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環繞,碧水盈盈,
白牆黛瓦,花草茂盛。
路邊房前,苗木花卉開得爛漫;
農家院內,蔬菜瓜果長勢喜人。
來到依蘭縣團山子鄉演武基村黎明屯,
你一定會忍不住深呼吸,
去感受那鳥語花香中的煙火氣。
空中俯瞰,顏值爆表!哈爾濱的最美鄉村什麼樣?
「
「現在村裡條件好了,還有很多城裡看不到的美景,一到周末就有好多城裡人來我們這兒玩兒,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村民們都把這一切都歸功於美麗鄉村建設。
」
屯子整容,村民返鄉找不到家
像PS過一樣,
看一年前黎明屯的照片,
你簡直不敢想像,這是同一個村莊。
2018年以前的黎明屯
「牲畜門前拴,廁所門前建,糞土門前堆,家禽滿村跑」這是黎明屯昔日的寫照。道路沒全硬化,排水不暢,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屯內房屋多數年久失修,泥草房較多,有些甚至是危房;村民吃的是小井水,飲水安全無法保障;全屯沒有一處綠化,沒有一盞路燈,電線、網線和有線電視線路縱橫交錯……住在這樣的村子裡,村民缺幸福感,過日子的心氣也低。
2018年以前的黎明屯
改變迫在眉睫,2018年初,經依蘭縣委、縣政府決定,黎明屯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村屯,馬上啟動改造施工。著力開展民居改造、安全飲水、汙水處理、街道硬化、廁所改造、清潔能源、富民產業等專項行動,打造美麗宜居的新黎明屯。
「蝶變」先從村容村貌開始。黎明屯歷時一年,對老舊房屋、倉房進行改造,拆除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的畜舍,屯內道路及排水溝渠全部修復,修建石砌路邊排水溝,安裝進戶鐵柵欄。
目前,已完成全村道路黑色路面鋪裝及路邊排水溝工程,達到全村道路硬化、排水無死角。屯內新打了一眼自來水井,解決134戶、393人安全飲水問題,讓村民喝上放心水。安裝太陽能路燈77基杆154盞,達到全村亮化全覆蓋。對全村的電線、網線和有線電視重新布局和改造。
村子變美了,
甚至有村民外出打工回家,
因村容村貌變化太大,
第一眼沒找到家……
留住鄉愁,牆體彩繪成一景
「每個人都有鄉愁,對鄉村裡的農戶來說這分情更濃,為了讓村民留得住鄉愁,我們在整個美麗鄉村建設中,繪製牆體,把不同時期的農民生產生活以及歷史典故、傳統美德等,以簡單的繪畫形式展現出來,能讓村民很容易記起村子和鄉親。」演武基村黨支部書記劉立成說,圍繞「德」這一主題,黎明屯邀請技校的專業牆體彩繪老師,來屯內設計、繪畫。
彩繪「搬」上了牆,讓原本單調的白牆瞬間有了靈氣,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新鮮的時代感,讓牆面彩繪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代言人」和文明「傳播者」。
鄉村振興,村民要吃旅遊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產業發展是關鍵。
因地制宜,才能激發活力;
找準「路子」,才能邁開「步子」。
現在,黎明屯已經開始
從美麗村容向「美麗生活」轉變。
先火起來的是一個個農家小院。黎明屯立足本地實際,依託地域優勢,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由村幹部帶頭,把黃瓜、西紅柿、西瓜、香瓜、櫻桃、李子、小蘋果等原來沒種過的果蔬品種,栽植進鄉親們的菜園子。除此以外,屯裡還有幾個品牌的農產品在依蘭周邊很有名氣,四間房香瓜、演武基紅菇娘、龍江黏豆包和東北舍酒(村民自釀燒酒),這些產品未來會賣得更遠、名氣更響。
「我們不但要建設美麗鄉村、做強庭院經濟,還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動村民共享建設成果,讓黎明屯村民吃上旅遊飯。」劉立成說。這一設想,正在變為現實。
記者在村內看到,好多家農戶正在裝修。「現在村子環境越來越好,很多遊客來鮑衝湖踏青休閒,周末時候人更多,我想把我家變成民宿,出租賺錢。」村民徐麗說。
「人改變了環境,環境改變了人。鄉村振興最關鍵是改變鄉村陳規陋習。」劉立成說,這也是黎明屯可以發展旅遊產業的底蘊和保證。
20天,雙城希勤鄉村民自覺撿垃圾900公斤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別貢獻獎」30萬元
村里舖上了柏油路,
垃圾可以兌換禮品,
廁所改造更文明了,
村子美化更漂亮了,
雙城區希勤滿族鄉的變化
讓百姓收穫了滿滿幸福感。
20日,雙城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希勤鄉召開,對環境整治的優秀鄉鎮進行表彰獎勵。20多天,希勤鄉愛強村垃圾兌換超市共回收垃圾900公斤,兌換金額1500元。
當天,大家先後參觀了希勤鄉的愛賢村、希勤村、愛德村和愛強村4個村子。愛賢村村頭橋欄上裝扮著粉色的鮮花,河畔一組五色草組合的「愛賢村」三個字映入眼帘,蜿蜒曲折的彩化與村莊遙相呼應,大家發現鄉村竟然這麼美。六條主幹街路種植了1500棵海棠、4300棵苗木、600顆果樹。愛德村村民家的院裡種滿了花草,室內廁所改造讓百姓更方便,改變了生活方式。
「
希勤村1952年成立了第一個農業合作社——勝豐社,把入社農戶的土地歸到一起集體耕種,車、馬、農具作價入股,年終按股金分紅;社員勞動實行評工記分制度,勞動的數量多、質量好工分就高,成了全國學習的樣板,如今生活富裕了,村子裡的變化更是翻天覆地……
」
愛強村的「垃圾兌換超市」,回收的垃圾裝滿一輛大貨車。愛強村率先實行「垃圾—積分—商品」的兌換模式,村民將垃圾送到超市,按照高於市場廢品收購價格,兌換醬油、醋、洗潔精、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引導村民撿拾垃圾,激發村民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積極性。避免了資源浪費和有毒害物品汙染,實現了垃圾變廢為寶。運行20多天,垃圾兌換超市共回收垃圾900公斤,兌換金額1500元。
推進會上,雙城區對希勤鄉的鄉村振興工作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並頒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別貢獻獎」和「達標獎」,獎勵人民幣30萬元。
雙城區委副書記黃志說,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嚮往的迫切需要。真正讓雙城大地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努力把雙城的鄉村建設得更美麗、更宜居。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郝欣 文/攝
編輯:馬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