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麗鄉村可人的樣子|依蘭黎明屯「蝶變」 雙城希勤鄉靠這招...

2020-12-18 哈爾濱新聞網

青山環繞,碧水盈盈,

白牆黛瓦,花草茂盛。

路邊房前,苗木花卉開得爛漫;

農家院內,蔬菜瓜果長勢喜人。

來到依蘭縣團山子鄉演武基村黎明屯,

你一定會忍不住深呼吸,

去感受那鳥語花香中的煙火氣。

空中俯瞰,顏值爆表!哈爾濱的最美鄉村什麼樣?

「現在村裡條件好了,還有很多城裡看不到的美景,一到周末就有好多城裡人來我們這兒玩兒,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村民們都把這一切都歸功於美麗鄉村建設。

屯子整容,村民返鄉找不到家

像PS過一樣,

看一年前黎明屯的照片,

你簡直不敢想像,這是同一個村莊。

2018年以前的黎明屯

「牲畜門前拴,廁所門前建,糞土門前堆,家禽滿村跑」這是黎明屯昔日的寫照。道路沒全硬化,排水不暢,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屯內房屋多數年久失修,泥草房較多,有些甚至是危房;村民吃的是小井水,飲水安全無法保障;全屯沒有一處綠化,沒有一盞路燈,電線、網線和有線電視線路縱橫交錯……住在這樣的村子裡,村民缺幸福感,過日子的心氣也低。

2018年以前的黎明屯

改變迫在眉睫,2018年初,經依蘭縣委、縣政府決定,黎明屯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村屯,馬上啟動改造施工。著力開展民居改造、安全飲水、汙水處理、街道硬化、廁所改造、清潔能源、富民產業等專項行動,打造美麗宜居的新黎明屯。

「蝶變」先從村容村貌開始。黎明屯歷時一年,對老舊房屋、倉房進行改造,拆除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的畜舍,屯內道路及排水溝渠全部修復,修建石砌路邊排水溝,安裝進戶鐵柵欄。

目前,已完成全村道路黑色路面鋪裝及路邊排水溝工程,達到全村道路硬化、排水無死角。屯內新打了一眼自來水井,解決134戶、393人安全飲水問題,讓村民喝上放心水。安裝太陽能路燈77基杆154盞,達到全村亮化全覆蓋。對全村的電線、網線和有線電視重新布局和改造。

村子變美了,

甚至有村民外出打工回家,

因村容村貌變化太大,

第一眼沒找到家……

留住鄉愁,牆體彩繪成一景

「每個人都有鄉愁,對鄉村裡的農戶來說這分情更濃,為了讓村民留得住鄉愁,我們在整個美麗鄉村建設中,繪製牆體,把不同時期的農民生產生活以及歷史典故、傳統美德等,以簡單的繪畫形式展現出來,能讓村民很容易記起村子和鄉親。」演武基村黨支部書記劉立成說,圍繞「德」這一主題,黎明屯邀請技校的專業牆體彩繪老師,來屯內設計、繪畫。

彩繪「搬」上了牆,讓原本單調的白牆瞬間有了靈氣,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新鮮的時代感,讓牆面彩繪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代言人」和文明「傳播者」。

鄉村振興,村民要吃旅遊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產業發展是關鍵。

因地制宜,才能激發活力;

找準「路子」,才能邁開「步子」。

現在,黎明屯已經開始

從美麗村容向「美麗生活」轉變。

先火起來的是一個個農家小院。黎明屯立足本地實際,依託地域優勢,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由村幹部帶頭,把黃瓜、西紅柿、西瓜、香瓜、櫻桃、李子、小蘋果等原來沒種過的果蔬品種,栽植進鄉親們的菜園子。除此以外,屯裡還有幾個品牌的農產品在依蘭周邊很有名氣,四間房香瓜、演武基紅菇娘、龍江黏豆包和東北舍酒(村民自釀燒酒),這些產品未來會賣得更遠、名氣更響。

「我們不但要建設美麗鄉村、做強庭院經濟,還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動村民共享建設成果,讓黎明屯村民吃上旅遊飯。」劉立成說。這一設想,正在變為現實。

記者在村內看到,好多家農戶正在裝修。「現在村子環境越來越好,很多遊客來鮑衝湖踏青休閒,周末時候人更多,我想把我家變成民宿,出租賺錢。」村民徐麗說。

「人改變了環境,環境改變了人。鄉村振興最關鍵是改變鄉村陳規陋習。」劉立成說,這也是黎明屯可以發展旅遊產業的底蘊和保證。

20天,雙城希勤鄉村民自覺撿垃圾900公斤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別貢獻獎」30萬元

村里舖上了柏油路,

垃圾可以兌換禮品,

廁所改造更文明了,

村子美化更漂亮了,

雙城區希勤滿族鄉的變化

讓百姓收穫了滿滿幸福感。

20日,雙城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希勤鄉召開,對環境整治的優秀鄉鎮進行表彰獎勵。20多天,希勤鄉愛強村垃圾兌換超市共回收垃圾900公斤,兌換金額1500元。

當天,大家先後參觀了希勤鄉的愛賢村、希勤村、愛德村和愛強村4個村子。愛賢村村頭橋欄上裝扮著粉色的鮮花,河畔一組五色草組合的「愛賢村」三個字映入眼帘,蜿蜒曲折的彩化與村莊遙相呼應,大家發現鄉村竟然這麼美。六條主幹街路種植了1500棵海棠、4300棵苗木、600顆果樹。愛德村村民家的院裡種滿了花草,室內廁所改造讓百姓更方便,改變了生活方式。

希勤村1952年成立了第一個農業合作社——勝豐社,把入社農戶的土地歸到一起集體耕種,車、馬、農具作價入股,年終按股金分紅;社員勞動實行評工記分制度,勞動的數量多、質量好工分就高,成了全國學習的樣板,如今生活富裕了,村子裡的變化更是翻天覆地……

愛強村的「垃圾兌換超市」,回收的垃圾裝滿一輛大貨車。愛強村率先實行「垃圾—積分—商品」的兌換模式,村民將垃圾送到超市,按照高於市場廢品收購價格,兌換醬油、醋、洗潔精、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引導村民撿拾垃圾,激發村民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積極性。避免了資源浪費和有毒害物品汙染,實現了垃圾變廢為寶。運行20多天,垃圾兌換超市共回收垃圾900公斤,兌換金額1500元。

推進會上,雙城區對希勤鄉的鄉村振興工作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並頒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別貢獻獎」和「達標獎」,獎勵人民幣30萬元。

雙城區委副書記黃志說,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嚮往的迫切需要。真正讓雙城大地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努力把雙城的鄉村建設得更美麗、更宜居。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郝欣 文/攝

編輯:馬雲鵬

相關焦點

  • 美麗鄉村行,依蘭不大但很有文化
    27日,美麗哈爾濱網絡鄉村行來到依蘭。依蘭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文化底蘊深厚。它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北部,地處三江平原西部。西距哈爾濱市251公裡,東距佳木斯市76公裡。是全國文明縣城、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縣總面積 4,616平方公裡,戶籍人口40.9萬人。轄6個鎮、3個鄉、132個行政村。
  • 龍州那站屯: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樂享鄉村振興成果
    11月10日一大早,響水鎮高峰村那站屯的村民們已經忙活起來,有的正在和水泥,有的在認真仔細地用磚頭砌出大家喜歡的形狀,村民們正在建設屯內步道護欄,為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忙得不亦樂乎。響水鎮高峰村那站屯村民 何豔珍:(記者:阿姨我們現在這樣幹活累嗎)不累啊,做這個是為了我們的村子好,村子做好了乾淨了舒服啊,小朋友們來玩就不怕掉到下面去了。
  • 樅陽縣山河村:美麗鄉村解鎖「蝶變密碼」
    美麗鄉村市級特色自然村建設點樅陽縣白柳鎮山河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迎來送往,見識過山山水水,最美的還是我們村。」54歲的山河村村民高厚旺是一名計程車司機,日常工作就是載著乘客東奔西走,見識過大城市的繁華,小城市的宜居,他的內心始終縈繞著對家鄉的深情。樅陽縣白柳鎮山河村怎樣留住鄉愁?
  • 美麗鄉村織錦繡 環境蝶變留鄉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臺山市海宴鎮五豐村迎來美麗蝶變。今年盛夏,全國首檔「鄉村擂臺真人秀+演播廳觀察」電視問政類主題綜藝節目《鄉村振興大擂臺》在全省迅速升溫。我市精心組織新會區茶坑村、臺山市五豐村代表江門「出徵」。節目當晚,我市鄉村與廣州兩個代表鄉村皆取得700分以上的高分成績,這也是節目開播以來,首次全部鄉村得分均超700分,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 新義村美麗蝶變故事|甘肅「小鄉村」打造百姓「大舞臺」
    如今的新義村,不但有產業基地,有文化休閒娛樂場所,還有多處鄉村旅遊景點,積極探索打造集民俗參觀、民宿體驗、兒童遊樂、休閒旅遊、餐飲住宿和書畫交流等項目於一體的田園一體化鄉村旅遊產業綜合體。「小鄉村」變成了一方百姓安居樂業的「大舞臺」,美麗蝶變的背後,有著踏實肯幹和埋頭苦幹的「新義故事」。提到如今的新義梁,新義村的老百姓就會講到兩個人,一個是駐村幹部馬世恩,一個是致富能人臘志科。
  • 永春一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美麗鄉村實現華麗蝶變
    「溪水清清竹排貼,娘子京日不挽茶......」聽,這是三嶺村泛舟湖上的男女正用閩南語深情對唱,歌聲在青山碧水間悠揚迴蕩......紅雁領頭帶動鄉村振興,一都鎮嚴格執行村幹部積分制考評辦法,實施達標創星、「領頭雁」引領示範等十一個專項行動,積極開展「1530黨建提升工程」,創建美嶺村紅色教育拓展訓練基地和三嶺村、仙陽村、仙友村等3個鄉村組織振興教學實踐點,深度挖掘紅色資源。規範提升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用好用活美麗鄉村雲平臺,創建黨建文化走廊、人才基地。
  • 象山:「紅美人」的美麗「蝶變」
    作為鄉村振興和數字中國兩大國家戰略的疊加,數字鄉村如何求解?日前召開的2021阿里巴巴數字鄉村解決方案發布會暨數字鄉村生態大會上,阿里巴巴數字鄉村與區域經濟發展事業部發布全國首個數字鄉村作業系統,象山「紅美人」成為阿里示範案例向全國推介。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區塊鏈作為技術支撐和底層架構,阿里巴巴推出一整套針對數字鄉村的解決方案,並在實踐中升級為「阿里巴巴數字鄉村作業系統」。
  • 京旗回屯呼蘭
    》, 2月19日發文章《京旗回屯雙城堡始末》, 2月20日發文章《雙城堡有左中右三屯》, 2月21日發文章《富俊將軍建立雙城堡》, 2月22日發文章《富俊修改八旗屯墾雙城章程》, 2月23日發文章《京旗屯墾雙城堡》,
  • 半月談 | 這才是鄉村學校的樣子
    這才是鄉村學校的樣子!半月談記者 吳曉穎 蕭永航 學校招不到學生、年輕老師流動大、留守兒童教育難,是目前多數鄉村學校面臨的普遍困境。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寶輪鎮範家村的範家小學,是一所典型的農村「麻雀學校」:僅有95名學生、15名老師,卻被譽為「教育理念先進」。成功秘訣是什麼?校長張平原說:「辦農村學生需要的學校,讓學校既美麗又有溫度。」
  • 峒河明珠的蝶變之路——瀘溪縣大陂流村勁推精準脫貧建設美麗鄉村...
    近年來,大陂流村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民族團結文明創建示範村和湘西州脫貧攻堅先進村、美麗鄉村示範村、全面小康創建示範村。大陂流村峒河沿岸油菜花風光帶。集體強不強,全靠領頭羊」,2017年村支兩委換屆以來,在黨支部書記向常生帶領下,精心培育了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黨員村組幹部進入村級班子。
  • 閩村5年蝶變的規劃啟思:美麗鄉村建設遵循差異化模式
    &nbsp&nbsp&nbsp&nbsp對鄉村不同風貌進行設計,挖掘鄉愁味、草根味、僑鄉味……&nbsp&nbsp&nbsp&nbsp閩村5年蝶變的規劃啟思&nbsp&nbsp&nbsp&nbsp-海南日報記者郭暢 杜穎
  • 幸福吉林丨建設美麗鄉村 共築幸福家園
    ,更提升了美麗鄉村的內涵品質。,處處給人以乾淨、整潔、清爽、舒暢的感覺,鄉村美景更是如詩如畫。、楊家、三道3個村,13個屯,轄區居民34201戶,約8.9萬人。在工作中,東方廣場街道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帶著建設美麗鄉村的願望,克服困難,勇於擔當,以三道村二社、黎明村東溝社兩個示範點為引領帶動,全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進一步提升群眾居住舒適度。
  • 我區第二批美麗鄉村驗收過半 美麗鄉村 從「盆景」到「風景」
    2020年接近尾聲,蕭山第二批美麗鄉村也迎來了驗收高峰期,一個個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盛開」在蕭然大地。截至目前,第二批40個美麗鄉村提升村已有21個通過區級綜合驗收。  走進河上鎮紫霞村,村莊環境和村莊名字一樣美,處處都能看到讓人駐足的風景。
  • 創意秋日遊 蝶變鄉村美
    長沙鄉村休閒旅遊節「品秋·慢遊季」大幕拉開,新玩法、新創意吸引國內外遊客狂「打卡」   創意秋日遊 蝶變鄉村美 前日上午,「快樂長沙·『鄉』約四季」2017長沙鄉村休閒旅遊節「品秋·慢遊季」在光明蝶谷啟動,全市上百個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六大類20餘項秋季旅遊產品、最新「長沙秋季慢遊小鎮地圖」、長沙鄉村旅遊VR體驗等系列活動,將共同掀起一場為期3個月的秋季鄉村休閒旅遊狂歡,讓市民遊客感受長沙秋色新、秋光美、秋意濃、秋日慢。
  • 人大助力:石樑雲端·唐詩小鎮美麗蝶變
    今年以來,石樑鎮圍繞「打造獨具唐詩風韻的世界級高山文旅度假小鎮」的總目標,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美麗城鎮發展新路徑。鎮人大代表全程參與、實時督查,全面助推雲端·唐詩小鎮美麗蝶變。匯聚合力發揮人大「代言人」作用以創建省級美麗城鎮樣板鎮為依託,石樑鎮組織人大代表、創建辦工作人員參加「美麗城鎮」建設議事座談會,深入村鎮開展宣傳動員,反饋群眾意見建議,營造全鎮人人參與美麗城鎮建設的良好氛圍。
  • 吳興區八裡店:由鎮到城的美麗蝶變
    八裡店,由鎮到城的美麗蝶變格外誘人。「在推動新型城市化的進程中,我們圍繞『一心兩城三鎮四區』發展架構,以『黑馬』的姿態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加快推動東部新城進入『高鐵時代』,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高質量趕超發展再立新功。」八裡店鎮有關負責人說。
  • 王玉妮深入下甲鎮平安橋屯 開展鄉村風貌改造工作調研
    王玉妮深入下甲鎮平安橋屯 開展鄉村風貌改造工作調研 www.gxbszx.gov.cn  2020-05-14 15:06  閱讀:32035次  作者:王 莉  編輯:班潔  來源:凌雲政協網
  • 大鹿:從貧困村到「國家森林鄉村」的蝶變
    原標題:大鹿:從貧困村到「國家森林鄉村」的蝶變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
    由農業農村部、甘肅省政府及世界旅遊聯盟、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這裡舉行。  在甘肅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起點上,我省以建設山川秀美新甘肅為目標,以「千村美麗」「萬村整潔」等為抓手,掀起了一場美麗鄉村建設熱潮。
  • 滇西一個美麗鄉村的「蝶變」之路
    誰也不曾想到,在支部、黨員的帶領下,從前「開會難攏人、做事無人跟」的舊貌一去不返,村民爭當新村發展的「主人翁」,齊心共治,攜手發展,共話黨恩,讓搬遷新村真正變成了美麗鄉村。紅興村隸屬於梁河縣芒東鎮清平村,距鎮政府7公裡,距縣城30公裡,全村共有140戶64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6戶113人;設有1個黨支部,共有黨員3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