿大
    外報:美國大批難民擔憂遭遣返 群起湧進加拿大 2017-08-07 10:05: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美國失業率最高的十大專業,CS也在其列?莫慌!
    對於赴美留學生來說,畢業後的就業問題是要重點考慮的,而決定就業方向和前景的就是你所選擇的專業,近日美國Bankrate調查了162個大學專業的薪資及失業率等數據,其中在失業率最高的十個專業中,中國學生申請的熱門CS、材料工程等赫然在列,話不多說,來看榜單。
  • 美國12月非農意外減少,失業率低於預期,薪資大幅抬升,黃金跌逾9...
    北京時間周五(1月8日)21:30,美國勞工部發布12月份非農數據,就業崗位意外減少,表明企業和消費者對正在迅速傳播的冠狀病毒做出反應。不過失業率低於預期,持平前值;平均時薪年率大幅抬升。截至發稿,現貨黃金上衝3美元後震蕩回落近12美元至1876.61美元/盎司;美元指數上衝10點後回落25點至89.74.
  • 人民大學報告:美國失業率比中國高很多,但中國要強化失業保險功能
    第一,城鎮調查失業率,疫情暴發的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從1月份的5.3%直接攀升到6.3%。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現在還有1.2%左右的「在職未就業者」,把這部分考慮進來,截至5月底,我們的失業率很可能在7.1%左右。 對標美國,今年2月份,美國疫情還沒有暴發,失業率在3.5%左右。
  • 美國夢碎,超2000萬人失業,留學生:我精神分裂了
    1美國應屆生失業率創歷史新高近日,據紐聯儲數據顯示,美國應屆畢業生失業率在今年據悉,僅3月,美國私營企業總共削減2.7萬個就業崗位,隨著美國更多州頒布「居家令」,失業率升高可以預見。目前,仍有60%的公司沒有在招聘新員工。
  • 7月非農前瞻:美國勞動力市場復甦放緩 甚至可能更糟
    預計失業率將從11.1%降至10.5%,仍是危機前水平的三倍。新冠肺炎病例從6月中旬開始增加,特別是在美國南部和西部,這給經濟復甦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並促使一些州停止或逆轉重啟經濟。儘管經濟復甦在近幾周基本停滯已成定局,但分析師對7月就業數據的預估,取決於傳統和非傳統就業指標的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