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的情況,幾乎每個人都可能會遇見,它可輕可重。
輕者就是鼻黏膜破損,擤鼻涕稍帶血絲。嚴重者大出血甚至會失血性休克、窒息。同時,鼻出血也可能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種表現。
整個鼻腔裡都有黏膜覆蓋,黏膜內有血管,黏膜破了就會引起鼻出血。
鼻出血的原因包括鼻子局部病因和全身病因。
局部病因
鼻腔及其周圍結構的炎症——鼻炎、鼻竇炎、鼻咽炎;
外傷——挖鼻、揉鼻、用力擤鼻涕、摔傷;
鼻部腫瘤、畸形、異物等引起的鼻出血。
全身病因
電視劇經典橋段之一就是主人公鼻子出血了,結果一查是白血病的情節。
全身病因中,只要是能引起血壓增高、凝血功能障礙或血管變脆的病因均有可能引起鼻出血。
常見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肝腎等慢性疾病、中毒、內分泌失調等。
所以,如果有經常流鼻血或鼻血一流很難止住的情況,一定及時去醫院查明原因,不要耽誤。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1. 可以自行處理
大部分患者的出血量都不會太大,主要表現為涕中帶血絲,塞入鼻腔的紙巾有血絲,或者鮮血自鼻孔滴下但速度不快、不連續。此時,可以——
壓迫止血
輕輕從鼻孔兩側,向中間鼻梁骨方向按壓、或者鼻腔內填塞棉球幾分鐘。
低頭,不是抬頭
抬頭會使血液經鼻咽部流至口中,咽下可能會刺激消化道。
用冷毛巾敷頭
採用冷毛巾敷前額和後頸部,可促使血管收縮,從而減少出血。
一部分病人是由於鼻腔有小血管瘤,常在噴嚏、用力屏氣或者提重物時反覆發生鼻出血,雖然量不大,但是建議在止血後去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2. 需要去醫院看急診
若鮮血為連續滴下,成血流狀,或血從一側鼻孔流出,經鼻咽流下至口中吐出,甚至從對側鼻孔湧出,可能是較粗大的血管或血管瘤破裂出血,或者是全身性疾病導致的凝血功能障礙,應立即就診。
出血別下咽
就診途中儘量將口中鮮血吐出、不要下咽,避免咽下去的血液對胃部刺激引起後期嘔吐,同時也有利於醫生估計出血量。
提供給醫生準確信息
病人或家屬最好能較為準確地提供以下信息:從哪個鼻孔流出,先從前鼻孔流出還是口中吐出,以及之前的醫療記錄、平時身體狀況、用藥情況等。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避免挖鼻、揉鼻、用力擤鼻。
天氣乾燥時注意保溼,除了通過加溼器等給空氣增加溼度,局部可以塗一些金黴素膏潤滑鼻腔黏膜。
總結一下:流鼻血這事兒可大可小,首先進行壓迫止血,如該方法無效或出血量特別大,應及時就近就診。同時千萬不要忽略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出血。
本文作者張帆,為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醫師。
責編:akiki