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自從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以後,新聞上便出現了很多關于大寶和二寶之間的矛盾,包括各種育兒知識,育兒講座裡面也出現了非常多的關於如何解決大寶與二寶之間矛盾的知識,由此可見,在現實生活中,大寶與二寶之間的矛盾是非常嚴重且非常多的。
前一段時間去朋友家做客,在聊天的時候我們知道了大寶二寶之間的矛盾這個話題。朋友給我舉了一個他同事的例子。
當初懷二寶的時候,大寶才四五歲,打算懷二胎之前就跟孩子溝通過說再有一個弟弟或者妹妹陪他玩。雖然他最初不同意,但是後來忍不住有人陪他玩的誘惑,還是同意了。
本來和孩子溝通好之後就沒什麼問題了,但是孩子不知道從哪裡聽說爸爸媽媽有了二寶之後就不要他了,剛開始是在家裡大喊大鬧,哭著吵著不要二寶,後來見爸爸媽媽都不同意。
就跑去爺爺奶奶家不回來。做父母的過去哄了幾次也沒有辦法,後來只能是順其自然,讓爺爺奶奶幫忙開導孩子。
家裡人本來想著孩子出生之後慢慢相處就會解決矛盾。誰知孩子出生之後,大寶竟然堅決不回家,甚至還動手打二寶。
家裡因為大寶和二寶之間的矛盾,整天雞飛狗跳的。想必上述這種情況,很多家庭也出現過,那麼我們應該通過怎樣的方法來調節大寶和二寶之間的矛盾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繪本故事《艾莫有了個小弟弟》來解決問題。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與現實生活中相符合的事例,而通過故事的描繪,我們能夠更加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根據繪本故事的引導,我們可以發現解決大寶和二寶之間矛盾的方法。
1.關於作者
該書是由英國著名作家羅倫喬爾德所作,因為家中老二的身份,所以他對於這些矛盾以及解決更能理解。而他曾經的作品《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榮獲了各項大獎,甚至被多家媒體推薦。
2.關於繪本
繪本故事之所以能夠吸引孩子,是因為他整體故事性比較強,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告訴孩子一些道理,這種方式是比較通俗易懂並且易接受的。
在這本故事中,整體風格插畫顏色豐富,並且對於孩子的心理描寫非常細緻,而對於主人公的神態表情刻畫也很真實。
在書中,我們可以從最開始的三角形穩定關係感受到艾莫與爸爸媽媽之間幸福的生活,而弟弟出生之後,穩定的三角形開始受到打擊,艾莫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從最開始的不理解到後來的嫉妒心理。艾莫的種種變化和心理活動,都與我們現在的生活非常貼切。
到後來艾莫發現弟弟吃掉了自己最喜歡的糖豆,但爸爸媽媽卻要他讓著弟弟的時候,他非常憤怒。整本書以兒童的視角,讓人覺得既有趣又好笑。
對於艾莫的弟弟來說,他非常渴望與哥哥一起玩耍,對於厲害的哥哥,他非常崇拜和羨慕。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雙方之間的感情變得越來越深厚。艾莫不再因為嫉妒和生氣疏遠弟弟,他們之間由糖豆引發的矛盾,最後由糖豆和解。
大寶和二寶之間存在矛盾是普遍現象,想要解決這個矛盾,我們要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而在這其中,父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當然,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記住布萊澤爾頓曾經說過的二孩關係——競爭與衝突,還有親情。
1.試著理解大寶,並且接納他的情緒
在二寶沒出生之前,大寶作為家中獨寵自然是好吃的好玩的都緊著他,但是當二寶出生以後,這樣的現象不復存在,心裡落差極大。因此大寶有被忽視的感覺,甚至會出現同胞競爭障礙。出現諸如行為倒退,和父母對著幹等現象。
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學會接受大寶的情緒,通過同理心理解他的各種行為,並且多留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大寶。胡可曾經說過,讓孩子覺得開心是教育最重要的事情,而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和自由,而不是無休止的管教。
2.給予大寶足夠的關愛和陪伴
二寶出生以後,大寶各種鬧脾氣,是擔心父母不要他的表現。而這個時候很多家長會因為煩躁等情緒給大寶貼上很多標籤,例如不懂事,不聽話,小氣等等。
這些標籤很容易讓孩子誤導,對自己產生懷疑心理,這對他的心理以及生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父母應該多抽出時間來陪伴他,用行動表明自己對大寶的愛。
3.不開惡趣味的玩笑
小孩子的心裡是非常敏感的,有的時候人們說一句玩笑話就會讓他不開心一整天,甚至懷疑自己。特別是二寶出生之後,那些低級惡趣味的人會開玩笑跟大寶說父母不要他了。
本來就心裡脆弱敏感的大寶聽到這些話肯定是非常崩潰的。因此,我們應該遠離那些低級惡趣味的人,同樣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消除不安的情緒。
4.通過引導和幫助,讓大寶試著幫助父母
根據伊扎德對嫉妒的定義,我們可以發現在大寶和二寶身上是比較適用的。他認為因為對方讓自己失去了一段珍貴的感情並且感到失落和威脅。
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大寶的表現欲和積極性,讓他幫助爸媽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誇讚和陪伴,給予孩子正能量的行為。
1.普遍存在的崇拜和羨慕
大寶逐漸長大,二寶也總是喜歡追著大寶。小孩子跟屁蟲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哥哥姐姐的一種崇拜和羨慕。
2.如何調和跟屁蟲與嫌棄的現象
大寶很不喜歡二寶追著他跑,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引導二寶用正確的方式,例如用比較誠懇的方式提出自己想要和大寶一起玩的想法,讓大寶主動接受。
3.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出去玩,與別的小朋友進行溝通玩耍,以此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當孩子逐漸長大的時候,自主意識發展是非常強的。他們對自己的東西有很強烈的佔有欲,這種現象我們可以在這本繪本中明顯的感受到。
即便艾莫和弟弟的關係有所緩和,但是對於橙色的糖豆,艾莫是堅決不會讓出的。這種現象在《幼兒所有權法則》這首兒歌中可以體現。
1.屬於孩子的物權意識
兩三歲的孩子物權意識開始表現,並逐漸加強。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在家的孩子進行分享的時候,他們是不情願,甚至是哭鬧的。就是因為在他們腦海中對於分享的意識較弱而佔有的意識比較強。
2.解決辦法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教會孩子學會分享,我們應該選擇正確的方式。
①尊重他們,這個時候孩子的物權意識非常強,我們要尊重他們的想法,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讓孩子擁有所有權意識。
②在正確引導下進行分享。我們可以讓孩子分享臨時給。家裡的長輩或者是鄰居,讓他們具有分享意識,而父母以身作則教會孩子分享。
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提高社交能力,增強分享意識。
④給予正面引導和反饋。當孩子進行分享之後,父母可以進行正面反饋,鼓勵孩子。
教育孩子的過程並不輕鬆,需要父母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態度。而這個時候,做父母的應該擁有正確的三觀,通過引導教育讓孩子在慢慢的培養中成為一個懂禮貌又有趣的小孩兒。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